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民生 彰显公平

2009-09-29 08:58滕照青尹海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民生

滕照青 尹海燕

摘要: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民生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位一体”放置在同一地位,使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十七届三中全会也着重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基层问题。可见党能够正视并更加重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时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民生;社会公平;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176-02

“民生”在《辞海》里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生计问题自然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向来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民生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位一体”放置在同一地位,使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们党更加正视和重视民生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关键要抓主要矛盾,目前,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民生方面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人们向来“不患贫而患不均”,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手。一般来说,公平正义是指“给每一个人所应得的”,是一种应该的、合理的价值选择。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目前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尤为重要。十七大报告抓住了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针对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存在的不公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任务。

受教育机会平等。中国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男女之间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特别是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少,受教育年限少,教育质量差。“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十三年,而城市人口还不足七年,相差近一倍。”这种差异直接导致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偏低,难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生产中采取粗放式经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只能做体力活,不仅收入低,而且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个人发展空间越大。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教育公平刻不容缓。十七大以来的新规定将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占据未来竞争的制胜点和制高点。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以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劳动仍是谋生手段的今天,就业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必然导致社会混乱。现在的矛盾是需要就业的人员多,而岗位缺口少,即“僧多粥少”。分配岗位时,出现就业机会不平等,一方面歧视问题非常严重,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家庭出身歧视、户籍歧视等;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不规范,在就业中人脉关系网仍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这导致人民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天赋和才能,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发展,而且损害了国家利益。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劳动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了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从制度上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政策。

收入分配平等。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据媒体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党的十五大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质财富,在此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在实践中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总体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但是贫富差距却进一步拉大了,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警戒线,人民要求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公平正义成为人民的一大诉求。

分配制度改革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在分配制度方面给出了一些新提法,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些新的提法的核心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体现了党的政策开始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彰显社会公平。特别是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可以增加劳动的报酬,提高依靠劳动取酬者的收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鼓励群众学会投资理财,发展中国的股票、证券业,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做大做强企业,促进企业良性运转,企业再回馈投资者,从而股份持有者可以获取除工资以外的收益。

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机会平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民收入有较大差距,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人口激增等,阻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机会不平等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窄,城乡差别大。过去社会保障制度偏向于城镇居民,比如1999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覆盖了全国城镇,而到2007年8月中旬才开始建立覆盖农村的低保制度。城镇居民享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而广大农村没有。

十七大报告要求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更广、能够兼顾城乡,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005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但中国还处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出现了“未富先老”的局面,养老问题突出出来,特别是农村养老和基本医疗没有保障,为了实现老有所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为了实现住有所居,指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从而保证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能够充分享有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医疗机会平等。国家的基本医疗制度与人民的健康水平密不可分。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医疗资源有限,配置不均衡,医疗资源80%分布在城市,而城市中80%又集中在大医院,结果广大农村占有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广大群众生病后无法在本地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二是医疗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费的价格高居不下,疾病风险已成为加剧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和产生新的贫困的主要原因;三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不够健全,很多群众看病完全自费。

十七大以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03年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在新形势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又对“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明确了具体方向。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变过去在对待社会事务上形成的一种“政府积极、公民消极”,“政府强势、社会弱势”的惰性社会性格,实现由“管理社会”向“社会管理”转化。

党的十七大以来有关民生的政策,最大特点是这些政策明显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旨在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从而温暖民心、顺应民意,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责任编辑王薇

猜你喜欢
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