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涛
一百多年来,图书馆在经历了以纸质印刷型图书资料为主的传统图书馆,到建立机读目录数据库并辅以计算机管理全面提高业务功效的自动化图书馆时代后,随着当代四种先进技术,即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化图书馆有以下几个特点:高效的计算机管理,采用计算机作为管理各种文献信息的手段;新型的存储技术,如光盘存储和超文本(Hypenext)技术等;网状化的组织形式;便捷的联网查询;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用户不必直接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利用办公室或家里的终端设备,就可以对远程的数据库进行联机浏览、检索、套录。
作为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技术会令联机编目、特色馆藏、馆际编目、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它给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带来一系列变化。
1.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代替传统的目录厅、目录柜。OPAC(omlinepulicaccesscatalogue)彻底消除了图书馆物理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OPAC厅内以目录终端为主,标准的终端宽,深度为41cm×51cm,每一终端需要不少于92cm×61cm的平面,才能有利于工作和空气流通。对于目录终端,要以立高或坐高为准,另加1.5㎡—1.8㎡的回旋空旋空间,宽147cm型的研究厢最适于查询目录。用户使用目录,以不妨碍参考及流通部门的工作为准。主要OPAC厅以设在图书馆入口处的里面为好,较为理想的是在入口的右边。
2.建筑设计应考虑终端配置。作为信息中心的21世纪图书馆,应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所以它的建筑设计必须允许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以掼住处为主的触摸屏电脑、微机工作站、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将作为新生事物进入图书馆,而普通阅览室也应考虑配置计算机接口和网络信息端口,以方便读者使用自己的便携机。馆内各处终端的空间需求应以3.5㎡—4.4㎡为宜,不得低于2.5㎡。读者使用的研究厢由于终端的配置,面积应增大至3㎡/人。
远程外围设备包括若干个终端、微型工作站及打印机。微型工作站是指带有存储器的个人计算机,用作终端和独用的数据处理机、打印机也常常包括在微型工作站中。终端或工作站设置的数目可根据下列公式决定:(1)按每日读者到馆100人次设一个目录终端或工作站;(2)按每一咨询点设一馆员查询终端或工作站;(3)按每10000种图书的定购量设一终端或工作站。微型工作站的宽深为122 cm×61 cm,通过微型工作站即可使用远近的计算机资源。
3.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的管理。这类阅览室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为主的信息库和光盘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因特网信息查询、多媒体光盘阅览室、用户培训、咨询等各类电子信息服务。由于电子阅览室中遍布读者终端、打印机、CD-ROM驱动器、光盘塔等精密的电子器材,因而温度、温度及灰尘是三项极为重要的指标,他们直接关系到电子器材的操作功能、存放寿命及相关材料的保管。理想温度为18°C—24°C,湿度则须控制在40%—50%之间,湿度太低则易招致静电积存而有害于电脑系统的运作,湿度太高则易导致短路,因此电子阅览室必须配备空调系统。此外,眩光易造成显示屏幕干扰,影响阅读,因而在电子阅览室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避免。
4.馆员工作区间的变化。数字图书馆正在逐步向知识、资料、咨询、信息情报综合交流的服务中心方向发展,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建议工作区中每个馆员占有工作面积的最低限为5.9㎡,而所有馆员工作面积之和不应小于总面积的10%。新型的馆员工作用房应包括办公室、电子文献信息采编部、电子文献信息开发加工部、信息咨询服务部、多媒体阅览室、计算机网络管理部等。由于馆员的工作几乎都在电脑网络上进行,因而工作区的布置将直接影响馆员的工作效率。新型的馆员工作区应采取开放的大空间,其中全高的隔墙应减到最低限度,而代之以屏风分隔以获取一定的个人空间,每位馆员都应按不同要求配备桌面、椅子、电脑、打印机等。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如何发展,人们有各种设想,但最根本的是立足传统走向现代。充分认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优缺点,使二者优势互补,最终建立复合型图书馆。建立这一新模式,我们必须大胆探索,敢闯敢试。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