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国
告别了九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告别了家乡,告别了熟识的母校,为了谋生外出打工。而今还是念念不忘昔日所读书和教书的老地方,褐色的记忆总也抹不掉,只想回乡看看。
恨不得马上回去,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不到三小时就回到了母校的门前,我下了车想走进校园转转。
一条清清的小河从校前缓缓流过,在这美丽的田野上,一座不是别墅的别墅型现代学校出现在眼前,依然还很熟悉。走上小桥极目仰望校门上方原镶嵌的“希望小学”四个镀金大字还在,却没了“希望”。校园内的五星红旗也不在上空飘扬。顺着幽幽的小径进入校园,绿油油的小草满园都是。当年总校规化要在园内人工铺草坪,如今这嫩草倒自然长出来了。不见学生在园内打闹,只见两只小羊围依着它们的妈妈在低头吃草。踏着小草进入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却少了玻璃,地下留下的尽是玻璃碎片儿。原教室一角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现在只剩下了一截电缆线头。走出教室,来到了校园内的老槐树下,二哥正悠闲地坐在石凳上吸烟,好像是在沉思什么。老槐树的枝叶在二哥的头顶上撑开了一把伞,遮住了夏日的炎热。
二哥见有人来,慌忙站起身说道:“你回来了。
是呀,的确我是想回来。
我跟二哥攀谈起来,听二哥一一向我叙说:“自从你离开学校以后,学校就一天天灰下去了。先是校长出事,借故调回了县城,学生随之也就一天一天地少了。
之后县里又分配下来一位刚从农牧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来代课,要说种玉米他懂点儿,可任教不仅专业不对口,而且犯的是教育教学上的错误。还有几位留下来的老师,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算是高中毕业生,他们是在一九八五年左右阶段性的在职民办教师转正的老师。显然适应不了今天教育的需要。
眼看着学校没有了学生。已辍学的学生到市里打工学技术,你二嫂就只好带着孩子转学到市里一所小学。你二嫂为了孩子上学成了“市民”,我成了咱们村能居住下来的惟一年轻人。
唉!学校的玻璃被人打碎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被盗了,“希望小学”的牌子也没了“希望”。政府只好将这所学校卖给了我,现在我是园子的主人。
我恨“希望小学”没了“希望”,短短二年不见,母校就被冷落在一边。二哥的话不得不使我思想起了过去。
这里是我童年成长的乐园,那时候在这块土地上是一排排石窑洞,老牌子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就在石窑洞里给我们上课,我们就在石窑洞里学习。我曾幻想,“老师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九九七年我毕业于内蒙古广播电视中专师范英语专业学校,县教委把我分配回了母校,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
二000年“两基达标”验收,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在这里又建起了二层搂。我出于好奇、理想,就在这石窑洞和二层楼里圆着我的教师梦,一教就是九个春秋。然而每月200元的薪水实在难以养家糊口,我不得不另谋生路。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离开学校的那一刻,在我将要迈出学校门槛时,学生在喊:“李老师,您还会教我们吧?”其实我也本不想走,不时也回回头,挥挥手,看看我的学生,看看我的母校。天空中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风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