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当鸽派还是鹰派

2009-10-23 09:09方舟子
读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入侵者椋鸟搏斗

方舟子

虽然老子教导我们:“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但凡人之道,总是要争的。这倒也称得上是“道法自然”,因为在自然界,为了争夺资源(比如食物、配偶),一个物种的成员彼此之间是难免要争斗的,甚至要搏斗。搏斗的战术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种是“鸽派”,发生冲突时只是虚张声势地吓唬一番,一旦搏斗真正开始,就逃之夭夭;一种是“鹰派”,不顾一切地搏斗下去,直到一方受重伤或死亡而失去搏斗能力为止。

假如一个社会的成员全部都是鸽派,这样的社会大约接近于老子的理想了。可惜这个美好的社会是不稳定的,因为如果突变出一只鹰派,在与鸽派搏斗时战无不胜,有生存优势,它的基因就会在后代中传播开去,鹰派在后代中会越来越多。

假如一个社会的成员全部都是鹰派呢?那将是一个时时要拼个你死我活的血腥社会。幸好这样的社会也不稳定,因为如果突变出一只鸽派,虽然它在搏斗中每战必败,但是也不会有伤亡,而鹰派彼此之间的争斗会有伤亡,这样,作为鸽派反而有生存优势,它的鸽派后代也会越来越多。只有鹰派和鸽派各占一定的比例,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有的社会成员可能会灵活一些,根据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战术,例如,“如果我是领地主人,就当鹰派;如果是入侵者,就当鸽派”的“资产派”。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家都当资产派,才是最好的策略。假如突变出了一只鹰派,虽然在它是主人而资产派是入侵者时可以轻易获胜,但是在它入侵资产派的领地时却要发生激烈的搏斗,讨不了好去,两相比较,还是不如也当资产派。假如突变出了一只鸽派呢?在它是入侵者时只能逃跑,而在它是主人时却要和入侵的资产派和平共处,还是不如也当资产派。这就是为什么动物们普遍采用资产派策略。

这个鹰-鸽博弈是英国生物学家梅纳德·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通过分析动物的争斗行为,梅纳德·史密斯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进化博弈论。自然选择是博弈的决策者。进化博弈论在数学上非常整洁、漂亮,但是这是根据一些简单的假定做出的,很难在实际的动物群体中进行验证。不过,人们可以用计算机对此进行模拟。

俄罗斯科学家伯特瑟夫和特琴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了一个二维人造世界。这个世界由一个个格子组成,每个格子相当于一块小领地,会时不时地冒出食物,能被在那个格子里的生物吃掉。生物除了吃,还能休息,走到隔壁的格子,对进入格子的其他生物进行攻击,以及像细菌那样用一分为二的方式繁殖。这些活动都要耗费一定的能量,休息耗能最少,攻击耗能最大。体内能量可以通过进食来补充,攻击中受害者也会输掉一部分能量转移给攻击者。如果体内能量用完也就死了。后代遗传亲代的特点,但也能发生变异。

设计者没有给这些生物预设行为策略,而是让它们自己去进化。虽然可能出现的行为策略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进化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策略:从不攻击别的成员、受到攻擊就跑的鸽派;靠四处攻击别的成员为生的鹰派;留在自己的格子里不去攻击邻居,但是一发现入侵者就立即攻击的资产派。不出所料,资产派占了大多数。不过,资产派的出现有个条件:一个格子里的资源要足以支持一个定居者,这样资产派才能安分守己地待在自己的领地。如果资源太少,养不活资产派,就逼着大家去当鹰派或鸽派。

如果亲戚遗传了相同的标记,并能够辨认标记分清敌我,情形就截然不同了。这时除了各自谋生的自私成员之外,还会进化出合作成员,采取三种合作策略:一种是合作鸽派,它们不理睬外人,但是会把格子让给亲戚,自己出走避免竞争;一种是合作鹰派,它们同样会把格子让给亲戚,但是一发现外人就会攻击。研究者把它们称为“鸦派”,因为俄国有句谚语:“乌鸦不啄其他乌鸦的眼睛。”鸦派是从鹰派和资产派变来的;还有一种是全新的门派。亲戚们在同一个格子里生活,并共同对付入侵者。这种行为和椋鸟等能共同抵御外侮的小鸟相似,因此研究者称它们为“椋鸟派”。

不过,这些合作策略的出现,和资源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当每个格子的资源不足以维持两个成员时,鸦派占了优势,它们的比例很稳定。但是在资源比较丰富时,椋鸟派的数量会逐渐上升,但是其他两派也都设法生存了下来。如果每个格子的资源太少,少到不足以维持一个成员,又会出现一个新门派,它们比鸽派还超脱,一看有人进入它所在的格子,不管是敌是友,有没有受到攻击,自己都马上出走。它们恰好与资产派相反,是无产派。

如果一个椋鸟派成员的体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它就离家出走,宁愿去和外人拼命抢夺资源而死去,也不愿留下来耗费家乡的资源。它们被研究者称为“亡命徒”,不过更像是壮士。

(赵映辉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4月29日,刘 宏图)

猜你喜欢
入侵者椋鸟搏斗
椋鸟的蚂蚁浴
密林深处的搏斗
“入侵者”来袭
“清洁工”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一只与狼搏斗的鹿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
“外星人”入侵档案之隐形入侵者
发射导弹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