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探讨现代流派为主的代表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从而深入浅出地介绍现代古典音乐。
关键词:现代古典音乐;现代流派;演奏节奏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177-02
对于多数初学者或业余爱好者来说,20世纪的现代音乐作品接触的不会太多。大多数的演奏家不会把现代作品列入曲目单中,他们只奏自己喜欢听或喜欢奏的乐曲。当然其中有的决定因素是要取决于听众对曲目的熟悉程度,这也说明现代作品的曝光率不够高。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欣赏现代的作品居然变得“非常专业”而违反了作曲家的意愿。
这里我们不妨通过钢琴作品,探讨一下这个时期纷繁复杂的音乐流派的几个共同特点,以帮助学习:
一、节奏的不对称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反传统的作曲家一定会在节奏的领域有所冲击。相对于古典、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节奏的对称均衡状态,现代作品的节奏变得不对称。
体现在节拍重音上,不再像传统音乐里有规律地出现重音和非重音的位置,重音有可能落在任何一个位置上,也经常会每个小节的重音位置不同。
而对于拍号的使用也极为自由,会经常改变拍号以记录作曲家不规则不对称的乐思。
复合节拍也是一个体现,例如经常出现5/4(划分为2+3或3+2),7/8(划分为2+2+3或4+3),有时作曲家甚至写出既没有小节线,也根本没有节奏型的乐曲。
这里需要我们对纯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二、反传统的不协和
“不协和音的解放”这一说法,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和声上的重要特征。传统作品的不协和音无论与协和音怎样产生对比、半音化如何多样、色彩和声如何丰富,都总是建立在协和的主干上,协和为主,不协和为附。现代作品在这一点上异于过往钢琴音乐两百多年的共同特征。不协和音成为名正言顺的乐音,无须再作解决,甚至成了必不可少的语汇。以新古典主义作曲家萨蒂(E.Satie)的圆舞曲为例:
最简约、明晰的音乐语言中,华尔滋主拍上的二、四度音引领着全曲,间或地出现协和的音程。在结构最复杂的序列音乐作品如斯托克豪森的钢琴作品第2号开头部分:
协和的音程已经找不到了。
就算少数以音调的协和为审美标准的少数人,像兴德米特(P.Hindemith)所使用的不协和音也不是为依附于协和音,而是为了特殊效果。看来在这一时代的作曲家们好像已经不好意思再用协和的音调了。在厌倦了传统的和声特别是后浪漫时期的过分抒情后,如能接受到不协和的美感,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三、乐器的打击
钢琴从“歌唱性”的乐器一改两百多年的“老习惯”变成“打击性”的乐器。从17世纪末的巴洛克时期到今天,多少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们为音质的美感付出过努力,也为提倡钢琴的歌唱性与敲打钢琴者抗争过。为使钢琴这个“断音性”的敲击乐器歌唱起来,已在发明钢琴至今的三百年间发展成一种非常系统的“美声奏法”。这个理念当然会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所以钢琴音乐发展到印象主义,已完全断绝了自身的敲击性,触键变比过往都纤细。现代钢琴却好像突然敲碎了印象主义这个精致的纤薄瓷器,显露出本来的面目。20世纪钢琴的打击性从1911年巴托克的《野蛮的快板》为开端。相信开创者除了创造力外,都一定需要莫大的勇气去突破传统。
且看打击性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的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他:(作品11号)
全曲没有连音,从头到尾都用由弱到强的金属般而又有弹性活力的颗粒性打击声音,这种强悍的动力性键盘风格出现在普的所有快板钢琴乐曲中,而慢板的乐曲即便是连着,音符之间与没有“一个音飘进另一个音”的歌唱性,每个音都象单个的打击乐器被敲响。
这种打击性对巴托克来说是非常忠爱的,在《为双钢琴和敲击乐器的奏鸣曲》中更体现到钢琴与敲击乐器的共同作用。当然这首不是纯粹的钢琴音乐而更像打击乐合奏。
到20世纪后半叶,更出现一些先锋派作曲家的作品,演奏者可用拳头、手掌等敲琴,更有的用准备好的硬物敲击出“音块”、“音群”等取代手指的弹奏,以伯恩斯坦(S.Bernstein)的小曲《珍珠雌鸡》第三至五小节为例:
用手掌拍击键盘,始于最高音并按指示上下移动,从左手开始至左手结束。
能够接受不协和音自然也能接受打击声音,因为不协和在和声上似乎也是一种敲击。现代作品中大都会听到这种或多或少铿锵的尖锐触键,但绝不会是粗糙难听的,是与敲打钢琴区别开。
四、音的独立和音域的广阔
这两个特性是相互相成的,都是传统调性过后带来的现象。
由于不受到功能和声的制约,每个音象是从和声系统的互相联系中被释放出来,自由驰骋于键盘上的广阔音域。
如: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雷格泰姆》的开头:
上中下三个部分已经把钢琴的音域几乎填满。
又如:普罗科菲耶夫的《魔鬼的建议》(作品4号之4)的前奏: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作者有用更低音的企图,只不过是乐器限制了。
除了音域更宽广之外,音与音之间也更自由独立了,正如前面所说的少了主附和弦的依存依附关系,但音却并不是毫不关联地放在一起的,而是形散神聚地构成整体。
勋伯格的作品是典型的例子(作品33号):
就是建立在十二音体系中:
这种体系的音阶(由钢琴上的一个八度范围内的所有白键和黑键十二级音组成)每个音都必须逐个用过一次以后才能再用,没有调性,每个音完全独立。
上述几点,都是由于这一特点时期整体创作风格改变,关键是调性体系的瓦解所造成的实际钢琴音乐上的个别主要特点。其中很难笼统概括全部林林种种的创新(甚至奇特)的流派,譬如微分音音乐(把平均律进行切分的音乐)、电子音乐等等。
但我们最主要的认识过程——聆听音乐,这是有待我们去游历。初听的时候,往往没有感觉,经过反复倾听后懂得了它的音乐语言,就知其所之然了。这是一个奇特的经历,好像别人给你一件新的外套或一副新的牙套,需要慢慢适应一样。听的过程是一个第三度的创作,就像自己亲身参与到作品其中的创作与演奏一样。
作者简介:梁颂澎(1973- ),男,广东中山人,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文工作和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