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语 诗之韵

2009-10-16 06:26肖灵淮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菊花梅花荷花

关键词:桃花 荷花 菊花 梅花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崇尚含蓄,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于笔下的意象抒发出来,一首诗有无诗味,是否韵味独特,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本文拟从中国诗歌的百花园里采撷多姿多彩,多元而丰富的四季花卉来解读其中不尽的诗歌意蕴。

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中国古典诗歌崇尚含蓄,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于笔下的意象抒发出来,一首诗有无诗味,是否韵味独特,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本文拟从中国诗歌的百花园里采撷多姿多彩,多元而丰富的四季花卉来解读其中不尽的诗歌意蕴。

一、桃花意象

桃花娇媚动人,大方烂漫,生气勃勃又轻巧薄弱,粉嫩恬淡,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所以深受诗人墨客的喜爱。桃花的暧昧、虚无,桃花的极端与平易,桃花的生长及凋零、美与死、俗与雅等不定性,使得古诗词中的桃花意象更加多姿多彩,多元而丰富:

(一)春天的象征

桃花是春天早发的花卉,它粲如锦浪,艳如红霞,装点盎然春意。“竹外桃花三两枝”展示了早春的一分生机。待到阳春三月,桃花当令,树染胭脂,枝挂红霞,此时此节桃花真是占尽人间春色。桃花舞春风,花影摇红,春意浓浓。在残花飘零的暮春时分,桃花还能传达出“桃花流水鳜鱼肥”这般的悠闲之美。桃花优美的姿容,妍丽的色彩,勃勃的生机,现身的绝好时节,使之成为春天无可挑剔的形象代言人。

(二)美人的象征

《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最早的艳情文学,表面上看似摹写桃花盛开之貌,实则是借物起兴,歌咏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终成家喻户晓的经典组合。

(三)悲情的象征

大诗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感伤在陆游的《钗头凤》里被抒写得凄迷缠绵,“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在文学史上几成绝唱。林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见到桃花飘零而产生的哀伤自怜,更是她在爱情失意之后,香魂消散之前所唱出的天鹅遗音。

(四)桃源的象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背景因了桃花而灿烂至极。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张旭问桃源:“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二、荷花意象

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

(一)喻高洁的品格

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

(二)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

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三)喻美好的人生理想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三、菊花意象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备受文人青睐。

(一)幽人高士之花

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

(二)感时伤怀之花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全诗怜悯菊花,感伤时世,离乱苦恨,揪人心痛。

(三)坚贞高洁之花

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

(四)战天斗地之花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

四、梅花意象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一)象征志士、贞士

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就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诗人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

(二)象征隐者、高士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冈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瑕,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藉。“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吕本中《早梅》)涵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的隐士襟怀。

(三)象征美人、仙子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

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今天离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时已久远,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优美的花卉意象了解作者写诗时的情感和志趣。这些意象已不仅仅属于诗歌,更多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感,如同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田,发芽,生长。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肖灵淮,江苏省清江中学高级教师。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菊花梅花荷花
梅花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梅花
为什么梅花能在寒冬开放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
秋天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