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文献综述

2009-10-22 08:13朱建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8期

朱建芳 张 珊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试图对国内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状况做一个粗略的文献综述,以明了我国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以便有识之士更好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建设模式;国内外农村

中图分类号:F1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55-02

1 关于农村建设模式的理论研究

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埃弗里特•罗吉斯和拉伯尔•T•伯德格根据个体农村变迁的思想,从其整体特征看可将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典型样式概括为两种:内发变迁和关联变迁。即一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是本国与此相关的成员率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思想实现的,还是在别国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实现的。前者属于内发变迁,后者属于关联变迁。

在发展经济学中,托达罗(M.Todaro)提出发展的初始条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1)物质和人力资源;(2)人均GDP和收入水平;(3)气候条件;(4)人口规模、分布和增长;(5)国际移民的影响;(6)国际贸易在增长中的贡献;(7)科学技术研究水平;(8)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费孝通(1998)在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意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模式是一个系统结构,表现出来各种经济社会要素间搭配起来的特有格局”。不同的发展方式、路子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从而可以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

在关于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中,张敦福(2002)把自然资源和地理气候、人口、资金、技术、交通运输和通讯、国内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区域互动等8个变量纳入到区域发展模式的模型之中。

2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2.1 国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1)日本高效农业模式。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非常注高效农业,比较著名的是日本“造村运动”。其中,在“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就是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出的“一村一品”运动。平松守彦(1985)在《一村一品运动》中写道:“所谓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日本克服了本国资源稀缺、劳动力流失等难题,实现了农村的快速发展。

(2)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在1970年4月召开的地方长官会议上,韩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运动,简称“新村运动”。“新村运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供水设施建设如集中建水池或给水井加盖、架桥、盖村活动室等20种工程项目,由村民民主讨论、自主选择;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新村运动实现了农业与农村相结合的现代化,使韩国农村建设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情景。其借鉴意义在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应该分阶段、有层次地展开。

(3)印度的农村建设模式。

近些年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成为印度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农村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基层自治机构积极动员民众参与政府制定的各项工程。具体办法是,政府将权力下放给自治机构,通过自治机构协调政府政策和民众的愿望与需求。农村工程的重点在于促进就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环境卫生、住房、教育和道路建设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将就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是其特征之一。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多种要素。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但以农民收入为主,发展农村经济,靠政府扶持和引导,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重视教育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2.2 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

在关于农村发展路径模式的总结中,温铁军(2006)认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农业支持体系的模式只有两种:一是美国的大农场与产业化模式,农场规模大到可以一对一跟公司谈判,形成了契约关系,实现了公司加农场主的产业化。二是日、韩及台湾地区的东亚小农与综合农协模式。中国属典型东亚小农,对象是经济不规模的细碎小农,因此不能照搬美国产业化模式。

于战平(2006)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有:(1)城乡统筹、协调、互动建设新农村模式,包括以城带乡型、城乡自然互融型、中心城区主动扩散、农村互补对接型、主动融入城市(都市)型(适用于对“市中村”、“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小城镇建设带动型;(2)传统村庄改造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改造的具体实践模式包括区域村庄资源整合型、文明生态村建设型;(3)内生性产业提升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具体模式有:工业化带动型、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带动型、商贸优势开发型、优势与特色开发型;(4)完善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企业、个人直接经营型;集体运作型模式。

蒋和平、朱晓峰(2007)等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典型特征,从各地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因素的角度出发,将其分为八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城市带动型、村企互动性、支部带动型、能人领导型、科技园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带动型。

邹统钎(2007)认为旅游扶贫是促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CBD模式),旅游推动乡村建设机制的核心是地方控制与本地化。本地人所有、本地人管理的小型家庭旅馆在乡村旅游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它们更多使用本地劳动力与本地的建筑材料;食品供应主要来源于本地。由于国内旅游更多使用本地的劳动力与资源,因此它比国际旅游对乡村旅游的贡献大。本地化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推动农村发展最有效的机制。

邹伟进、李红军(2007)认为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3 国内外文献评述及总结

3.1 现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存在着一些缺陷

(1)在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个别典型的个案,描述性研究比较多,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构建;(2)研究者的视角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而且对研究方法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方法程序不规范不科学;(3)大多数研究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

3.2 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涉及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诸多方面,很多创新之处给予我们不少的启示

(1)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地方色彩。所以,选择新农村建设模式必须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的位置、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避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建设模式。

(2)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当今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公是农民。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是为了农民,立足点是依靠农民,着力点是激发农民,根本点致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搞“一切包办”,不重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建设新农村,要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村民受益。和谐社会导向的农村建设应是在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各类经济组织和民间社团组织广泛参与、城乡和谐、农民满意、高效运行的新型农村建设模式。

(3)政府要充当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不能加重农民负担。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投入力度是成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收入虽有大幅度增加,但是,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农民还不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公共投资,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是完全必要的。政府要在稳定有关各项农村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整合现有资源,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建设长期滞后局面。在政府充当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的同时,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美]埃弗里特•罗吉斯,拉伯尔•T•伯德格,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

[2]@Todaro. Economic 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Longman,1985:120-126.

[3]@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J].中国改革,2005,(12).

[6]@王晓丹.印度的农村建设[J].南亚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