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思考

2009-10-13 03:29董海英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9期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机电产品

董海英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省份,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成为全国的贸易大省,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贸易规模从2000年的456.38亿美元开始,至2008年已达到3923.84亿美元,年均增长483.43亿美元,贸易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省。贸易顺差从2000年的59亿美元,迅速提升到2008年的838.43亿美元,为地区经济增长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江苏省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日益加深,并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但出口商品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口受阻,如何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贸易竞争力乃当务之急。

一、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成绩显著

为全面了解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状况,以2000-2008年江苏省对外贸易数据为基础进行纵向考察,以紧邻江苏省的东部沿海省份浙江和山东作为横向对比区域。

(一)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

1990年江苏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18%,近20年来急剧下滑,至2000年已经下滑到3.3%,下降近6倍。最近9年来,由于基数较小,下降速度减缓,年均降幅0.3%,至2008年下降为1.1%。在所采集的样本中,江苏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最低,山东省初级产品比重相对较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这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较高有直接关系。

同时,工业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96.7%上升到2008年的98.9%,近年基本稳定在98%的高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在对比区域中,浙江省工业制成品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而山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富余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特别是近十年,江苏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外资,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已成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前进的发动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了出口商品结构的显著改善。

(二)机电产品出口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机电产品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主导产品,其出口创汇能力大幅提高,是江苏省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表1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比重以及占全国机电产品比重从2000年的119.3亿美元、46.3%和11.3%增长到2007年的1415.3亿美元、69.5%和20.2%,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有所回落,但纵观整个发展趋势,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几乎占据全省出口三分之二的江山,说明机电产品已居出口产品的主导地位,并且化工机械设备、摩托车、五金工具、家电和船舶制造等行业涌现出一批中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 在对比区域中,浙江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680.7亿美元,不及江苏的二分之一,山东为384.3亿美元,仅为江苏的五分之一,江苏省成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大省已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机电产品实现贸易顺差624 .09亿美元,占地区贸易顺差的74%,成为地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贸易的新生力量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贸易竞争力和贸易结构优劣的核心因素。表1显示,近9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年的53.9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104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3%,2003年曾一度达到89%的增长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比重和全国同类产品比重快速上升,由2000年的20.9%、14.6%提升到2008年的43.8%、25.1%,成为江苏省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出口贸易新生力量,这和江苏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分不开的。

从表3可知,200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中,出口总量排在前三位的产品是:计算机与通信产品686.94亿美元、电子技术产品187.39亿美元和光电技术产品104.88亿美元,总计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4.01%的份额,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内的主打出口产品。但高新技术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各类产品出口比重相差极大,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等高科技产品出口量微小。

二、江苏省出口商品TC指数和问题分析

虽然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中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来评析商品贸易竞争力水平,以揭示其内在问题。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公式为:

TC=(Xi-Mi) /(Xi+Mi)

(1)

式中, Xi 代表i 产品的出口额, Mi 代表i 产品的进口额,TC值界于-1和1之间,本文把TC指数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竞争优势:TC≥0.6;中等竞争优势:0.3≤TC<0.6;低竞争优势0

(一)初级产品竞争劣势明显,工业制成品表现为低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初级产品贸易逆差额呈下降趋势,表2显示,其TC指数一直处于较高负值水平-0.5--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逐渐走低,在对比区域中竞争劣势表现最为明显。初级产品分为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五大类,其中后三类产品TC指数尤其低,在2007年仅仅为-0.85、-0.61、-0.90,表现为高竞争劣势,反映了江苏省该几类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这与江苏省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缺乏状况相吻合。随着开放程度加深,地区资源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对外依赖程度加深,成为能源、燃料、原材料资源的净进口地区,此几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基本丧失了竞争优势。

工业制成品TC指数基本稳定在0.1-0.22,从竞争力变化趋势来看,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发展趋势与全国一致,远低于浙江省,表现为低竞争优势,反映了工业制成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符合江苏省劳动力禀赋的比较优势。与浙江省相比,苏南地区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承接的是国际产业转移中技术要求较低的加工制造业环节,因此产品增加值低。

(二)机电产品大部分为低端产品,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从表2看,2000-2004年江苏机电产品TC指数基本稳定在0.03-0.05之间,2005年后逐年提升,2008年达到0.24,说明,机电产品竞争力较21世纪初有显著提升,但TC指数绝对值较低,说明大部分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较低,仅具有低竞争优势。进行横向比较,其TC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同处长江三角洲的浙江。

江苏省贸易主体以三资企业为主,加工贸易始终是外资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1735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2.8%,2008年加工贸易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机电产品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杂志投稿须知
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目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