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基 于晓东
摘要:就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1)运动技术是一种默会知识,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认知性,这种理解对提升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具有重要意义;2)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3)应根据不同学制阶段的特点,整体地、有针对地选择与改造运动技术,精心设计其教学过程,从而全面、有重点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育课程;运动技术;默会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77-0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Some questions aboutSport technique in PE curriculum. Firstly,Sport technique is a tacit knowledge. There is cognition in PE curriculum. This understan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rise theSubjectStatus of PE curriculum.Secondly,Sport technique is not only PE curriculum object but also a carrier for other PE curriculum objects.So,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PE curriculum. Thirdly, weShouldSelectSport technique holistically and aimly, and devise its teaching process meticulously according to the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o, the teaching objects can be achieved overall andStressfully.
Key words: PE curriculum;Sport technique; tacit knowledge; teaching
1 运动技术是一种默会知识
就运动技术而言,过去鲜有把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普遍地把它看成是一种(特定的)方法,如1989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认为,运动技术即身体练习的技术,是指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1] 199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把运动技术定义为:“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2]2000年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也认为运动技术是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3]
把运动技术看成是方法不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方法只是运动技术的表征,从本质上讲运动技术是一种知识。波兰尼将“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这句话作为认知命题,提出了“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只是一种知识。而未被表达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明言知识”,后者则是“墨会知识”。墨会知识主要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是情境化和个体化的认识,不具备明言知识习得过程中那种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的共同性。[4]由此看来,运动技术应收编在墨会知识理论的旗帜下,其知识属性归属于墨会性。
由于运动技术定义中主题词(“方法”)的不合理,传统上人们不把运动技术的获得当作知识学习来对待,认为体育实践课教学没有知识传习可言,只不过是指挥学生跑来跑去、蹦蹦跳跳而已,于是体育课程的知识性、学科性被人为地降低了,体育课程变成了“小三门”,甚至变得可有可无了。
由此看来,把运动技术定义为一种特定的方法是不妥的,而应该把它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即墨会知识。墨会知识理论为我们把运动技术纳入认知体系提供了依据,对提升体育课程的认知性与学科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2 运动技术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运动技术之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
首先,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这里的体育课程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讲 “正课”,即正规体育课程,对于这种课程,实践中我们也经常把它称之为学科,所以实践中的正规体育课程实际上是或主要是学科类课程。对于学科类体育课程而言,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就应该成为其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因此,传递运动技术是(正规)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过去,在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着两种影响颇大的观点,一是“技术中心论”,二是“体质中心论”。现在看来,我们不能笼统地批判它们对还是不对。就(正规)体育课程而言,“技能中心论”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只不过在重视运动技术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排斥体育课程的其它目标;而“体质中心论”在此处则显得不够妥当。就体育活动课而言,“体质中心论”也有可取之处,因为活动课的主要功能、目标、价值取向是发展学生的体质、情意等;而“技术中心论”在此处则显得不合时宜。
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并没有忽视运动技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5] 尽管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正规(学科类)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的提法有待推敲,但非常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而且设有专门的运动技术领域目标。在这一学习领域中,明确提出了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例如:水平一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要求学生“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四要求学生“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水平五要求学生“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水平六要求学生“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等。[6] 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
其次,运动技术是实现其它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体育课程目标是多样的,包括身体目标、技能目标、心理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技能目标是显性目标,是以外显的方式实现的,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均属于隐性类目标,是以内隐的方式实现的,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或运用过程中间接地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运动技术是其它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术,其它课程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挥的,因此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地着眼于运动技术传习,而且要精心设计、组织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在传递技术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运动技术与增进身心健康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对于体育课程中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而言,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得以发挥的,这种运用虽然表现为重复的练习,但它的着眼点不在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而主要在于通过重复某种适宜的运动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伴有运动技术的提升。
3 运动技术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关于运动技术的选择
由于体育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运动形式中又包含许多运动技术,而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又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什么都教什么都学不好。
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术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体能发展、体质增强的运动技术。
从不同学制阶段来看,小学低年级一般不出现独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形式多为基本活动及活动性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则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项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普遍进入青春期,迅速成长的期望剧增,他们不再满足于儿童时期的故事性、情节性的游戏,而愿意接受正规的竞技运动项目和竞争性游戏,因而该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运动项目为基础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当今初中体育教学是“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学生“形成稳定的爱好与专长”,这表明高中阶段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因而主要开设选项教学课,同时还要必选田径类项目进行学习,这与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形成了很大的区别。大学体育课程由于推行“三自主模式”,目前普遍开设的是选项课,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运动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各学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较过去更为合理了,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全面性还不够。大学只有选项,没有配项(配给的必修内容),实际上是只重视了兴趣、个性与特长,而忽视了一般(基础)发展;中学虽然有选项,有配项(田径),但配项的学分只占运动系列学分的十分之一,不能满足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初中则相反,只有配项,没有选项,忽视了学生中心兴趣的培养、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小学(主要指小学高年级)在一定程度上也存有初中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小学、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应着眼于打基础及一般发展,但体育(包括美育、语言等)有其特殊性,运动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错过了最佳时机再来培养,那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3.2 关于运动技术的改造
关于学校是否需要竞技,长期以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原封不动地把正规竞技移植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其二是认为竞技应当从学校体育教学领域排除出去。[7]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采取上述极端的做法,他们还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着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
然而,在对竞技类项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摆脱正规竞技技术及其相应规则的制约,致使教学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可以设想,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和教给运动员一样的复杂技术和严密规则,就会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重建体育课程中的竞技教材体系,要对正规竞技内容进行改造,使技术与相应规则适应普通学生的身体条件与心理需求。
实际上,竞技并不是单指正规竞技,而是包含了游戏性竞技、非正规竞技、半正规竞技、正规竞技若干层次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竞技。游戏性竞技只需要最基本的运动技术,而且规则可以自定;非正规竞技有了初级运动技术即可满足需要,规则由参加者商定;半正规竞技要求参与者达到中级技术水平,通过修改正规比赛规则来满足比赛的需要;正规竞技要求有高级运动技术相配备,而且使用国际统一规则。
由此看来,竞技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不能排除。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将正规竞技改造成与之相适应的半正规竞技、非正规竞技,甚至改回到竞技运动的原始状态——(竞争性)游戏。
3.3 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的阶段性特征
运动技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因而不同学制阶段技术教学的要求是不尽量相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组合或成套技术动作为主,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要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的细枝末节。[8]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运动兴趣为主,适当地在高年级培养一点特殊运动兴趣,形成某些爱好。这一阶段的运动技术教学要突出趣味性,力争使技能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应着力使学生学习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若干运动技术,同时还要有重点地学习某些项目,在培养广泛运动兴趣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心运动兴趣与爱好。这一阶段从总体上讲同样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外,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配给的,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口味,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例如游戏法、比赛法、指导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是以选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其目的是要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的技战水平及运用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应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选项,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但选项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毕竟学生不是运动员,要防止过渡追求运动技术而造成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乏味的倾向,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此外,尽管选项是高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但必修的内容也不能轻视,否则就难以从整体上完成体育课程的各项目标与任务。
大学阶段的运动技术教学特征与高中雷同,但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或走向社会发挥运动特长的需要,应进一步深化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同时提升某些运动项目的指导水平、裁判水平及组织水平等。
3.4 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的育人功能
运动技术是其它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实现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9]
当前,我们在进行技能教学时,应特别重视身体健康目标,努力发展学生的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活动能力、适应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影响体质的应然因素很多,有遗传、锻炼、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的与精神的)、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因素。然而,从学生体质下降的实际情况来看,影は煅生体质下降的实然因素主要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用眼过度或不卫生等,而这其中的“运动不足”与体育教育及其课程不无关系。
运动技术的教学需要一定的身体练习,而从事身体练习就能使学生承受一定运动负荷,从而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发展。但是,以多大的负荷进行练习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的问题不是过大,而是过小、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兴趣、娱乐、休闲、舒适,那些费力气、拼毅力的运动练习,即便好玩,也未必能够受到青睐,至于课的强度、密度等指标则不被人们所经常提起,似乎提起这些东西就不时髦或有碍于课程改革。于是乎,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自在的气氛中经历了完整的教学过程,获得了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样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能有多大作用呢?因此,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体质的发展,首先,注意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或运动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其次,要精讲多练,提高运动技术教学的练习密度;再次,倘若运动技术实际教学的运动负荷不够,应追加身体素质练习,弥补不足。
然而,我们在运动技术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排斥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等,否则就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悖。
4 小 结
4.1 运动技术是一种知识,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认知性,这种理解对提升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3 应根据不同学制阶段的特点,整体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改造运动技术,设计其教学过程,全面而有重点地完成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教材小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93.
[2]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2.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0.
[4] 杨炳荣.墨会知识与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4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15,35.
[7] 高力翔.社会学习理论在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各阶段的运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56-58.
[8] 季浏.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运动技术教学[J].体育教学,2006(2):4-6.
[9] 杨国宽,韩丹.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