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哭与怒

2009-10-20 04:28
文史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关羽三国演义刘备

陈 倩

民间有句俗话叫“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个观点和认识完全来自于对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善哭形象的总结。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演义》写刘备的哭泣有三十多次,而因刘备的行为感动他人而流泪的次数也不下二十次。甚至有学者认为刘备之所以能赢得北抗曹魏、东拒孙吴的鼎立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哭出来的结果。然而、小说创作毕竟是一种艺术加工,它加入了作者太多的主观想象和创作意图,虽然艺术化的刘备深受民间的喜爱,但他毕竟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刘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颠倒了事实,混淆了历史。纵观史书,可以看到崛起于市井闾里之间的刘备生就一副任侠的情怀,比起其好哭而言,他善怒的性格更是其草莽本性的真实流露。

据初步统计,在陈寿《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刘备发怒的次数共有九次。一次是在刘备与刘璋争夺益州(四川)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士气,刘备面对自己的部下,慷慨陈词道:“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恡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在这里,刘备借口四川军阀刘璋没有给足军用物资,以此激怒将士以夺取益州的政权。这样的“怒”自然别有用心,其作秀的成分居多。然而,综观刘备的一生,这样虚假的“怒”毕竟是少数,他另外的八次发怒,确实是其本性的自然流露。而这八次发怒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于刘备对他人的不满。其中较典型的有“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以及“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刘备与曹操在战场上遭遇,形势不利于刘备,理应撤退,但刘备大怒,不肯退让。无人敢谏言。面对紧急的军情,刘备不但无法做到客观冷静的处理问题,反而大怒不止,意气用事。他的这一性格弱点,最终导致了他的彻底失败。刘备的最后一次发怒就是在其结义兄弟关羽被杀后,史载:关羽被杀“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这次发怒燃烧了刘备所有的理智,他不顾众臣的劝说,兴兵伐吴,势必要为关羽报仇。他的这次愤怒甚至差点导致三国鼎立均衡局势的变化。曹魏大臣刘晔就认为利用刘备的愤怒正是改变三分天下的绝妙时机,他向曹操献策道:刘备大怒,一定会兴兵攻打吴国,如果此时,魏军也趁机伐吴,那么刘备一定不会挽救东吴。打破三分天下的格局是必然的。刘备的易怒性格给他本人以及蜀汉政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悲剧性结局,恐怕是这个草莽英雄所意料不到的。很快,他在东吴小将陆逊的火烧连营中败下阵来,一路丢盔弃甲逃到奉节白帝城,在那里结束了自己戎马疆场、坎坷动荡的一生。

而反观《三国志》中刘备的哭,据笔者统计,见载于史书中的仅有六次,其中,刘备为他人而哭者共五次。如“刘表死,(刘备)哭于表墓”;其信任的大臣法正死,“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告别友人田豫时,“备涕泣与别,日:‘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而仅有一次刘备是因自己久困于刘表处,英雄之志不得伸展,内心感慨良多而哭。史载:“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刘备在荆州住了数年,在一次酒会上,刘备看到自己腿上因久不征战长了肥肉,于是感叹老年将至却无法建功立业,因此潸然泪下。可以说刘备的哭都是发自肺腑,出自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其哭泣的程度也并未到《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嗜哭到三十多次的程度。更没有体现出其蜀汉政权的建立是得益于他的善哭。小说中对刘备哭泣的描写显然是过分的夸大了。

对比刘备的“怒”与“哭”不难发现,历史中的刘备善怒的程度更甚于喜哭,且刘备所具有的任侠个性以及草莽之气使其在遇事时,导致他根本无法隐忍,甚至还会丧失理智,如与曹操战场上的意气之争及面对关羽被杀时的冲动。而正是由于刘备的这一性格缺陷,使其一生多处于颠沛流离,坎坷艰难的创业途中,少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旷达情怀。最终也只成为一方之主,难以如曹操般创下旷世的帝王伟业。但另一方面,刘备对身边友人、臣子的真情流露,却也使他成为乱世中士人愿意追随并愿为其效命的一代枭雄。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刘备并不是圣者,他既非文人笔下的儒雅俊才,也非政客口中的仁君圣主。他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奸诈自私的人性弱点,更有不可抑制的冲动发狂。比之文学作品中的完美形象,历史中的刘备因兼具了常人的七情六欲,反而更加的生动真实。

猜你喜欢
关羽三国演义刘备
华容道
三国演义
相面
三国演义
徐庶以马试刘备
刘备的江山不是哭出来的
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国演义
关羽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