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葵
摘要对2000-2008年公开发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各年研究热点分布和期刊分布等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展望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文献计量分析
1引言
信息素养,也称信息素质,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联和美国信息素养论坛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发表了“亚历山大宣言”。该宣言指出,信息素养能丰富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是提升个人、企业、地区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技能、丰富的信息知识、良好的信息道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素养的研究范畴内,信息素养评价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考察个体的信息素养是否达到要求的过程,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实践等。制定科学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探索高效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发展的关键。
为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和评价实践开展的现状,本文对2000-2008年该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轨迹和研究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展望其发展方向,以促进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文献源,前者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数据库,后者是我国最早研制开发的期刊数据库,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两者收录的期刊范围不完全相同,故两者结合使用以确保相关文献的查全。
2,2方法
2,2,1
数据库检索策略
考虑到存在信息素养和信息素质、评价和评估等同义词,特制定检索策略为“(信息素养OR信息素质)AND(评价OR评估OR标准)”,检索途径为“关键词”,文献发表的时间范围为“2000—2008”,匹配模式为“精确”。其他限定条件为数据库默认设置。
根据前期的检索实验得知,由于数据库一些特定的检索规则,同样使用关键词途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查准率优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但后者的查全率大于前者。本文将首先处理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通过查阅论文摘要或全文的方式舍去与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实践不相关的文献,并将相关文献信息导人Excel;对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一是舍去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结果中相同部分,二是同样通过查阅论文摘要或全文的方式去除不相关文献,并将相关文献信息导人Excel。选择Excel,是基于它的排序和统计功能。
2,2,2文献计量方法
对所有相关文献进行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各年研究热点分布和期刊分布等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热点,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区。
3结果及其分析
3,1检索结果总数及文献分布计量结果
通过检索上述两个期刊论文数据库,共获得2000-2008年与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实践相关的文献80篇。表1-4分别为论文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各年研究热点分布、和期刊分布的统计结果。
3,2基于文献计量结果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现状分析
(1)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权威性的国家标准。
信息素养概念白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欧美等国相继提出了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信息素养评价的国家标准,如2000年美国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及200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原则、标准和实践》(2004年修订)。而表1则反映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2006年发表的论文是2005年的6倍,2006-2008三年发表的论文是前6年的2.3倍,我国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直到2006年才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另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我国的相关研究多是在借鉴国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和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国家标准。北京高校图书馆学会于2005年提出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同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国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研究建立相应的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黄丽红、刘孝文、廖仁光、张海英等都针对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虽然从表面上看有较大的差异,但本质上都表达了这个含义:即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内容。
(2)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研究热点,评价实践研究相对较弱。
评价标准是开展信息素养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评价实践是依据评价标准开展的对个人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的活动。从表2的主题分布可以看出,在检出的所有相关文献中,研究国外评价标准和评价实践的分别为32.50%和6.25%,研究国内评价标准和评价实践的分别为58.75%和25.00%。显然,在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起步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评价标准的研究。表3的各年度研究热点分布则更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现象。在被统计的9年中,7年的研究热点均为评价标准,其余两年的研究热点定为评价研究,是因为当年评价标准和评价实践的相关论文数一样。
(3)调查问卷法是目前开展评价实践的主要方法,评价方法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在实现有效的信息素养评价过程中,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被文献提及的评价方法有调查问卷法,有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考核的试卷测试法和综述报告评价法等。张士靖等介绍了美国加弗大学的信息能力评价方法:信息情境法和屏幕采集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通过分析表2的主题分布得出,在所有相关文献中,有25篇是研究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实践的,而25篇中有16篇是关于调查问卷法的,研究自动评价系统的仅为1篇。调查问卷法已成为我国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主要手段。
作为一种经典的调查方法,调查问卷法应用到信息素养评价实践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①调查项目来源于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各级指标,而这些指标均采用自然语言描述,使用时必须依赖于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客观性较弱。②书面调查问卷法仍在
被使用。当评价对象的样本量比较大时,书面调查问卷法会带来巨大的人工统计和分析的工作量,直接影响评价的效率,而且人工操作的正确率也得不到保证。张会珍等在传统书面调查问卷法的基础上,设计针对在读博士生的信息素质调查评估系统,可提供自我评价问卷和专家评价问卷功能,但未见相关系统技术实现和应用的报道。
(4)在研究大学生通用信息素养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学科信息素养。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同的专业背景需要他们具有不同的信息素养。表2统计,有15%的文献对大学生的学科信息素养进行了研究,涉及高师院校学生、军校生和护理专业学生等,李玲等介绍了美国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陆敏等介绍了国外学科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及主要特点,这些研究有利于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5)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是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论文发表的核心期刊区。
表4对论文来源期刊的分布统计,其中63.75%来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这一结果揭示了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密切关系。高校图书馆承担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们有经验、有能力、更有责任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4展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还是评价实践的开展,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促进该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推动以下几项工作的开展。
(1)迫切需要制定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教育部指定专门机构或成立课题组,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充分调研我国的宴际情况,制定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国家标准,为各地的相关评价实践活动提供准则和依据。
(2)建立能进行大学生通用信息素养评价、学科信息素养评价和不同学历层次信息素养评价的复合指标体系。我国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应谚由系列标准组成。其中,通用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重点评价学生对信息基本理论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程度,对综合性信息资源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信息法律法规的遵守意识等;学科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主要考察学生对自身专业领域内信息资源的获取、评价和利用的能力。另外,无论是通用信启素养评价标准,还是学科信息素养评价标准都应戈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提供不同层次要求的评价标准。通用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制定可由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完成,而学科信息素薪评价标准的制定则需要联合相关学科专家的力量。
(3)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必须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实践研究,探索更多高效有效的评价手段。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要重视信息素养自动评价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发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系统,实现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自动化评价。此类系统不仅有助于开展大范围高效率的评价活动,而且方便个人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素养的自我评价,以检验自身进行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阶段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