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为中国带来了什么

2009-10-23 09:51
环球时报 2009-10-23
关键词:海归回国留学生

出国潮与归国潮同时出现 三代留学生心态截然不同

●本报记者 王亮亮 魏 莱 ●本报特约记者 苏 安

以上资料由“北京华通信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提供

人们曾为出国绞尽脑汁,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在海外闯荡过的中国人又开始琢磨回国工作。有人给这群人起了个带有复杂感情色彩的称谓——“海归”,并称这种现象为“海归潮”。在大国成长的道路上,中国正处在一个有意思的阶段——“出国”和“海归”两头并热。这种现象在此前中国的任何历史阶段都没有出现过。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教授何茂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100多年来,早期的“海归”与近现代的“海归”无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还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大业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当代中国,“海归”在理念,在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方面,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看得见的好处。

《当代海归丛书》作者、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耀辉称,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国留学人员的数量不仅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而且涌现出全球少见的“海归潮”和留学人员流动。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最新年度留学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底,国内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也一直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仅2006年的回国人数就达4.2万。

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海归”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詹天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留学生归国,他们是要振兴科技,振兴现代中国。他们都带有远大志向,同时为人做事非常踏实。中国早期的工业和大学教育都是他们搞起来的。第二代“海归”则是钱学森这一代,这些人被中国的建国激情所激励,他们希望能报效自己的祖国。这代人回国也与当时西方麦卡锡主义的兴起有关,当时他们在海外也受到压抑。他们奠定了现代中国教育、科技工业的基础。第三代“海归”应属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这批人,他们回国大多不是科技理想,而是创业理想,他们在极端的贫苦和匮乏中出国,在美国发现自由世界,又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回国大多是办产业,他们实际上是创业的一代,想把西方的管理科技移植到中国,他们的使命至今还没有完成。

1984年在荷兰获得MBA学位的一位中国大使曾对记者说,早年的留学经历开拓了他的国际视野,让他很早就懂得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开展对中国有利的工作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第一,中国社会经过30年发展,在物质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已同西方差距不大。因此,在西方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回到中国后并不会感到陌生,也能找到自己发挥的场所和条件。第二,虽然在西方也有同样条件,但中国毕竟是祖国,有亲情因素。更重要的是,最近30年出国的人大多没有顺利融入西方社会,特别是近1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在海外愈发强烈地感觉到民族歧视。批评文化偏执已经批了一个多世纪,但种族的隔膜和文化的偏见依然没有消失,这种偏见还在西方普遍存在。第三,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自己的祖国,你的身份认同是你自己,如果在外国,你的身份认同是你的国家。比如你在美国,别人会说你是一个中国人。这样你身份的荣耀与危机都与你代表的国家相关。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已经多少侵害到海外留学生的个人生活,让他们感到很多不愉快的地方,很多人出于这种考虑也想回国。”

新一代留学生身份断裂严重

如果把“海归”比作一枚枚“来去自由”的“棋子”,那么,在全球化下的变革时代,这些人的命运就如同围棋棋局一样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30岁出头的方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MBA学位后,进入金融行业。2008年,他在旧金山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同年又在上海开了间办公室。而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吴先生1999年以出色的条件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进入美国IT大公司工作。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变化让他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但将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在中国。

有人说“海归”常给人两副面孔,一副是“国际化的脸”,另一副叫“本土化的脸”。周宁认为,“海归”回国最大问题就是身份二重性的焦虑——在中国老想着自己是“海归”,有国外的背景;在国外老想着自己的中国背景,想找中国人一起吃饺子。其实,“海归”们回国心里也很清楚——必须做一个非常本地化的中国人,但很多人做不到。面对中国人,他们的“美国背景”、“西方身份”总是情不自禁地显露出来,说英文、去星巴克喝咖啡、泡吧、喜欢找洋人打交道。

很多“海归”现在的身份断裂相当严重,在这一点上,这一代留学生和以前两代留学生完全不一样。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化底蕴很深,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就是中国人,这样能给他们一种自立、自信的心态,比如陈西滢,他的英文非常好,但他坚持不说英文,很让人佩服。第二代留学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这批也一样,他们不计任何代价要回到祖国怀抱,属于全身心的回国。但现在的留学生却落入了两难的境地。“对于这种身份的断裂性,他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我们不能以中国或美国的任何一个优越性来否决对方,否则就是把根基给动摇了。”

对“海归”评价回归客观

“海归”受到关注的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留学没用,回国照样找不到工作”、“留学生一抓一大把,已经严重贬值”等说法。北京资深媒体人士商璐认为,根本原因是生源发生了改变,以前是国家挑选精英,而现在父母有钱就可以出去,导致一些年轻人出去混文凭,很多人在国外待了两三年,甚至连语言都没有任何长进。对于这样的“海归”,人们不仅不会羡慕,甚至会抱有同情,“钱也花了,甚至连爱情和工作都耽误了”。从香港留学回来的林丽说,她与周围去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留学的朋友交流后发现,和香港一些大学一样,虽然读书期间可以参加很多社交和实习安排,能学到一些东西,英文能力和眼界也有所提高,但很多学校对水平很差、拿不到学位的学生也照样颁发毕业证,素质差的学生也导致了一些学校的留学毕业生回国后声誉受到影响。英国巴斯思帕大学驻中国上海代表处经理程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出去的人多了,鱼龙混杂,这也是客观规律。因此留学还是应该尽量选择含金量高的大学和专业,保证有先进的教学和环境。

周宁对记者说,贬值的原因也和专业有关。比如人文社会科学就容易贬值,因为西方非常后现代的学术在中国施展不开,属于空有西方方法但不能解决中国问题;还有学技术的贬值也快;再次是学科技理论的;做金融市场的贬值最慢。

其实,与其说贬值,称为“归位”更确切。周宁认为,现在“海归”眼高手低的状况还有不少,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总想着“我在国外吃尽了苦头才学到的洋学问,不能和土大学相比”。“他们的问题是应该深入实地,不管在企业还是其他地方,不应只是书本对应,还要有经验、人际关系,了解国家的现状,他们现在正面临一个考验期”,周宁认为,最珍贵的精神不在于洋学历,而是他们带回了西方教育和工作的务实精神。

据澳际出国留学美国留学中心总监张旭介绍,现在每年去美国留学的人数基本以20%至40%的速度增长,选择回国发展的则以男性居多,这主要是由于男性事业感更强,而女性对环境质量要求更高,更注重美国的社会保障和教育资源对家庭生活的影响。虽然大多数从美国名校毕业后回国的留学生收入会比在美国工作收入低,但一般会比国内同领域平均收入水平高出3至5倍。张旭说:“参加欧美同学会时了解到,回来的人都有事做,除非是那些自己不愿意做事的人。从政的不多,大多数人都是闷声赚钱。虽然与上世纪80年代归国留学生相比,现在的留学生地位不如以前,但很多人商业地位很高,基本在私企、跨国企业,或自己创业。”林丽也说,她很多朋友从香港留学回来后,基本都能找到月薪8000元至1万元的工作。有的同学之前在小广告公司,留学回国后薪水翻番。

国家吸引力会更强

吸引人才回国既是对留学生的考验,也是对国家的考验。对国家来说,要考虑长远的人才战略。现在不少留学生回国后可能暂时无用武之地,但他们的教育背景、人际资源,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有促进作用。有人开玩笑说:“哪怕这些人回国后一天给同学发个email,全球化也快了。”

周宁对记者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吸引人才回国不是提供海边的大别墅,而是提供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水平问题,比如让人才感觉中国在制度上、环境上都和国际接轨,他们自然就愿意回来。一个国家真正吸引人才的是秩序感与安全感,是未来。中国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对人才要保持一个平和的态度,不要到处去“抢人”,而是要把吸引力放在包容里面。随着国力增强,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已经逐渐消失,整个国家变得越来越自信,未来,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回国的优秀人才会越来越多。

何茂春认为,今后中国的人才将逐渐呈现“大进大出”的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已经有8000万的规模,今后,中国人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都是为世界的发展在做贡献。不过,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耀辉在《人才战争》一书中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全球人才的争夺才是未来增强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未来,中国实力还将走强,“出国”不再是简单的崇洋,“海归”也不再是落寞的回家。中国将成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聚宝盆。▲

中国出现全球少见的“海归潮”

猜你喜欢
海归回国留学生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海归如何看待海归工资仅5000元
新海归
80、90后海归创业新头牌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30万海归将加入就业竞争大军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