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2009-10-16 06:26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职

罗 俊

【摘 要】现代高职教育,良好的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具备有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及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 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28-02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是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以团队的力量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开发出与高职专业教育目的相适应的教学资源体系,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理论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现代高职教育,应建设出一个良好的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必须有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有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专业带头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高,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社会服务能力强等方面的特征。这是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工作和具体内容,对于强化高职办学特色、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主要应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由于高职教育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要求,故“双师素质”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主要素质特征。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并要求其职称、素质、知识和实践能力结构合理。具体的说,“双师素质”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素质与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即较强的教学、教研方面的能力、素质和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专业所在行业、产业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需要,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制定师资队伍中长期建设规划。一方面,对学校专任教师的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进行需求性培养。以校内具备“双师”发展趋势的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政策鼓励、支持和制度约束,让专任专业教师纷纷走进企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大大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聘用、引进本专业所在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和培训。对于社会优秀专业人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进一批行业和相关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技师作兼职教师,充实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可以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较高,甚至是100%。从而形成校企专兼职教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教育的良好局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打造成一支在知识、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校内校外专兼职结合的、整体教学水平大大提高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高职教育特色突出的一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核心人物是专业带头人,他应是本专业的专家,其主要能力应表现在理论与实践能力上。需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并善于沟通和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德高尚,以身作则,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专业带头人还需长期致力于本团队与专业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创新性思想,同时应站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应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为企业技术服务或支持研发的经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相关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能及时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调整专业、开发课程,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专业带头人必须熟悉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动态,因此培养专业带头人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直接引进企业或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并对引进的人才进行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培训。专业带头人的建设也必须注重专兼结合的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学院通过对专业现有骨干教师进行培养而成为专业带头人,培养方式是多样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国内国外进行学习、企业锻炼、与企业的科研合作等;另一种方式是聘请并进行培养,或引进并培养。总之,专业带头人的建设必须制度化。

三、专兼结合的保障制度建设

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必须具有一个高质量、高效率且运行良好的高职教育专业专兼职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加强这个团队的教学、管理建设,专任和兼任教师所在的校企双方必须对相应教师的人事分配和管理方式进行制度化管理,以保障教师特别是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学校要实现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由专任教师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主要由专兼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完成的教学管理机制。

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创新本专业原有的学科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引入市场运作观念,深入挖掘教学过程的内涵,对照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制订培养标准和培养措施,将企业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使学校的专业教育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同步和互补,实现专业教育与实现就业的零距离目标。形成学校主动、行业驱动、校企互动的良性人才培养格局。

由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专业课程体系,因此必须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再建设。目前,在国内高职教育中最流行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因此,我们必须在“举校企合作之旗,走工学结合之路;颠覆传统学科型的课程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主流思想指导下进行创新建设。

首先,实施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重构。一是要对基于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即要分析出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岗位群的行动领域;二是要对基于具体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进行设计。即依据岗位群的可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其次,对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建设。包括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即课程内容改革)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案设计(即教学方法改革)两部分。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树立教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教学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站在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共享教学资源;积极参与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实用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

总之,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专业教学团队因此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并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最终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J].学术界,2006(3):39

[2]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

[3]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信息

网,2008-09-09

[4]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

通知浙教高教〔2007〕149号

[5]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08]4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2001-2002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高等职业院校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策略,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02-07

[9](美)斯蒂芬o·oP·o罗宾斯著,黄卫伟,孙建敏等译. 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罗俊(1967-),男,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猜你喜欢
高职
2019年—2020年部分专科(高职)院校在晋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善待“工匠之师”是远见之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