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
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19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96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炎琥宁与病毒唑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体温正常、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天内治愈率治疗组97.9%,对照组87.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 =7.94 ,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足口病;病毒性;痰热清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437-02
中图分类号:R 78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32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近二年来4~9月份在全国各地有流行趋势,它是以发热、手、足及口腔等部位发生皮疹或疱疹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可出现呼吸系统和中枢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迟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我科于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9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均于起病2天内入院。临床表现:口痛、厌食、不同程度发热,体温最高40.2℃,最低37.6℃,口腔内可见散发性疱疹或溃疡,皮疹多位于手足、臀部,初为斑丘疹,很快转为米粒大小疱疹,围以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稍有混浊,少数患儿并发支气管炎,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接触过手足口病病人,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心肌酶(LDH、 HBDH、CK)大多偏高。按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6个月至4岁;对照组94例,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6个月至4岁半。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予静滴维生素C和维生素B6,并根据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如合并细菌感染均给予静脉用头孢唑啉钠,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0.5~1ml/(kg•次),一日1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浓度等于小于10%,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5~10mg/(kg•日),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100 ml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日),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100 ml静脉滴注,均一日1次,观察治疗4天内的治愈率。
3.疗效判断 用药后以体温下降及皮疹消退时间作为评价标准。均未用其他退热药物治疗。显效:用药1~3 d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有效:用药4~6 d体温降至正常;无效:用药6 d以上体温降至正常。退疹:显效:用药1~3 d皮疹消退、变浅,疱疹结痂变小,无破溃;有效:用药4~6 d皮疹消退、变浅,疱疹结痂变小,无破溃。治愈:体温正常,皮疹消退。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潯廓sП硎,采用tЪ煅,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经tЪ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4天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经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7.94 ,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方面均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退热、退疹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退热时间退疹时间
治疗组962.18±0.542.90±0.56
对照组943.96±1.254.28±1.44
t-12.7878.739
P -<0.01<0.01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4天内治愈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未愈治愈率
治疗组9694(97.9)2(2.1)97.9%※
对照组9482(87.2)12(12.8)87.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 =7.94 ,※P<0.01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大都由柯萨奇A16型引起,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传播,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组成,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能使患儿降温,加速病毒排泄,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解痉,以防热病致痉,山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药理实验证明山羊酸水解液具有显著的解热、镇静及免疫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机体恢复,缩短病程,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结的功效,还有流通气血功用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痰热清的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周围淋巴细胞侵润,从而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本组资料显示,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可缩短发热期,皮疹消退快,有报道其可致变态反应[2],而笔者在应用过程中尚未发现该药有明显毒副作用。6个月~4岁儿童应用均无任何不良反应[3],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加速疾病治愈的过程,减轻病儿痛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失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
[2]柳东霞.痰热清注射液致变态反应[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2297.
[3]雷卫平,吴英梅,林翠芬.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报道,2005,11(14):110.113.
(收稿日期:2009-05-17 修回日期:2009-08-07)
(编辑:崔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