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玲玲
[摘要]《角斗士》是一部令人久违了的史诗巨片,它完全把我们带到古罗马那神秘遥远的年代,其惨烈、血肉横飞的战争及角斗场面则带给我们极大的刺激。本文从剧情和人物刻画等方面试图对《角斗士》和《勇敢的心》两部英雄史诗般的影片做出比较,并着重探索两位主人公那不畏艰难困苦、勇敢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的人物性格,从而更进一步地对这两部影片进行更好的解读。
[关键词]影片;英雄;勇敢
20世纪50~60年代的史诗巨片时代早已逝去,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故事也已被大多数观众淡忘。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却重拾这一题材,将宏伟的古代战斗场面展现在观众眼前。《角斗士》是一部令人久违了的史诗巨片,它完全把我们带到古罗马那神秘遥远的年代,其惨烈、血肉横飞的战争及角斗场面则带给我们极大的刺激。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这部巅峰史诗巨作完美的将古典英雄主义和戏剧表演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奉上一部感人至深且气势磅礴的传奇佳作。当影片结尾角斗士轻轻推开最后那扇门回到了自己的梦想家园.蓝色的天空、金黄的麦穗,还有远处含笑守望的妻子,欢快奔跑的儿子,我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全球4.576亿美元的票房加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殊荣。确实也实至名归。
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人们失去了对美好事物崇拜的能力,所幸的是还有这样一种安慰。如果真要问在这个时代里英雄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拥有着一颗“勇敢的心”。
一、影片介绍
由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勇敢的心》以13一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当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舅舅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新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苏格兰贵族罗伯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杀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兰护国公。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英王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大军压境之下,苏格兰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备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他仍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对父亲的诡计感到怒不可遏,华莱士终于被判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撼了所有人。几星期后,在受封时,罗伯高呼着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
2000年5月上映的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角斗士》反映的是古罗马政体由“专制”向“共和”转变的历史时期。马克西墨斯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古罗马帝国将军.麾下的帝国军团节节胜利、无坚不摧,他声望颇高,并且忠于罗马帝国.忠于国王的将军。在又一次取得了一场恶战的胜利后.马克西姆希望能够回归故乡,与妻儿团聚。但是,行将作古的帝国皇帝马库斯·奥里利乌斯非常赏识马克西墨斯的才干,有意选择他继承皇位,以凭借其威望治理好罗马。但是由于国王过早地让法定皇帝继承者、品行不端的皇子康墨迪乌斯知道了这一决定,致使后者残忍地杀害了罗马皇帝。杀父弑君的康墨迪乌斯自然更加残酷地迫害曾经的功臣马克西墨斯,毁灭了他最深爱的家庭。逃过死劫的马克西墨斯被迫成为角斗士.为嗜血的人们表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搏杀。但是,马克西墨斯从未放弃为妻儿复仇的心愿,因为他坚信人的意志比皇权更为强大。为此,他毅然来到罗马参加角斗大赛,准备亲手杀死新国王康墨迪乌斯。马克西墨斯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对于他这种身份的人来说,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战胜国王,成为真正的英雄。最后,马克西墨斯终于有机会与康墨迪乌斯面对面地站在罗马城的大角斗场上,进行一场生死决斗。
二、两部影片的剧情和人物刻画比较
1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对生活的热望
没有对生活的热望,成就不了一个热血男儿。《勇敢的心》主人公华莱士从国外归来,回到故乡他就热切地亲吻久别的气息。与老友重逢砥砺的喜悦和参加他人载歌载舞的婚礼,让他没有意识到,在他国统治下的短暂美景从来也不可能摆脱蹂躏的阴影。“长脚”发明的初夜权,意在吸引本国贵族安心在苏格兰的土地上驻扎开拓。可这种剥夺了人道的特权,无疑使得平民受到更深重的压迫。白皙的新娘没来得及投入丈夫的怀抱,就被赶来的英贵族掳去。新郎在愤怒中意图反抗,马上就遭到利剑架颈的胁迫。新娘在内心天平上选择了他的生命,那拂开刀剑的手,那耳边的轻语,终于让爱人在武力的淫威下,不得不忍受被人夺走心爱的人的痛苦绞割。这种时候,个人的愤怒和反抗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华莱士是个逃避者。他只想做个老老实实的人,过普普通通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环境,他还是希望能够凭借一点小聪明,抓住法律的漏洞.和心上人继续游离于现实的残忍之外。深林里,牧师祝祷证婚后.他和莫伦秘密结婚了。本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的美梦却因奠伦的死而被打破。
《角斗士》主人公马克西墨斯,当皇帝奥里利乌斯称赞他“怎样奖赏罗马最伟大的人”时,他只有一句简短的回答“让我回家”。他向皇帝描述了他温馨宁静的家,“我的房子在西班牙的山丘,是一个简单的地方,红色的砖在太阳下感到温暖。白天,花园有香料味,夜晚有茉莉花香味.大门口有白杨、无花果、苹果、梨。泥土是黑的,像我老婆的头发,在山坡上有葡萄和橄棕,小马靠近我屋子逗我儿子玩。我现在离家已经264天了”。这哪里是一位将军。分明是一位思乡恋土的农人,柔情满怀的丈夫与父亲。当他在战场上要最后决战时,当他要回到家乡时,当他每一次要在决斗场上厮杀时,当他要与仇敌决一死战时,他都会有这样一个动作——抓脚下的土地。土地是马克西墨斯的根,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他力量的源泉。这是他功成名就却要回归家乡、与妻儿同乐的原因,也是他向往平凡生活的根源。
2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对自由的向往
华莱士在海湾没有等到他的爱人前来汇合,他的理想主义生涯也就此结束,除了悲愤而起,他再没有继续欺骗自己的理由。那时的他还依然称不上是第一个觉醒者.他只是第一个没留住爱人生命的不幸者,由于不幸而反常.
违背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原则。他的率先回击赢得了响应.那是久忍屈辱的大爆发。众人为他的勇气所激励,放弃了苟且偷生,投入战斗。而华莱士也正是被投奔者的热情所激励,思考起自己的责任,看到了起义背后鼓舞人心的真正目标:生活的自由。
马克西墨斯在经历了妻儿被杀、自身为奴的悲惨遭遇后,心中除了复仇还有的就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不满。看上去复仇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角斗士》这部影片的主旋律和主题中心,但是通过对这部影片的深层分析和体会.我认为对于《角斗士》,我们看到的不应该只是血淋淋的杀戮场面,对于奴隶社会,我看到了在那种黑暗的社会制度之下的阳光,那就是主人公马克西墨斯对于自由和平静的渴望,也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希望。
3两部影片的主人公同样的结局:死亡与永生
华莱士囚于马车,从看热闹的人群中间穿过,浸没在飞来的垃圾和恶毒的叫骂声中,他坦然自若。被吊上绞架.又在咽气前夕放下,面对主刑官袍上的皇家徽章.他爬起来还是沉默不语。直到在绞轮架上被拉得关节脱臼.又到刑床上被剖割,华莱士一直没有屈服,哪怕是发出一声呻吟……在所有人窒息般的等待中,华莱士倾尽全力高呼:“自由!”“勇敢的心”原来指的还有勇于面对自己,绝不背叛自己的真意,那就是真正的活过了,在肉体的死亡中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永生。
马克西墨斯经历了一系列凶险的决斗,最终逼迫皇帝康墨迪乌斯亲自下台与之搏斗。他以暗器使马克西墨斯受了重伤。马克西墨斯忍着巨痛,以钢铁般的意志同敌人搏斗。最后马克西墨斯杀死了康墨迪乌斯,同时自己也中了毒。在安静下来的斗兽场里,马克西墨斯对罗马市民做了政治临终交代——权利回归人民,元老院民主共和制度的基石得以奠定,血腥残酷的角斗项目被禁止,交代完后倒地身亡。此时,一股金色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的形象显得那样的崇高而辉煌。他被众人高高抬起,赢得了民众的无比爱戴。
英雄历经皿雨腥风之后的谢幕,让观众没有产生悲惨之感,英雄随着灵魂音乐飘向永恒的睡眠之乡,画面和音乐产生平抚人生伤痛的美轮美奂之感。我相信,死亡是人类惟一的超脱,是我们不能触及的未知世界,我们只能借助于艺术之美去想象。
两部影片主人公勇敢的心让人震撼,那些细节给我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的惊险刺激。让我们再来回顾一遍,看看历史的长河如何造就英雄,你会从自己身边发现,生活中一直存在着他们的影子。壮哉!英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超脱民族、阶级、立场、时代等等的局限,赢得广泛的敬慕和认同,如同历史长河不息,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
[1]袁玉琴,谢柏梁.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李一鸣.“拥有一切”的《勇敢的心》——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评述[J].当代电影,1996(05)
[3]沈义贞.影视批评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4]宋桂珍.恢宏而又隽永的诗篇——电影《角斗士》赏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