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人生浮沉 反映经济不振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唐辛子
面对记者,阿吉桑的心情还不错。(唐辛子摄)
在日本的一些公园、河畔或大桥下,常能看到用硬纸板或塑料布搭建的形态各异、随时可能被政府拆除的简易窝棚,它们五颜六色,或简陋、或精心布置。这就是流浪汉的家。《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走进东京隅田川畔流浪者小屋,流浪汉们的无奈人生让记者感慨良多。
社长和野营帐篷
在众多由塑料布和硬纸板搭建的流浪者小屋中,一顶深蓝色的野营帐篷十分显眼。在野营帐篷边甚至还看到一只干净可爱的猫。帐篷主人曾是某中小型建筑公司的社长,手下曾有好几百名员工。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他经营的建筑公司业绩急剧下滑,而这时他患了癌症,心灰意冷的他选择了离开,将公司交给一名信得过的后辈,他偷偷住到了流浪帐篷里,他一直不愿意从帐篷里露脸见人。他的邻居,一位中年流浪汉告诉我,社长身体已经很不好,现在由中年流浪汉照顾,每天靠拾取便利店丢弃的过期食品过活。
泡沫经济破灭、世界金融危机都给日本许多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昔日事业腾达,而今一败投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死爱面子的日本男人,成为日本流浪者中的特殊人群。
阿吉桑是记者所遇到的流浪汉中最干净整洁的,走近他说话时,闻不到流浪汉特有的酸臭味,他住的是最为常见的塑料布窝棚,小窝棚里不仅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型家电,宛若小家电博物馆(如右图)。那些家电都是阿吉桑从垃圾堆中一点点收集起来的。
阿吉桑告诉记者说:“我年轻的时候是公司职员,有3个孩子,退休之后无法再继续工作,就选择了离家出走,住到了隅田川畔。有时想家就偷偷在家附近远远看看家人,但不愿意再回家。”在日本,许多退休的老年男子,因为不再去上班,在家无所事事而成为被家人嫌弃的“粗大垃圾”,晚景变得十分凄凉——这位想家却离家流浪的阿吉桑,正是这样一位。
流浪苦力和纸板屋
居住在简陋的硬纸板小屋里的流浪者,多是靠体力谋生的人。他们身上和纸板流浪屋都散发着一阵阵酸臭味。一位出生于北海道的流浪汉,18岁时来到东京成为一名建筑工人。这位流浪汉说,那个时候年轻,活也多得干不完,所以工余的时候就去寻欢作乐。甚至还曾经给自己存下过150万日元的存款。不过,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长期的经济不振,建筑工地的活越来越难找,而他自己也年事渐高,可干的体力活越来越有限。5年前他干过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一处建筑工地做零工,这以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活干了。现在他每天靠拾废品、或去寺庙、教堂领取救济口粮度日。
金融危机制造新的流浪者
在日本一些人因为破产、失业或生病等各种原因失去生活来源与住所,但经福利机构审核,他们还具备劳动能力,无法获取生活援助而成为流浪者;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与家人不和或者发生金钱纠纷而离家出走,沦落为露宿街头的流浪者。
不过,政府强制性地要求所有公民加入国民年金保险,因此,流浪者们在满65岁之后,完全可以按规定享受国民年金保险而脱离流浪者队伍。
日本一直在为减少流浪者而努力,但因为金融危机,到2009年7月,日本完全失业人口达359万。他们中有一些人会成为新的流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