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到生活的阳光

2009-10-14 05:02马志国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女主人消极男孩

马志国

总看到消极的东西

那天电话预约后,一位母亲陪儿子从很远的外省来到心理健康中心。

落座心理咨询室后,我先和男孩的母亲单独进行了交流。

男孩的母亲介绍说:“孩子小时候很好,很出色,但是,初三的时候因为上网,学习成绩滑坡了,勉强考上了高中,现在正在上高二。他应该说是个懂事明理的孩子,可就是总看到身边消极、阴暗的东西,看不到阳光的东西。在学校里,总是看学校这里不好那里不对,看老师、同学这里不好那里不对。总之,看什么都不顺眼,看谁都有毛病,似乎每天就是靠挑毛病过日子。这样,在学校里就总是惹出麻烦,他还感觉都是别人不理解他。这不,前天刚刚和老师发生冲突,老师要他反省,他感到不能接受,才决定到您这里来。他说如果这次心理咨询不管用,就干脆不上学了。不上学怎么行?您快帮帮孩子吧!”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和男孩进行了详细的沟通。

男孩比较善于表达,他说:“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改造社会,让社会更公平,更进步。这个社会很不公平。学校里也是这样,老师对学生就不公平。我听说,交补课费的时候,一位家长交给老师的是个整数,多余的几十块钱老师没退还。有一次,老师多收了我60元钱,过后我要才给我。还有,同学也都是那么粗俗,没有共同语言。我感觉身边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对了,前天早自习我趴在桌上睡觉,老师让我起来,我没起来,老师就严肃地批评我,叫我反省。您说这叫什么事儿?还有没有自由?不是说美国的学校都很自由吗?您说,社会怎么这样,人们怎么这样?……”

我一直静静地听,直到男孩停止了诉说抬头看我,我这才笑着开口道:“社会上难免有不合理的现象,别人也难免有不对的地方。问题是你远道来访,就是要和马老师讨论这些问题吗?或者说就是为了在马老师这里找一个公平吗?”

男孩也笑了,摇头说:“不是,不是。”

“那么,你是为什么来访?可以用一句话告诉马老师吗?”我引导说。

“我要有力量,我要上大学,可是,我静不下心来。”

“你的意思是说,刚才的这些思虑让你不能安心学习,让你感到很困扰?”

“对,我就是想请您帮助我,怎样摆脱这些思虑的困扰,专心学习。”男孩终于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有一个老师告诉我,要‘难得糊涂,我就试着对一些事儿装糊涂。当时心里好了一阵子,可过后又不行了。我觉得装糊涂不行,还是要面对。可是,该怎样面对呢?”

“很高兴你知道要面对。是的,对让你不满意的种种问题装糊涂不行,所谓‘难得糊涂,其中的道理也不是你们这个年龄的人能够理解的。所以,你们还是先要学会面对。”我肯定了男孩的理解,“现在,关键就是怎样面对。就是这一点让你很困扰,对吗?”

“对,我就是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让我不满意的事情。”男孩渴求地看着我。

学会换个角度看生活

为了促进男孩自我领悟,我请男孩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个图形叫双关图。双关图启示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由于观察的注意点不同,观察出来的对象就会有所不同。这一幅图,可以看成一个高脚酒杯,换个角度也可以看成两个人头侧影。

看过图片之后,我又给男孩讲了下面的故事。

一位女主人乔迁新居。当天晚上,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黑暗中女主人刚刚摸到蜡烛,偏偏这个时候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心烦的女主人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脸,背着手,怯生生地问:“阿姨,您家有蜡烛吗?”怎么,我搬来的头一天,邻居就让孩子来借东西,这不是欺负新来的吗?今天借给他们蜡烛,明天还不来借葱?后天还不来借蒜?这还行!想到这里,女主人不觉心生怨气,于是对男孩说:“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没准备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了。就在此刻,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举起一支蜡烛,说:“阿姨,您看,怕您没有准备,妈妈让我送来的。”面对此情此景,女主人顿时深感愧疚,心中的怨气没有了。

顿了顿,我启发男孩说:“刚才的图片和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们对人对事的感受,都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男孩确实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稍加思索就开始谈自己的体会,“同样的人和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看法,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我过去总是心态消极,所以总是用消极的眼光看问题,所以看不到生活的阳光。”男孩又深有感触地说:“今后应该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用积极的心态看生活,就会看到生活的阳光。”

我肯定了男孩的领悟,然后指导男孩尝试换个角度从积极面看问题。就男孩说的老师没有找零钱的实例,我引导说:“买东西有忘记给钱的时候,卖东西也有忘记收钱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正在谈话的过程中,老师当时没有及时找零钱,谈话结束的时候也难免忘记找了,不也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吗?”

男孩点点头,认为是可以这样换个角度看。接下来,我让男孩自己重新分析一下老师多收他60元钱的问题。男孩想了想说:“那也是一次交书款,老师应该找我60元,当时没钱找。过两天我问老师,老师让我看记录,上面显示已经找给我了。这也可能是把钱找给别人了,却记在我的账上了。如果是这样,老师后来把60元钱找给我,也许就自己吃亏了,这简直是老师的大度了。”

然后,我又提出了早自习和老师冲突的问题,请男孩换个角度思考一下。男孩想了想说:“早自习不应该趴在桌上睡觉,即使真的困了,也该和老师好好说。再说,光要自由也不行,还得要纪律。就是在美国,课堂上再自由,也不能大家都睡觉。更何况,老师也是为了我好。这样想来,也就不该抱怨别人,自己确实应该好好反思了。”

男孩亲身体验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那种积极的感受,因而第一次兴奋地露出了发自心底的笑容。为了强化效果,我建议男孩回去后继续把一些问题尝试换个角度看。

为什么总是消极地看生活

第二天,男孩在妈妈陪同下如约再次来访。

交流中男孩深有体会地说:“我把几个问题尝试换了角度看,都有了积极的感受和体验。这一点对自己帮助很大。可是您说,我为什么过去总是那样消极地看生活,总是抱怨别人呢?”

男孩的问题再次表明,他是个聪明的男生。他的问题,确实是心理咨询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对男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问得好,这是你问题的关键所在。马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要与人为敌,不是故意消极地看待生活。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是因为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大凡不能接纳现实的人,都是没有能够接纳自我,内心的自我体验是消极的,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意的。”

男孩连连点头:“您说得没错,我确实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我过去不是这样的。小学的时候很棒,奖状很多很多,初一的时候也还可以,也还是出类拔萃的。可是,自从初三迷恋网络后,成绩就下来了。中考考得很不好,勉强上了高中。现在成绩更不好,总是排在后面,完全找不到感觉了。”

男孩的话印证了他母亲开头的话,他确实有过辉煌。正是由于曾经的辉煌不再,男孩不能接受现实的自我,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了。一个人不满意自我的时候,就容易外归因,即容易把这种心态投射到外界,对外面的世界感到不满,看什么什么不好,看谁谁有毛病。这几乎是一个普遍规律。

交流了上面的意思,看男孩有所理解,于是我问:“那么,明明是不满意自己,却为什么总是抱怨别人?这样做是不是自己得到了什么好处?”

到底是悟性很好的男孩,他沉思片刻说:“可以让自己逃避责任。”

“说得非常好!”我肯定说,“一个人不满意自己,他所以要抱怨别人,就是通过把不满投射到别人身上,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但是,这种‘好处只是暂时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还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痛苦。你已经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是吗?”

男孩一个劲儿地点头:“是的,是的!越是对别人不满,自己越是放弃了努力,甚至连按时起床、按时上课都做不到了。结果让自己越来越差。您说,我该怎样改变自己呢?”

行动起来发展自我

男孩意识到要改变自己,这是可喜的进展。我建议说:“要想彻底改变自己,关键是换一种心理对策,把外归因换成内归因,也就是深刻反思自我,积极发展自我。”

“您是说,我不要再抱怨别人,先要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

“对。”我肯定说,“只有先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有了较好的自我发展,才能实现远大抱负。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知道这个意思吗?”

“知道,我必须先让自己有良好的发展。”男孩说完,又提出了更为关切的问题,“那我以后具体该怎么办呢?”

男孩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这本身就是在自救之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帮助当事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是心理咨询应有的目标之一。于是,我引导男孩来制定“自我行动方案”。我建议,为了促进行动的积极性,制定行动方案应坚持三个原则:一个是少,就是每次确定的行动目标不要多,最好一次一个;一个是小,就是每次确定的行动目标要具体再具体,便于检验;一个是低,就是对这个目标要求标准要低。比如,行动方案开始就确定“按时起床”这样一个目标,这就做到了少、小、低的原则,就容易行动起来,容易坚持下去。这样,逐渐添加其他目标,循序渐进,逐渐发展。慢慢地,也就重新塑造了一个满意的自我。为了保证行动方案的效果,还需要做好记录,以便自我监控。沟通至此,男孩重新找到了自信。

最后,我和男孩的母亲做了交流,大致介绍了男孩问题的性质。然后我分析说,男孩之所以看不到生活的阳光,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可能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男孩的母亲也有所反思,认为自己由于家庭生活的一些不如意,比如夫妻矛盾,也让自己对生活有较多的消极看法,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确实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父母积极地看待生活,孩子的心中就会有阳光。经过沟通,男孩的母亲表示一定要改变自己,学会积极地看待生活。

大约一周后,男孩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孩子回去后就上学了,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妥善处理了和老师的关系问题,几天来生活比较平稳,心态比较好。

不久,男孩又打来电话告诉我,行动方案第一周的目标是按时起床,效果很好,第二周的目标是不逃课,也坚持下来了,第三周准备添加的新目标是上课不睡觉,他有信心继续下去。最后男孩颇有感慨地说,真是奇怪了,自己好起来了,感到老师和同学也好起来了。

非常欣慰男孩有这样的感悟。我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男孩就会更多地看到生活的阳光。

(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编辑 蓝 忆)

猜你喜欢
女主人消极男孩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Chapter 3 The ring and the lamp
女主人和她的麋鹿
专横跋扈的鸡
男孩今年六十岁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老男孩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