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媒体有些嫉妒 中国民间众说纷纭
●本报驻美国、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尚未迟 谢德良 詹德斌 ●本报记者 刘扬
美国白宫10月7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12日至19日先后访问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这是奥巴马执政一年来首次亚洲之行,也将是他上任后首次访华。日本媒体带着些醋意地写道:在这四个国家中,奥巴马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类似对美国总统访东亚各国先后顺序及时间长短的议论,以往历次都不能避免。而让东亚国家互相吃美国的醋,似乎是华盛顿挺愿意看到的。中国学者余万里8日对《环球时报》说,他注意到了奥巴马搁置与达赖见面及对台军售等决定。但8日环球网的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对奥巴马访华热情不高,有近50%的投票者担心奥巴马此行将给人民币升值施压,仅有14%的投票者表示“期待”奥巴马访华。中国百姓对外国来访者更喜欢说好听话的时代看来真的过去了。
“奥巴马的亚洲处女行”
7日,白宫发言人吉布斯正式宣布了奥巴马亚洲之行的行程。他首先将于11月12日至13日访日,会晤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11月13日至15日访问新加坡,并出席在那里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5日至18日访问中国, 将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并访问上海。18日至19日,奥巴马将访问韩国,会晤韩国总统李明博,并探望驻扎在那里的美军。
媒体纷纷将此访称为“奥巴马的亚洲处女行”。此前,奥巴马已经访问了16个国家。法新社8日评论说,奥巴马正在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他已经访问了欧洲、中东和拉美,所以“也应该对亚洲投入同样的时间”。许多媒体也注意到此次奥巴马即将出访的四国中,在中国访问时间最长。吉布斯说,奥巴马在中国的会谈将集中在地区和全球问题,包括安全、防核扩散、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等。
日本《每日新闻》8日分析说,奥巴马首站选择访日,说明日本发生政权更迭后,美国将继续重视对日关系。但《朝日新闻》等媒体则更关注“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时间更长”的细节,认为这是重视中国的重要姿态。《产经新闻》网络版8日的标题赫然写道:“美国公布总统访亚洲多国行程——在中国逗留时间最长”。韩国媒体也表达了对中国的醋意。韩国《国民日报》网8日甚至清楚地计算出:“奥巴马只在韩国和日本各停留一晚,但却在中国逗留3宿4日”。
此前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系列峰会期间,日媒也对美方与中日首脑会谈的时间问题甚为关注。当时日本HTB等多家电视台评论说:奥巴马和鸠山的会谈时间为25分钟(也有媒体报道为35分钟),而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谈时间由原定的40分钟延长至一个多小时,因而担忧地表示:“日美关系真的不要紧吗?”
中国网民对奥巴马来访态度复杂
8日在环球网上,也有中国网民对奥巴马的访问顺序表示不满,认为“要访问也该先访问中国,为什么排在第三?”
也许是这一段美国针对中国轮胎和钢管的漫天要“税”,以及奥巴马访华后就要见达赖的消息,伤了中国老百姓的心,8日在环球网展开的“奥巴马访华,你是否期待”的调查中,投票者和留言者踊跃,但竟有一多半表示“不欢迎”奥巴马来访。有网友写道:“中华民族是好客的民族,如果奥巴马是带着友好和善意而来,我们当然欢迎!若是访华之后转身接见民族分裂分子达赖,我们哪儿来那个期待、欢迎的心情呢?”
一些网友质疑奥巴马访华的目的:“他又不是来还债的,他来的目的不是朝鲜,就是伊朗,要不就是让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我总觉得他现在不见达赖是为了来中国要钱要支持,等达到目的之后他会立刻翻脸。”有网友激烈地表示担心奥巴马“来了又想让中国出钱”,并且最终又“拿我们的钱支持达赖”,也有网友写道:“没啥可期待的,又是一顿忽悠,然后让中国负责任,自己回国继续搞保护主义。”
也有网民表示“欢迎奥巴马访华”,“希望中美友好相处”。还有网民写道:“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但有尖端的科学技术,而且地大物博,中国应该好好同美国交流……但我们永远不能被美国牵制!!”
奥巴马访华“将有很多话要说”
当天的世界舆论则认为,奥巴马对此次亚洲之行尤其是中国之行非常重视。韩国《国民日报》网评价说,如果从中日韩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奥巴马的此次亚洲之行显得有些“迟”,但奥巴马是很久前就决定出席APEC会议时访问亚洲的。奥巴马当政后曾多次提到亚洲的重要性,比布什更重视推行亚洲政策。奥巴马的此次亚洲之行具有梳理任期中将要推行的东北亚政策的意义。报道称,奥巴马同中日韩三国首脑要讨论的议题很多,特别是和中国“实际上要讨论全球的所有问题”。报道还称,奥巴马本周初没有会见达赖喇嘛,而是将其推迟到12月,“从侧面证明奥巴马在意中国”。韩国《先驱经济报》发表社论称,奥巴马此次访华“将有很多话要说”,因为中国已经成了让人们随时联想起“G2”的强者,甚至在动摇美元的地位。
法新社评论说,8天的时间对于正被国内各种难题纠缠的奥巴马来说,已经是很长的出访时间了。奥巴马将利用此次亚洲之行表明,美国与这些亚洲国家保持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将在访问期间寻求亚洲国家支持美国在一系列重大外交问题上的立场,包括朝鲜和伊朗核问题。报道认为,奥巴马的亚洲政策已初见端倪,那就是通过接触,遏制朝鲜的核威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与盟国日本和韩国保持密切的关系。
法新社同时指出,奥巴马在新加坡将与东盟10个成员国的领导人举行会谈,其中包括会见缅甸军政府领导人,鼓励其实行民主,这将意味着美国对缅甸政策的重大调整。法新社还认为华盛顿是把东盟作为一种平衡力量,“平衡中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一改布什政府过去的做法,在今年7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路透社等媒体注意到,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没有包括印尼。吉布斯对此解释说,奥巴马和印尼总统苏西洛上月在20国集团峰会上会晤时一致认为,奥巴马访问印尼的最佳时间是明年。奥巴马在印尼曾度过4年的童年时光,并且当选总统后一直向伊斯兰世界示好,所以外界曾普遍认为,奥巴马的首次亚洲之行将理所当然地包括印尼。
“美国要让东亚国家之间的距离比它们到华盛顿的距离远”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者余万里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次奥巴马访亚洲的行程安排与上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亚洲时没有太大变化,可以说都显示出美国对中国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在东亚各国特别是中日两国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的战略。美国东亚外交历来如此,“就是要让东亚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都要比这些国家到华盛顿的距离远”。这次将韩国放在最后,是对韩国的一种安慰。上次将中国放在最后,而这次将中国放在中间,但是时间最长,因此两次都显示出对中国的重视。美国领导人访问亚洲一般只去一个东盟国家,这次去了新加坡,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去印尼了。这次美国与东盟的峰会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成果,这也是美国重返亚洲政策和平衡战略的一种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奥巴马这次访问亚洲的行程是一个很用心的综合平衡的安排。日本第一站,韩国最后一站,而中国是其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这样的安排就让每一站都有些讲究,让每个主人都有些可以称道的地方。同时这也清楚地体现出美国亚洲政策重心在东北亚地区。
余万里说,他个人比较期待奥巴马这次访华可以解决一些两国关系中遗留下的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传统问题,比如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对台军售问题等方面有所突破。上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就提到了要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希望这一次奥巴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礼物带给中国。
金灿荣说,中国一向很重视中美关系,也很看重这次两国领导人的会见。在经贸、人权、台湾等问题上中国有着一些具体的期待,希望美国在这些问题上体现出“对中国进一步的尊重”。他强调说,近来,“西藏问题”在国际上有所升温,因此,奥巴马在这次访华时,有必要重申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美国的一贯立场。同时,奥巴马也应重申一下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支持两岸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