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文 叶 伟 等
摘 要:文章通过一个设计项目表述行政类办公建筑设计的新理念,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倡导一种人性的设计思维,试图在传统和人性之间求得平衡点。
关键词:办公空间; 环境; 人性; 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3-0107-03
在城市的发展中,办公建筑不仅是城市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体量而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对合符城市整体环境和审美需求的办公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引人关注的政府行政类办公建筑。由于行政类办公建筑大多是政府行政拨款,因此会受建筑规模和资金的控制;同时,政府机关对办公空间形态的特殊需求使得这类建筑和一般的办公建筑有较大区别。本文以衡阳市人大办公楼的设计构思为例,探讨行政办公建筑的设计和构想。
本建筑位于衡阳市高新区内,西面紧邻城市主干道二环西街;基地地势东高西低,但地形较平坦;南北两侧均为成熟社区;总用地面积约32000 m2,总建筑面积约10000m2;主体四层。(图1)
1环境和谐 尺度宜人
基地的四周都有城市道路环绕,在整合周边交通环境后,我们把西面的二环西街作为本建筑和城市联系的主要通道,将整个大院主入口广场布置在西面,紧邻主要城市干道——二环西街。相应地,建筑主入口也设置在西面——这样既提升整个大院的交通环境,主干道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同时还加强了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对话,并使建筑的景观轴线得到了强化(图2)。当然建筑入口朝向西侧,必然会伴随有西晒的问题出现。但是,大楼两翼的办公区还是南北朝向,通风和采光都不受入口朝向的影响,局部区域西晒的问题可以通过局部增加双层外墙和加设格栅等特殊处理方式得到改善。所以总体上说,达到了办公环境和交通要素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由于基地周边都为住宅和商业用房,为了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优质办公环境,在大院的南、北、东面都布置了30m左右的绿化隔离带,并设置了山体和水面等环境元素,以隔离城市的喧嚣,营造一个“闹中取静”的绿岛空间。
2庄重典雅 简约朴素
由于基地条件优越,构思之初就考虑采用舒展布局的形式,大体分为三大体块:中心体块和左右两翼体块,成“品”字型布局。中心体块主要为会议空间和公共空间,两翼体块主要为独立办公空间。虽然总体上沿用传统对称布局理念,但通过弱化屋顶构架和大面积格栅等措施采用,使得建筑既具灵性而又不失庄重。正如阿尔伯蒂所言:“设计的整个动力及理性,在于寻求一种正确的方法来适应和相互连接线条和角度,而这些线和角则决定建筑的外观”[1]。
建筑主体是四层,局部五层,总体高度约22m,它的体量并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但是钢和玻璃的构架以及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它充满现代感,同时舒展、分散式的布局又和建筑整体简约现代的风格相统一,而且充分融合了大院的整体环境。(图2)
3交通流畅 高效便捷
大院内部的交通组织关系将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使用效率,行政办公类建筑更要求有成熟的交通系统与之相配套。现代化的办公模式,决定了点到点交通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车行交通的便捷和顺畅,围绕建筑的周围设置有大环道,采用双向通行的方式解决主要车流的运行,并且在大楼的南、北、东面都设有不同功能的次要入口,尽量节省使用者出入大楼的时间,以保证大楼的高效运作。
为避免行政建筑室内外大高差带来的疏远感,缩小人和建筑的距离感,首层只架空0.9m并结合车行坡道和踏步营造方便、极具亲和力的室内外过渡空间。
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同样凸显人性和高效特性。中心体块的入口大厅跨越两层空间,不仅加强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层次感,而且连通连廊区域的休息区,共同形成了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成为联系两翼办公区的高效平台。
4功能合理 空间渗透
行政类办公建筑对内部空间也提出了特殊要求。根据设计要点,要求布置老干活动中心、健身房、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用房等。各功能既要做到互不影响又要做到布局合理。在中心体块的一楼主要布置健身房等活动空间,二楼及以上楼层布置各类会议室等静态空间。南北两翼办公空间布置中小型办公室,采用通廊式的紧凑布局,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休息区的设置,更拓展了人与人的交流空间。静、动功能分离,主、次空间转换自然,为创造和谐的办公环境提供了可能。(图3)
中心体块和南、北两翼之间形成内庭院空间,是整个建筑与外界环境对话的窗口。内庭院是半开放的形式,主要由水体、草地以及建筑小品构成;一条玻璃和钢构架的廊道穿过庭院,庭院内部的风景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也加强了两翼与中心体块的交通联系(图3)。通过庭院空间的转换和过渡,各种不同的空间相互渗透、转换,流动的空间体验将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5几点思考
5.1 如果说功能和地形条件可以赋予建筑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外表,那么统一就是寓于个性当中的共性。运用“对称”是求得统一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本设计中鲜明地体现了对称布局的特点,办公大楼的中心体块和南北两翼的建筑沿东西轴线成对称分布。从传统构图理论出发,主要突出中心体块,它是整个建筑的主体和重心,两翼建筑受它的统一和控制;虽然各体量地位不同,但做到了主次分明、有机结合。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采用“非对称”的布局形式呢?现在新建的很多行政性办公建筑也有采用不对称布局形式的,这种布局对功能以及地形的适应性都要比对称性的形式优越。而且不对称布局形式有利于活泼气氛、变化多样,使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但是,由于本建筑功能制约性比较严格,并且传统的行政性办公建筑布局观念对当前市场的依然影响颇深,所以在平面布局问题上我们还是趋向于对称布局,这是根据实际情况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也符合当前社会心理和文化认同。
5.2 功能组织方面采用行政办公建筑中常见的“集中式”[2],但是在平面上却采用了分散、舒展的布局方式,所以建筑整体上并未呈现张扬、高大的外形,而是通过舒展的水平线条和形体的错落变化展现出内敛、亲切的本质。一个总层数只有四层、总高度不超过22m的建筑,在体量上不会给体验者带来压抑感;而且通过水平延伸的线条、立面上虚实的对比以及光影交错的空间变化,建筑反而承载了浪漫主义的思考。
5.3传统的行政类办公建筑通常趋向于传达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建筑主入口的处理一般都是大踏步和长坡道来解决被设计者强化了的室内外高差。在本方案中,我们有意地弱化了内外高差,试图给使用者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和谐环境,使建筑在不失共性的条件下更具亲和力。采用较小的室内外高差甚至是平进的方式,是整合基地地理环境后得出的合理解决途径;既是对建筑使用环境的改善,也是对建筑功能的优化。
5.4 建筑的内部空间总是和自然界保持着相互连通的关系。任何建筑,只有当它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表现力。在进行内庭院和屋顶设计时,怎样做到与环境统一正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内庭院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加强建筑和环境的联系,使建筑和环境能有机的结合。两个相邻的空间,如果在分隔的时候,不是采用实体的墙面把两者完全隔绝,而是有意识地使之相互连通,将可使两个空间彼此渗透,相互因借,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3]。在内庭院与中央大厅之间并未有视线障碍。透过中央大厅阔大的玻璃幕墙,庭院景观一览无余,并使得庭院景观得到了延续和升华。另一方面,开放式连廊的引入增强了空间层次感;在它和水面、绿树的相互映衬下,整个景观呈现园林般的雅致和悠闲,这将与办公楼的功能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
参考文献:
[1] [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王辉.北京国家级行政办公建筑探讨.ARCHICREATION.建筑创作.2007年10月.
[3]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