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为检测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在题型设置上,主要涉及到两大方面的主要内容:(1)内容方面:意象、意境、景物、情感、思想等;(2)表现形式方面:语言、表现手法。高考命题的方向为我们在平常的诗词教学上指明了方向。对此,本人有以下拙见:
一.从标题入手,以题导读。
俗话说:文章的标题即为文章的眼睛,诗词虽有别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但作为文章的一种,此种说法也行得通。如果能够透过这个“眼睛”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典诗词的主旨。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获取重要的信息。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别董大》(高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等,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题目都有“送”字或“别”字,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些诗作,内容都是写送别或离别的。既是别诗,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外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或是离愁别恨。其次,我们从标题中又往往可知送别的人物、时间、地点、人物的去向等,这样就使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主旨初步显现出来,学起诗来就更加容易了。
总之,诗词的标题蕴含着各种信息,只要我们抓住标题给我们的信息,就能触及到诗词的核心。
二.读内容,找意象,体意境
一首诗或一曲词,它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而这些象不单单是我们视觉里的象,它们还担负着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任务。教读诗词要引导学生找出意象。例如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找出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找出意象后怎么办呢?当然是体会其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由意象营造,然而又“境生于象外”(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意象可以从诗人的具体描写中去捕捉,而意境则须于笔墨之外得之,需读者从文中言辞激发联想和产生感悟。词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昏”的,小桥是荒凉的,流水是清冷的,道是古道,风是西风,马是瘦马,太阳是西下,这就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叶落殆尽的树枝,铁似的直刺苍天。一只乌鸦无精打采的,静静地停在古树枝上,没有动,也没有鸣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像个雕塑,荒凉的小桥下,一条清泉潺潺流淌。不远处,小溪边,一座农舍悄然而立,房顶,炊烟袅袅,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旅人正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朝着夕阳走去……我们从画面可以感到荒凉、凄婉和冷寂,这就是意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有典型的意象,典型的意象往往与一定的意境相联系。比如,梧桐与凄凉、悲伤的意境相联系,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猿鸣多半和悲愁相关,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秋风与凄凉相联。
三.悟主旨
主旨就是作者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前文所述的“意”。所以说在体悟意境的过程中,就已触及到主旨。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词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就是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悟主旨要注意体境,而且要进入“有我”之境,即要把握作品的背景,否则,就会产生多种主旨。
四.分析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构思手法等几大类,内容较多。因此,这就必须由教师归纳,并在诗词教学中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比如,诗词中有描写景又有写情,那么其表现手法不外乎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等。表现手法是比较多且复杂的,所以必须具体诗词进行具体分析。
总而言之,在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以上几个方面,那么对于学生回答诗词鉴赏题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邓红金,教师,现居福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