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措施的创新

2009-10-23 05:27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

魏 辉

摘 要:因为中职教育的对象、目标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间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为此,本文主要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考核等四个方面出发,围绕中职语文教学的差异性、多元性、实用性等特点,阐述了对中职语文教学专业化导向的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创新

语文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以下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中对语文学习有兴趣的几乎没有。从学习目的看:不少学生认为在初中已学过语文,早会了。从学习基础看: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能力差。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写作水平低,多空话、套话,有的文不对题,词不达意,各种文体弄不清楚,有的干脆抄作文选。从学习习惯看:多数学生学习浮躁,边学边玩,心不在焉,学习不入门,自学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作用

1.促进完美人格的塑造

因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学业压力差异,使得中职语文教师可以更深入的对文本中关于对人文的关注进行更详细的讲解,使得它比较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归去来兮辞》带给我们的是热爱生活、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前赤壁赋》表达出作者的超脱旷达及其身处逆境时自我调控、泰然达观的心态。这些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丰富审美素养

中职语文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挖掘审美因素,利用情景启迪审美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使学生透过美的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有了对中职语文教学作用的认识,对于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有了一个方向性的认识,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将认识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去,要对教学进行创新,对教学措施进行创新,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三、创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化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指的是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实践职业学校提出的文化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基础”。基于这个培养目标和特殊性,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就不能等同于普通高中,从生源比较来看,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过去大幅度下降。虽然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要求初中以上的学历,但据初步估计近年来中职新生中有很大比例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在重视学生个性、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努力追求学科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的人文目标,但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那些对他们一生都有重要价值的、最基本的知识,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要求所必需的知识。

2.创新教学内容

一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通过对名作名篇的阅读与欣赏,分析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风格和人文内涵等,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二是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与拓展,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通,借以开阔学生视野。三是在对文学作品分析讲解的过程中,注意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的赏析,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高尚情操。四是要充分融进社会生活。“要使大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除了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融入社会、生活内容,借以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五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把提高学生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置于重要位置,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出发,尽可能地安排应用写作、语言训练等语文能力训练内容,确保大学语文‘学以致用”。

3.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数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选讲教材中的某些篇目,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各专业的教学中,还要以语文智育为主干,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于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的训练中。以文学欣赏为主,发掘作品中的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有效的途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使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

4.创新考核方法

现阶段单凭一套试卷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很有限的。在考核过程中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闭卷、开卷笔试以及口试都是常用的考核方式。如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文学作品的欣赏、应用文写作等,可采取笔试。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可要求学生写赏析性文章。这样虽然会增加阅卷难度,但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笔试以外,口试对于考核学生的读、听、说的能力很有效。“高职大学语文考核不应该杜绝口试。如在平时开设的口语训练中掺入考核,能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热情。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读报、演讲、讨论等。通过考核促进平时的训练,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不同专业其考核形式亦可不同。如旅游管理专业的考核,可侧重理论基础知识与口语相结合的测试。教学离不开考核,好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创新才是解决中职语文教育困境的出路,创新才是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出路,只有创新才能解决在中职语文教育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A].第十届全国大学语文学术年会论文[C],2004

2.程丽丽.探索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5,(1):13

3.高利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若干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1):45-48

4.计强.论“多元互动”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12):47-49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