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化万 万必归一

2009-10-15 06:14曾扬明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鸡毛张老师西瓜

曾扬明

杨再隋教授在2003年写信给“张化万小学阅读与作文教学研讨会”的贺信中,有一段俏皮而又耐人寻味的话:“张化万正如他名字一样,一可化万,万又必须归一。‘一乃是语文教育的本体,说千道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育的本体、个性、特质。”这段话道出了语文教育研究的辨证法——一可化万,万必归一。

一、一可化万:花蕊中吐出千姿百态

“一”是教育的本体,“万”即儿童身上反映出来的个性特质。教育的本体是儿童。儿童是待放的花蕊,在育花人的精心浇灌下,其花蕊必将吐出千姿百态。张化万老师就是这样的育花人。在他的作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建构和习作指导的开放,学生个性的展现,可谓千姿百态,挖出“千形万状”:演化儿童的生活常言道:“炼铁需要矿,种田需要种”。作文课老师教什么?学生写什么?就目前的教材看,无非就是八个单元的习作练习,再加上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小练笔。不少老师至今还受其禁锢,只教教材上规定的习作内容,画地为牢。儿童的习作要体现一个“习”字,“习”在《汉典》里的解释:(1)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如练习、学习、实习;(2)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如习惯、积习。可见,学生习作应反复实践,反复练习。如果只局限在课文里八个单元的习作教学内容(这里面有些习作内容不能适合每个学生的表达需要),不但凸显不了“习”的内涵,而且禁锢了儿童的思想,僵化了儿童的表达,导致说假话、说套话、说空话,失去了童真童趣。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习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这样概述的:“根据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句话中出现了四个关键词——生活、需要、常见、运用,从这四个词语中,折射出我们的儿童习作要关注生活,内容要符合儿童需要,要经常练习,反复实践。那么,学生习作实践的内容从哪里来?张化万老师给了答案:作文教学应是开放的,这开放指作文教学向学校各学科、家庭和社会开放,注重教学与外部各个方面的联系,是个相互实施积极影响的开放的教学体系。看来,善于挖掘儿童千形万状的习作素材就等于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习作内容。

很多自然现象在儿童心里是神秘的,一旦通过他人的提醒、点拨,便有了揭秘的兴趣。将教学内容与自然、社会有机统一,内容便富有挑战性和情趣性,适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张化万老师的作文教学擅于把自然界中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现象引入课堂,把学生带到认识与表达的境界。研究过他经典习作课——《摔鸡蛋的学问》的人就知道,他布置学生回家和家人讨论合作,思考:鸡蛋从四楼摔下去,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不破?这个问题的解决超出了小学生独自的知识储备,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把知识和实践整合,使教学内容富有挑战性。再如他的《可乐瓶里的“潜水艇”》,是学生读了《看不见的大力士》的课文后,根据“压缩空气”的知识,让学生去玩潜水艇。笔者以为,“问题——探索——表述”构建了作文的完整过程,探究的内容是“为解决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人家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自然,寻求发现的问题”。

另外,作文生活化是口干舌燥的老话题,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关键还是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这是一门永远的学问。大千世界,什么是儿童感兴趣的?什么是符合儿童认知和表达规律的?一个关键词——需要。符合儿童的需要,张老师把生活引进课堂,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让笔干预生活。他带领学生上街头、商场,给广告、海报找错别字,向有错别字的单位发整改信。除此,让学生写信给居委会,让学生为班级发通知,让学生向校长写建议,为学校的艺术节设计海报、广告词等。对生活的干预,不但让孩子们进行生活实践,还积累了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习作的好素材。

还有,把教学内容与自我联系起来。前不久,有人提出将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命写作,一种是交际写作。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教学内容与自我联系起来即属生命写作,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化为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烦恼、喜悦、收获。可见,如果说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一个作文选题,可以建构“千形万状”的教学方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认知去解决,如体验、实践活动、观察,有的通过自己已有的认知去解决。

玩出“千姿百态”:繁衍儿童的思想作文教学的途径是什么?怎么教?我想,“玩”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因为儿童的文化核心就是游戏精神。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来磨镜片,做成放大镜,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名堂。张老师让学生玩,玩中思考,在玩中表达,是儿童繁衍积累思想的一个好途径。

“写作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玩”的方式进行教学,下笔前就能给学生带来乐趣,哪有不易于动笔,不乐于表达之事?张老师的课堂里,小小的一根鸡毛就能让三年级的孩子们上课玩得开心,不是鸡毛上有什么魔法,而是张老师借鸡毛给学生带来了快乐。课堂中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边玩边说:吹鸡毛的准备姿势是怎样的?鸡毛是怎么飞过来的?吹鸡毛的同学是怎样的?鸡毛还未落地,学生就站起来说话了,“猛虎队措手不及,情不自禁地一齐趴在地上,吹那像被石头压住的鸡毛。”“……把鸡毛吹过了中线,只听见台下阵阵鼓励声……”假想,如果张老师不以“玩”的形式出现,只是一味地说教,变成写作技巧的传授,还能看到学生的“精彩”吗?

玩,如果只是一味地“享受”,那也是肤浅的。就如湖南卫视“智勇人冲关”节目,观众不少,思考的人就不多了,为何在“火转盘”时容易下水?“为何看似体育健将,却在‘跑步机这一关上败下阵来?”可见“玩”,应在体验中思考。

儿童的心智水平还很低,“玩”要在尊重儿童心智发展水平和规律的前提下,让学生经历体验,把原本陌生的、外在的,似乎和自己无关的生活现象变为自己可感觉到的,可以交流的东西,并慢慢转为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玩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张老师班上的一个学生是左撇子,于是就引导学生对“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进行研究,设计了三次试验:一次是把毛线球滚到小猫面前,看它是用左脚去抓还是右脚去抓;第二次是将皮球放在猫前;第三次是把鱼放在猫前。学生做实验进行观察,撰写研究报告。这岂不是在“玩”中获取信息?实验是表达的外部形象,而写研究报告则转化为自己内部的实践。

玩,有了思考就能激活儿童的潜能。儿童的潜能要靠我们洞悉,启动其智慧,释放活力,激活语言。平时,曾听不少家长训斥孩子:“就知道玩,还不去看书写作业!”于是孩子在玩中可能产生的智慧和灵性就这样被扼杀了。张老师在2003年的“两博会”上执教的《我的发现》习作指导课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讲台上放了气球、天平、水盆、可乐瓶、真空袋装的豆腐干等教学用具。习作指导时出现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桌上放着一个像扁担一样的天平。

生2:可乐瓶半装着水。

生3:盛水的水缸。

“这些东西摆在哪里像一节科学实验课?”“这节课上作文课还是科学实验课?”“讲台上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张老师借此用讲台上的东西来研究发现空气的有关知识。孩子们七嘴八舌,立刻想到了不少玩法:把天平上其中一个气球拿下来吹,再放到天平上去,通过观察天平的变化,判断空气是否有重量;会游泳的孩子利用水缸的水“扎猛子”憋气,其他学生数数,从中感受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吹气球,然后向上松手,让学生发现压缩空气有反冲力……就这样,孩子们在玩中发现,玩中探究,玩中表达。

玩,还应让学生经历全过程。老师应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用任务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成为了主动学习者。这一点,张老师做得更是巧妙无痕。一次,他在课前与学生见面时,故意穿了一件藏青色带花纹的真丝链夹克衫,第二天上课,改穿其他衣服。学生看到张老师的穿着,问:张老师,您昨天那件真丝夹克怎么没穿呀?老师顺水推舟,告诉学生夹克衫丢失了,问学生怎么办?学生纷纷想办法,提议也千奇百怪:广播发通知;写启事……张老师巧妙地把写启事的任务抛给学生,写“失物启事”,然后又写“招领启事”。学生在尝试实践中获取知识,比听老师灌输的印象要深得多。没有刻意的习作知识追求,而把完整的应用文知识学习过程展现在学生自主探索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容易掌握两种启事的技能,还经历了全过程,将知识通过实践运用学会,再经过实践运用变成掌握的本领。

二、表出“千言万语":结出个性的果实

西哲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个“在”就是作文需要描述和关注的对象,“我思”即让学生个性化思考。张老师的每一个习作教学课例,无不让学生“我思故我在”。《摔鸡蛋的学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让学生回去实验,如何才不会让鸡蛋摔破,每个学生对这问题的解决都有自己的思考,是个性化的。

学生在体验生活后,表达也是个性的。在《摔鸡蛋的学问》课例中,学生的拟题精彩纷呈:《一堂有趣的作文课》、《大胆的实验》、《鸡蛋历险记》……富有个性的标题,是因为老师创设了个性表达的情境,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其思维的发散性,没有受什么谋篇布局的技巧限制。

要想表达个性,应有不同的体验经历。再看张老师的《吃西瓜》习作课例,学生通过吃瓜、抢瓜、品瓜三个教学环节,观察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体验了生活:

生1: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像变魔术似的变出很多西瓜,大家高兴极了,真恨不得马上拿起一块西瓜品尝起来。过了一会儿,老师把西瓜分发给我们,只见西瓜三角形的一块,红瓤黑子,下面是青绿色和深绿色的瓜皮,香甜可口的汁水从西瓜上往下滴。“开始吃西瓜!”张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一个个如饿狼扑食,拼命地啃起西瓜来。我小心翼翼咬一口,顿时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水流入我的口中,使我感到清新舒畅。我开始大口大口地啃起西瓜来……

生2:那西瓜真好吃,张老师说还有特别想吃瓜的可以上来拿。同学们一听到这句话,就像饿虎扑食似的。

生3:因为大家一拥而上,我差一点被绊倒,摔一跤,但是我不泄气,继续抢。我想拿一块给殷小红。我见西瓜被毛立新抢了去,非常愤怒。我挤进人群,里面人太多,害得我透不过气来,我想,一定要拿到一块,就像愤怒的狮子一样,拨开人群,差点绊了一跤。终于拿到了一块。真棒!我咬了一口,满嘴生蜜。哈哈!这西瓜真好吃呀!但我一想,我又觉得有点不对,这不过是吃瓜而已,何必这么大惊小怪呢?

三、万必归一:万花丛中一点“绿”

万花丛中,一定会有绿色存在。“万必归一”,反映了任何事物的多样性里面都会有一内在的存在规律,语文教育莫不如此。因此,“万必归一”是语文教育的辨证法。张老师开放的习作内容,个性化的指导,回归到一点,把作文教学回归到“儿童”,即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玩”儿童的作文。

我们应关注儿童的游戏精神,它所表达出来的应是原生态的作文。以前,曾有人总结过儿童作文的“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虚情假意为的是考试高分,忽视儿童的本真。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叶老提出的和《语文课程标准》提的不谋而合——“感情真实”。因此,作文和做人,在求真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儿童的作文虚假化不仅影响了儿童的作文能力,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儿童的作文应是个性化的。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识。

一可化万,万义归一,语文教育的辨证法。以儿童为主体,寻找儿童的作文,习作教学必会“柳暗花明”。

猜你喜欢
鸡毛张老师西瓜
张老师喝茶
鸡毛鸭当树
捐鸡毛
巧切西瓜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