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琍
摘要:目前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忧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患双重冲击下,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充分就业;科学发展观;经济协调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059-0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最基本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如果人们的就业问题都没有解决,还奢谈什么以人为本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要妥善处理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就必须解决充分就业这一主要矛盾。当然,“充分就业”并非失业率为零的就业状态,而是指在允许适度失业率的前提下,所有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年龄人口都能找到维持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就业岗位的状态。就是人位相适、按劳取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是要把每一个人安排到适合其发挥、发展的岗位上,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
一、充分就业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就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或是一种理想,追求平等和社会公正始终是社会主义者所遵循的目标和理念。恩格斯指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反,如果社会发展进程与充分就业不能同步推进的话,社会财富就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社会成员一方,那么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发展,而只能是畸形化的发展。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七大更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从执政的角度讲就是“以民为本”,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而就业又是民生之本,其目标指向就是要解决充分就业等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不难看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从效率优先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令大多数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取向和目标。
实现充分就业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建设福利国家追求的首要目标。显然,西方国家已深刻地熟悉到,失业是一切社会不和谐声音的“导火索”,纯粹的失业救济只会培养大批的“懒汉”,并不能消除社会的不和谐;相反,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岗位,不仅能使失业者在劳动中充实自己,实现自食其力,而且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社会更加安定和繁荣。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实现充分就业,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因此充分就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充分就业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健康的动力支持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而发展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完善具体的制度安排、改进发展方式和策略,让广大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经济建设并分享发展成果,共同享有经济自由和经济机遇。这一特有的发展诉求可以通过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来说,只有实现充分就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充分、持续地激发社会活力,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另外,从经济发展可持续、健康的动力角度来看,社会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的拉动力包括出口拉动力、投资拉动力和内需拉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需求问题或消费问题进而影响投资问题。我国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看,现在已经是严重失衡。失业增加将带来消费力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物价水平走低的趋势,将抑制投资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在60%以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年年降低,这表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绝大多数农民买不起的高档产品价格走低,而百姓日常离不开的商品价格却屡次升高,这必然进一步造成消费力下降。这些年,全国商品库存总是积压几万亿。2007年被调查的600种商品中,86.3%是供过于求,供求平衡的占13.7%,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种状况,几年来没有大的改善,这就必然带来投资收益下降,进而投资将受到抑制,这将拖累国民经济不能平稳健康增长。
中国目前的内需拉动力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社会阶层结构的不合理、不公正,即:低收入群体以及中低收入群体成员数量过大,其比重高达80%多;而中等收入人群成员的比例只有10%~15%。这样一种社会阶层结构,无法持续、有效地提供内需拉动。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在于高度重视社会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这样才能使大量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得到提高,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可持续的健康的动力支持。
(三)充分就业才能解决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
首先,就业是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是人们获得收入的基本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充分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这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而失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贫困,还有对失业者心理的巨大摧残和伤害。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大量失业者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并蔓延大量的愤怒、不满及绝望情绪,进而会对社会及政治稳定产生巨大压力。这就使得充分就业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才能长治久安。第二次世纪大战后,西方国家政局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度重视和解决社会失业问题,防止了社会矛盾激化。相反,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对社会失业等问题重视不够,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因而往往加剧社会危机。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平时期的社会矛盾主要就是就业者与失业者之间的矛盾。而中国现在面临的正是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个矛盾解决不好,就有可能会葬送我们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人民的利益是无法得到根本保障的,而所谓的“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就业是民生之本。虽然几乎在任何社会中,人们的收入来源都是多元的,但在目前的任何社会中,职业和劳动收入仍都是绝大多数人们最基本的收入来源,以劳动换取收入也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分配原则。这种最基本的分配模式决定了某些劳动力一旦无法就业,就基本无法获得收入,除非少数有较为稳定的其他收入来源,其他一般都会沦为贫困者。所以,失业几乎是贫困的同义语。如果一个社会有较高的失业率,无疑意味着会有较多的居民处于贫困状态。我国13亿人口中,有7.4亿人就业,在4亿城乡家庭中,2/3以上的家庭成员是劳动者,就业收入构成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如果失业或下岗,一些家庭可能陷入贫困状态。
劳动者能够找到就业机会,有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生活自然就有了依靠,劳动者个人和家庭也就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和保障。因而,党的十六大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可见,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当然不能不关注民生,不能不关注作为“民生之本”的劳动就业。而解决了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才能解决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
总之只有扩大就业,才能增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只有扩大就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稳定。也只有通过扩大就业,广大人民群众才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经济收入,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不断改善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引领的美好社会。
二、就业困难成为制约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瓶颈
我国拥有13亿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与失业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困扰着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面临像中国所面对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扩大就业的任务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繁重。
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
(一)城镇失业率加快上升
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7~2000年一直保持在3.1%,2001年上升到3.6%,2002年为4.0%。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且这一数据还未包括受到影响最大的农民工失业。
(二)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上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加速时期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就是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978年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到现在是45%左右,未来30年中,中国农业人口还要再下降30个百分点,未来农村转移人口的规模和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
(三)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及过去几年未能就业的大学生超过700万人,年满18周岁的新增城乡劳动力大约有600万人,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转移的乡村劳动力约有800万人,而按照8%的经济增长幅度,2009年我国仅能提供约9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如何妥善填补1300多万的就业缺口,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有关部门估计,如果把贫困人口、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民工等各类弱势群体的人口加在一起,总数高达近2亿人,约占中国人口的14%左右。
(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就业问题更趋严重
由于经济危机的蔓延和企业的不景气,现有“存量劳动力”中的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其中以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问题最为突出。据统计,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建筑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新增失业人数分别达到1980万人和1546万人,由此引发的农民工返乡潮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目前返乡农民工的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人。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而能否妥善应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将决定我国经济能否平稳地渡过难关,驶入和谐、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三、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和促进就业
把降低失业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失业率是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失业率过高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从而影响提高效率的社会环境,效率也可能由此而大打折扣。失业率同时也是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结合点。当前在我国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的状况下,政府应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将扩大就业和老百姓的真正富裕作为政府工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把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主要目标。
(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我国三农问题本质上也是就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小农生产方式就不能得到改造,农民收入就得不到提高,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全面小康、现代化都要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遍地开花”、过于分散。按照发展思想和非平衡发展观,应集中财力和物力,重点发展县城和县城中心镇。通过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内的工业小区集中,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二是建立平等公民的概念。失业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农村,在法律上,他们也是“公民”,但在现实中,由于“户籍”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却总是“低人一等”,受到不公正待遇,因此失去了一些就业机会。为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政府应该尽快地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实现法律意义上真正的公民平等,这将会十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失业问题的解决。
(三)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针对就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还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等采取专门的促进就业措施。解决问题的具体出路应是:(1)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3)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这些解决的方法符合中国国情。
(四)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短期的应急政策设计上,必须从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出发,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等措施。
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根本,全面统筹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凸显出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能简单从短期的就业政策出发,而要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者整体素质入手。即就业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涉及了教育、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问题,相应地涉及了整个社会的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需要全面统筹。
(五)筹措社保基金,完善社保体系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底线。要积极筹措社保基金。对于在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就业的各类职工,都应该创造条件,进入社保覆盖范围,企业和个人按规定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金,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现阶段,国家和地方财政都要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非自愿失业人员的保险和救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解决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无论是政策的拟订,还是机制保障的提供等,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服务和宏观指导的职能,是当前解决失业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的行动。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全口径失业率的宏观意义[J].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2009,(18).
[2]储东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原动力和主阵地[J].现代经济探索,2009,(2).
[3]李亮.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J].学问,2009,(12).
[4]郭继严,王永锡.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卿石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战略研究[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8,(12).
作者简介:王琍(1966-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