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嫁习俗的变迁

2009-10-21 22:11
农家参谋 2009年5期
关键词:婚嫁彩礼舅妈

这里讲的是我的老家,华北北部山村三十余年来的婚嫁习俗变迁过程。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

当时,村里的婚嫁思想相当保守。男女婚嫁形式必须是“明媒正娶”,而且会人托人、朋友托朋友打听个“知根知底”。即便双方认识互有好感,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约会,只有等托了媒人提过亲订过婚后才能名正言顺地交往。如果谁家闺女私会男友,那是天大的“丢脸”新闻,将风传方圆几十里地,走到哪儿都有人戳她和她家人的脊梁骨,结果只有远嫁他乡。

那时在农村没有“门当户对”一说,刚刚改革开放分田分地,大家日子都差不多。闺女要想找个好婆家,不但模样好,识大体,还要会洗衣做饭和做针线活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绝大多数女孩子从小就边干边学了。记忆中仍有这样的印象:农闲时节,姑姑们姐姐们聚在一起绣花、纳鞋底,互相借鉴花样子……

彩礼、嫁妆必不可少,那时彩礼有棉花(用来做被子)、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棉布、猪肉什么的,加起来不超过一千元,按当时的物价,这不是个小数目。嫁妆嘛,有脸盆、镜子、暖水瓶、被子、衣服之类的,似乎没什么“大件”。那时的媳妇还能和婆婆住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吃饭一起下地,谁家刚娶了媳妇就分家,准是家务矛盾

闹的,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

当时,仍延续以前的风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在悄悄改变。姑娘们不必学做针线活了,因为市场渐渐繁荣,想要的东西在市场上都能买到。

婚嫁形式仍需“明媒正娶”,但已经出现了自由恋爱的“前卫”青年。尽管大家对“前卫”青年嗤之以鼻,还当新鲜的闲话传来传去,但结局往往是家长妥协,以成全有情人。记得当时身边闹得最大的有两宗:一个是语文老师的女儿,另一个是舅舅家的二表姐。

语文老师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谈恋爱,还找了几十里地之外的一个小混混做男朋友。老师和师娘为了阻止她外出约会,把她锁在房间里。结果闺女夜里逃到男方家,没办法,她的父母也只好同意了这桩婚事。那种情况下不同意也不行,发生了这样的事,姑娘的名声已彻底败坏,留在家里也嫁不出去了。

二表姐是舅舅家三个闺女中最出色的一个,舅妈对她寄予了厚望,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模样好,且心灵手巧,家里家外都是把好手。不幸的是,二表姐爱上了一个死了老婆撇下一个两岁儿子比她大六岁且家里穷得叮当响的男人。表姐心里明白,舅舅和舅妈决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于是,单纯的她没和任何人商量就做出了一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决定——私奔,毅然决然地和心上人回到大山深处的家,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人家的媳妇。舅舅舅妈看女儿如此决绝,尽管有一万个不情愿还是成全了有情人,舅舅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那时的嫁妆没什么新意,彩礼倒是涨价了,算起来大概是两三千元吧。二表姐的婚事舅舅一气之下要了四千元,算是非常庞大的数额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

这一时期,老家的婚嫁习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向了多元化。继续保留“明媒正娶”的传统,但已非主流。大部分青年崇尚自由恋爱,未婚同居的也不在少数。去年国庆节母亲来我这里,聊起村里的变化,说村里好几个小青年上网搞来了对象,爹妈乐得合不拢嘴。

上个月给父亲打电话,他说刚刚吃完喜宴回来,远房本家孙子娶媳妇。也是当初娘家不同意,结果“生米煮成熟饭”,孩子都有了,娘家也就没话说了。婚礼和孩子“百岁”一同举办,既新鲜又有纪念意义嘛。

彩礼重了,礼金也逐年上涨,私下里人人都发牢骚负担不起,牢骚归牢骚,在孩子的婚姻大事上,还照样舍得花钱。

如今找对象容易了,但娶媳妇却难了,订了婚退婚的和结婚又离婚的数量与日俱增。单单这彩礼,能贵得让土里刨食的公婆上吊!和婆婆守一个灶火坑?门儿都没有!要想结婚,四间宽敞明亮钢筋水泥的大瓦房必不可少;摩托车,纯金项链、耳环、戒指也一样不少;和城里人一样,多了婚纱照(档次在年年攀升);家电更不用说,还有这个礼那个费的,没个十万八万甭想娶媳妇进门!如今的公婆,不管兒媳啥模样啥脾气啥秉性,能顺顺利利进门就知足!指望儿媳像婆婆一辈那样伺候老人端茶倒水做饭什么的,想都别想了。

其时,三十余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许多其他变化。婚车,由原来的马车,经过拖拉机、卡车时代,如今已经“升级”到小轿车。一些繁琐的“老例儿”不见了,如“坐福”(新娘子坐在炕头一天不许下炕,坐的越久越有福)、“忌属相”(一种迷信说法,新婚当天新人与某个属相的人不能见面)等等,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方便的新风尚。

据《农村网》

猜你喜欢
婚嫁彩礼舅妈
18對新人珠海體驗“水上婚嫁”等
珠海“水上婚嫁”集體婚禮
我的舅妈
“便宜”不便宜
可爱的舅妈
要彩礼容易,还就难了
天价彩礼
亲爱的舅妈
遭遇天价彩礼,你敢说“不”吗?(一)
女友可否以“青春损失费”顶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