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10-22 08:13
商情 2009年2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教学

李 勇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在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也给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压力。高等教育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专业 教学

一、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各类高校,特别是非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不够优化,这种模式造成了本科毕业生既没有专业特色,同时口径也偏狭窄的局面。择业时,毕业生适应范围小,为此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企业改制变革,人才市场发生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转变,出现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与高校培养目标距离拉大的局面。目前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在各个领域拓展,企业的管理者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改变,他们普遍要求毕业生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及社交能力。因此,就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加以调整。

2.学科和专业结构失调。据对历届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情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机构中:(1)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与产业结构不一致特别表现在现存的专业设置已无法满足第三、第四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理科偏多,专业结构也严重失调,如文科内部,基础学科学生数较多,应用性文科学生数偏少;工科内部,轻工、土建类专业学生偏少。(3)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也比较薄弱,复合型、应用型学科少。(4)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大量重复设置。造成高校教育投资使用效益极低,使本来很紧张的高等教育投资更加紧张。

3.学风不正,道德水平失衡。现在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不听讲和旷课的为数不少,课后不复习,上网、玩游戏占掉了大部分时间的也大有人在。有些学生急于求成,距毕业还有一年甚至两年时间,就把专业课程学习放到一边,专心读硕士、博士招生考试课程。不少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四处寻求就业门路,严重影响正常学习。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学生为了推荐自己找到好的工作,制作假的学历和荣誉证书。教师的学术风气也不尽人意。有的教师为了谋取高职称、高学历,热衷于写论文,以致肆意抄袭他人的成果。有的年轻教师浮躁,教书不认真,搞科研又静不下心来,这些严重影响了质量的提高。

4.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管理岗位设置基本齐全,教学管理队伍也基本稳定,但在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一些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的缺陷直接制约着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观念意识上,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观念和现代教育意识有待更新,在充分摆正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的位置,明确角色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服务意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业务素质上,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尚缺乏对学校现行教学状况的全面了解,缺乏对学校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了解。此外,在改革教学管理、探索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手头的工作缺乏科学的研究,只停留在被动地机械操作的低水平管理层面。

5.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一是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但远远滞后于在校学生的增长。由于师资短缺,不得不采取上大课的办法,一两百人在一起上课的现象急剧增多,导致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工作量大幅度提高和教学班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教师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教育质量呈下降的趋势。二是一批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休,许多中年骨干教师为数不多。三是近两年进入教育队伍的青年教师,许多人未经助教环节或进修、培训就担任助讲,缺乏教学经验,讲课质量普遍不高。四是少数教师治学态度不好,对自己、对学生要求不严,教学效果差。在这种情况下,近两年不少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6.实践环节削弱,理论脱离实际。近年来,在加强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的同时,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已被严重挤压减少。由于学生数量剧增,实验设施、场所明显不足,不仅许多学生不能亲自参加测试、实践,有的根本上不了实验课甚至将实验学时一压再压,内容一减再减,要求一降再降,致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进一步被削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应用的培养和训练。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

1.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最本质的属性,既然称大学,就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当然,由于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教育不是唯一中心。但是,其中必有一个中心处于优先地位,这个中心只能是教学,同样,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一但下降,名声不好,没有生源,毕业生就业很难,并由此影响学校的生源,没有生源,大学就无法生存,没有优秀的生源,这所大学的人才质量就不可能提高,从而使这所大学的办学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判断一所高校是否真正下决心抓教学质量,主要看学校在经费上和各级领导的精力上是否舍得投入,判断一个教师是否真正重视教学主要看他的心思是否放在教学上,是否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上下了功夫,教学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由于教学质量问题,高校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都应当关注,要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2.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调整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有关系,也与学科、专业的自身发展有一定联系。在具体调整中要求适度、稳妥,既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考虑,也注意到学科、专业向新兴学科和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方向倾向。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支柱力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大师级的教授更为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必须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海外归来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既可以壮大师资队伍,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将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使我们的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尽快与国际同业水平看齐。第二,为充实、加强第一线教学骨干,确保教学质量,一要延聘、返聘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身体健康的老教师继续任教。二要在对外出读博、读硕和进修的教师,实行计划管理,严格控制中青年骨干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三要实行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第三,积极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也是高教发展中不可缺的一项工作,通过自培、委培、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建立起具有知识结构新颖、专业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和学术队伍。

4.要重视学历,但不唯学历论,重在实际能力。重视学历,但不唯学历论,把学历炒的过热,完全以学历取人,既不客观公正,又会给事业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造就有真才实学、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正确地处理学历及相关问题。为此,应当淡化教师任用和职称评审的学历门槛。在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要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改革评审办法,保证公平公正;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制止“高价”收买高学历者。

5.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踏实勤奋的学风。据某高校学风调查报告反映,在“学习动机”一栏的九个选项中,选“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这一动机的人数排在第一位,而选处于第一层次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一动机选项的人数却排在第八位。这说明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考虑个人因素比例较大、功利性强,从而淡薄了集体、国家观念,致使学风散漫、浮躁,更无从谈对社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建议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人文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到贫困地区了解当地青少年受教育的状况,到人才市场了解就业情况等,使其从中受到启示,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树立起踏实勤奋好学的学风。

6.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势在必行。首先,必须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方面下工夫。因为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工作水平和办事效率,对于加强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目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管理有着直接关系,更与管理者的素质密切相关。要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尤其应注意对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始终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05.

[2]教育部长周济讲话.中国青年报,2007.

[3]张玉斌.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7.

[4]凯蒂周刊,2009.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专业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