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强
[摘要]文章回顾了PON技术的发展历史,分别介绍了EPON和GPON的标准化情况、业务能力、技术特点,并展望了两种技术的发展演进及商用化进程。
[关键词]NG-PON10GEPONGPONEPON
1PON的发展历史
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信运营商中的部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光纤接入技术在公众电信用户接入技术中崭露头角。由于意识到光纤接入是未来接入网的重要发展趋势,1995年全球七个重要的运营商成立了FSAN(全业务接入网)组织。致力于光纤接入网的标准和应用的推进工作。在FSAN和ITU-T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个关于PON系统的国际标准G.983.1于1998年发布,该标准一般也被称为BPON标准。由于当时PON设备的成本还比较高、光纤接入网的外部条件也不成熟,因此BPON仅被北美地区的电信运营商规模部署,并未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应用。
BPON在当时的环境下采用了以ATM为内核的设计思路,该思路与后来轰轰烈烈的网络IP化的方向并不相符。因此,BPON之后,业界希望开发一种新型的PON系统,取代过时的BPON技术。在这个背景下,IEEE和ITU-T相继在2000年和2001年启动了EPON和GPON的标准化工作,并分别于2004年发布了完成的标准,为今天EPON和GPON在现网中的大量应用奠定了基础。
2EPON和GPON的业务能力
EPON标准由IEEE的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工作组完成,并在2004年9月被IEEE批准为IEEE 802.3ah-2004标准。EPON标准的很多内容继承了以太网的设计思想,重用了吉比特以太网的速率和物理层编码等内容,并对MAC层协议和以太网帧前导码序列进行了修改,以适应PON的点到多点的网络拓扑结构。
GPON标准由ITU-T第15研究组进行标准化工作,GPON相关的标准包括G.984.1~G.984.6六个标准,分别涵盖了GPON系统的架构、物理媒质相关层、传输汇聚层、ONU控制管理协议以及对增强的波长使用和距离扩展的规定。GPON标准的设计比较全面的考虑了运营商的业务和运行维护需求,标准体系完备全面,但是内容也相对复杂。
EPON系统采用单纤双向传输,上行标称波长为1310nm,下行标称波长为1490nm。按照最大传输距离的不同,标准中将EPON接口光收发指标分为10km(PX10)和20km(PX20)两类规范,实际网络中为了获得较大的光功率预算多采用PX20类型接口,可实现20km传输距离和1:32分路比。其物理层速率上下行均为1.25Gb/s(物理层),信道编码采用8810B编码。考虑到8810B的编码效率以及系统所需的必要开销,EPON系统每个PON口的实际有效带宽在800Mb/s~950Mb/s。另外,对TDM业务来说,EPON系统可以采用CESoP(TDM over Packet)技术承载。
GPON系统管理开销丰富,QoS管理能力较强,具有灵活的多业务接入能力和运营商级的OAM能力。GPON同样采用单纤双向传输,上行标称波长为1310nm,下行标称波长为1490nm。GPON采用GEM封装方式进行多种业务适配,利用GEM封装方式可以直接承载以太网业务、ATM业务或TDM业务。与EPON的类以太网的变长帧传输方式不同,GPON采用125us固定帧长,这对于精确的传送时钟信号有所帮助。GPON信道编码采用NRZ码,下行速率为2.488Gb/s,上行速率为1.244Gb/s。除去系统开销后每个PON口的实际有效带宽约为下行2.45G,上行1G~1.1G。目前主流的GPON系统采用B+类光器件,可实现20km传输距离下的1:64分路比,以及支持60km的最大逻辑距离。GPON既可采用Native(TDM over GEM)方式承载TDM业务,也可与EPON同样采用CESoP(TDM over Packet)技术承载E1业务,取决于设备商的实现方式。
从当前的EPON和GPON的基本系统能力来看,存在下面两个特点:
(1)带宽能力。当前EPON和GPON分别可以提供大约1G和2.4G的下行带宽,在FTTH场景下,如果不考虑并发,最大分路比下(32和64)的每个用户可以保证获得大约30Mb/s的下行带宽。但在中国现网条件下,运营商主要采用FTTB的方式进行组网,即每个ONU下大约还连接16-32个用户,最终可能会达到每PON口连接1000个(32×32)左右的用户。这样每个用户平均到的带宽只有1Mb/~2Mb/s。
(2)分路比。如果推进FTTH的部署,目前PON的分路比只有32~64,当用户数量和密度较高时,会占用较多的OLT侧PON口和骨干光缆。由于分路比每增加1倍,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大约上升3.5dB,因此,支持高分路比的PON系统需要更高的光功率预算范围(目前EPON和GPON分别支持24dB和28dB)。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EPON还是GPON。在系统性能上都存在提升的需求。
3下一代PON的发展
从2005年开始,IEEE和ITU相继开展了对下一代PON系统的标准化研究。根据FSAN对几大运营商的关于下一代PON网络意见的统计,绝大多数运营商指出应在现有EPON和GPON的技术基础上提升速率,也有个别运营商希望可以发展像WDM-PON一类的新技术。
从现有FSAN的工作目标来看,未来PON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NG-PON1,目标是发展更高速率(10G)的GPON系统,要求NG-PON1系统应可以与现有的GPON ODN网络和GPON ONU设备共存;第二阶段称为NG-PON2,目标是研究具有技术跨越性的新型PON系统,例如利用WDM、OFDM、CDMA等技术设计的多点光接入系统。NG-PON2阶段的PON系统不要求与现有EPON或GPON系统共存。
目前IEEE和ITU都在沿着这条道路进行下一代PON系统的研究。
EPON和GPON的下一步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
IEEE于2006年立项开始制定10G速率的EPON系统标准IEEE 802.3av,计划于2009年9月完成。该标准针对10G速率的需求制定了新的EPON物理层规范,并对MAC层规范进行了更新。在该标准中,10G EPON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非对称方式,即采用10G速率下行,但上行速率与EPON相同仍然为1G;其二是对称方式,即上下行速率均为lOG的EPON系统。
相比来说,由于PON系统的上行传输技术难度较大,因此1G上行10G下行方式的10G EPON系统较为容易实现,目前芯片厂家已经可以提供原型系统。但由于该类系统上下行带宽比达到1:10,因此能否与实际用户业务需求的带宽模型相匹配存在疑问。
ITU于2008年启动了下一代GPON标准的研究,目前称为XGPON标准。XGPON的目标也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非对称方式,即采用10G速率下行,上行速率为2.5G;其二是对称方式,即上下行速率均为10G的GPON系统。与10GEPON类似。个别厂家已展示了目前技术难度较低的非对称XGPON系统原型。
在目前的10G EPON和XGPON的标准草案中,10G速率的PON系统均采用了WDM方式与现有的EPON或GPON进行共存。目前10G的PON系统上行选择1260nm~1280nm的波长范围,下行选择了1575nm~1580nm的波长范围,现有的1310/1490nm的EPON或GPOM系统可以采用WDM方式进行波长隔离。
在功率预算方面,10G EPON增加了PR/PRX30的功率预算档次,将光链路预算提升到29dB。10G GPON正在研究如何支持31dB-32dB的光链路预算能力。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10G速率的EPON和DGPON已成为近期PON系统和技术的研究的重点,由于器件、技术和成本的原因,对称方式的10G EPON或10G GPON短期内可能还难以实用化。非对称方式的10G EPON或10G GPON系统目前已经具备原型产品,预计经过2-3年的时间可以完成系统的商用化进程进入部署阶段,在有条件或确实存在需求的地区可以逐步升级或替代现有的E/GPON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