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睦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习击剑的人学习非常勤奋,练习十分刻苦,剑术长进很快。一天,他问教练:“如果我照这样的速度练下去,需要多少年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击剑手?”教练告诉他:“需要10年!”他想了想,又问教练:“如果我每天花费像现在这样两倍的时间练剑的话,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击剑手?”教练笑了笑答道:“需要20年!”他一脸的诧异,追问道:“那如果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把剩余的时间都用在学剑、练剑上,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击剑手呢?”教练迟疑了一下,坚定地说:“那你一辈子也练不成!”学剑者诧异地问:“为什么我每天花费的时间越长,反而成功得越慢呢?”教练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的学剑、练剑是一种最佳的、最科学的状态。如果你每天只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剑、练剑上,只重视最后的结果,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情况,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有所领悟,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能是事倍功半啊!”
因为工作的缘故,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教育工作,觉得教育的真谛或许深在其中,一线的学科教育即在于一种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以慢致快,以静致远的良好方法与状态,在一种慢慢的教育教学熏染中,成就着我们的教育。
如今的一线教师时常感到心急,恨不得自己的想法能够立竿见影地体现在教学上。这种急迫的心态在具体行为中的反映,就是一种冲动的情绪。一线教师常常按捺不住性子,一遇上不如意的生“绪”,就难以生情——埋怨学生;一遇上不称心的生“事”就难免生事——指责学生。教学中,教师不问一问学生是否愿意就决定取舍;让教学按自己的既定目标去教学,而不顾学生的感受;教师不等一等学生的表达就评定是非,让教学按自己的内定标准来评价。教师这些冲动的教育行为,使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没有灵气、没有生机。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流水性的非线性过程,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善待一个儿童的成长,去相信一个儿童有向好的希望。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的时候,他需要教师能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给予有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乐观的态度。这种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式的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财富,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教育本来就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种慢的艺术。儿童的认知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知的建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缓慢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从某种角度来看,教育之路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优秀者。在这遥远的教育征途上,需教育工作者为真正有耐力的人而苦苦等待:不因学生的一时之“慢”而数落他,不因学生的一时之“失”而抛弃他,因为这只是一时,我们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是可以培养的。
有人说,要“磨”住生活,要“磨”住教育,这需要教师既要“磨”得住寂寞的光阴,静静地磨炼自己的内功,也要“磨”得住漫长的时光。静静地等待学生的希望。有时候教师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常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而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呵护和服务儿童的成长呢?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理解,共同成长的过程。
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阳光下的沙滩上,我们的学生正如一颗颗的鹅卵石,它们的成长不是简单的槌击就可以“修炼”出来的,而应是如水一般载歌载舞,以柔和的慢教育之力熏陶出来的。每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急躁时,或许聪明的我们应该多一些柔和似水的智慧、多一些慢慢热的情绪、多一些静水流深的心情,相信教育的流水在慢慢的流淌中,必将流出应有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