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彬
母猪的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它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制约。猪属于常年发情的动物,且每次发情排卵的数量较多,属多胎动物。繁殖力潜力较大。因此,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管理上要科学,尽可能提高母猪受配率,防治母猪不孕和流产,防止难产,具体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条。
1选择优良品种
每个品种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品种不同,繁殖力也不同。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当前的生产水平,选择本地黑猪为母本进行杜×长×本杂交为好。本地黑猪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有效乳头多,哺乳力强。同时其所产仔猪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肉质好。
2繁殖母猪应保持旺盛的生育能力
从母猪初胎起,随胎次和年龄增长其繁殖力逐渐提高,至壮龄时最强,以后逐渐下降。因此,繁殖群中应注意保持有65%~70%的母猪进入旺盛生育期。
3建立母猪繁殖档案,及时淘汰低产母猪
在生产中及时掌握母猪的繁殖状况。根据个体的发情周期、受配率、产仔数、死胎和流产、泌乳和哺乳能力等,对达不到品种要求的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繁殖力有恢复正常可能的要继续留作种用,不能恢复正常的要及时淘汰,同时淘汰6胎以上的母猪。让猪群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10%~20%的母猪不能留做种用。繁殖力较低须进行淘汰。在生产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饲养和管理水平、繁殖方式、繁殖管理水平、疫病等而造成的母猪繁殖障碍,如乏情、不孕、流产、死胎等这些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有的不易恢复而失去种用价值,则要淘汰更新。
4适时配种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工作要做:一是要选择好配种季节,母猪配种最好安排在4~5月和9~10月份。这样可使母猪在春秋配种产仔,避免了高温酷暑和低温严寒,提高了母猪受胎率和仔猪成活率。二是要搞好发情鉴定进行适时输精。输精或本交距排卵时间越近,受胎率越高,发情后母猪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有黏液流出,用手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时,最适宜配种(发情后12~24h),同时间隔12h进行复配。三是要进行诱导发情,以增加猪有效排卵数。仔猪断奶后,可将公猪放到母猪圈混养,也可采用多种促性腺激素处理,如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素(FSH)等。都可以促进母猪发情,提高排卵数。但应注意品种、个体、用药时间和实施量。
5及时断奶
及时断奶可提高母猪年产胎数。一般采取3~5周断奶,年产胎次2.2~2.5胎。断奶后应及时配种。但断奶过早会降低下胎产仔数。一般来说产后间隔长,排卵数较多。
6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死胎和流产
据报道,17%的窝产仔数和76%的总窝重损失是人为造成的。可见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力。高温对受孕影响很大,7~8月份受孕率60%以下,妊娠3~4周内,当环境温度超过28℃以上时死胎率会明显增加,在母猪受孕后期,可造成母猪瘫痪,压迫子宫造成流产,高温和低温都能降低子宫的收缩力,延长产仔时间造成死胎。仔猪对温度较敏感,1~7日龄仔猪的温度要保持在30℃左右才有利于仔猪生长。猪群的密度和空间也能影响母猪的配种和妊娠。青年母猪群体少于4头时,则发情表现减弱,发情比率降低。而15~25头的群体则发情行为和周期较好。母猪配种后留在原圈4周以上,可以减少胚胎死亡,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另外,要增加猪的运动。
7实行全价营养供给,避免营养性不孕
由于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而造成的死胎增加和受胎率突然下降,可在母猪配种前注射β胡萝卜素或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营养原则是要满足母猪营养需要。母猪过肥或过瘦,都可影响受胎。
8搞好卫生防疫,防止发生疾病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产前2周应将产房打扫干净,用消毒剂消毒;临产时用2%~5%来苏尔消毒母猪阴户、腹部和乳房。对初产母猪,在母猪配种前注射猪细小病毒疫苗2mL/头,间隔2周重复注射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