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大理”下物理高考的策略

2009-09-29 09:56张利云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科目课本试题

张利云

虽然“大文大理”的物理教学与综合科目的命题指导思想有一些差别,但综合科目物理教学方法一样可以运用于专业物理教学的,只是其内容所涉猎将更广泛和深奥,因此,在综合科目物理中所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综合运用能力,突出实用性,再加上知识点和物理学的覆盖面,就将是今后物理高考的命题方向,下面,我谨把多年来在备考综合科目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作粗浅总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足于物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思想方法,有序地复习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指出理科综合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那么抓好学科第一阶

段基础复习,抓紧好双基落实,突出知识梳理,应是综合的前提,这阶段复习要以教材为线索,以课程标准、“考纲”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进行系统复习,对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讲清讲透;对学生易混易错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要故意设置障碍,诱其犯错方能使其大彻大悟,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且要做到点到为止,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在受挫后保持清醒的头脑。

还要注意的是,在基础知识复习过关后应着重进行学科内的综合训练,把学科知识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对此可进行讲训结合的专题复习,复习一系列的专题复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如果在专题复习中对各类问题逐一过关,学生在高考中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教一些纯理论的知识,很少与实际联系,即理论与实际脱钩,学生不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

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以往高考形式的缺陷.增设综合科目的考试目的就是要解决学而不会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必须突出实用性,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如在北京走时准确的钟摆运到广州后将变快还是变慢,为什么?这道题综合了简单的物理和地理知识,要求学生知道北京和广州的纬度的高低,知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纬度的关系,知道摆钟的摆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还必须明白快慢与周期的关系。

再如遇到紧急情况时急刹车好还是急转弯好?这是一道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问题,有经验的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急刹车,很多学生会凭感觉错选急转弯,而要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动力学知识,知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匀减速运动的规律,进而比较两种情况下刹车过程中车前进位移的大小。

三、重新认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培养实验创新能力

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本所学内容而安排的,大多数为验证性试验(即使是探究性实验,也因为理论的熟知,很容易演变成验证性实验),因此,这些实验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面确有一定作用,但对突显实验的实际地位与作用却不够,近年来,实验部分的考查已从课本游离出来,且多为设计性实验,实验试题难度相对增大,分值上升,所占比例增大,试图逐步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验的做法,突显实验的地位与作用,当然,实验试题中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仍然立足于课本实验,中学的物理实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观察现象的实验,如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利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一类是测量物理量的实验,其中,有的通过所测量的物理量,总结出物理规律;有的是利用物理规律间接测量物理量,在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要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测量物理量的实验中,要加强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注重为达到实验的目的所运用的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例如对电阻的测量,教材中有多用电表测电阴、伏安法测电阴、半偏法测电阴等等,这些方法有什么异同呢?通过中学物理实验,应使学生掌握实验常见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具备基本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做好分析与控制,如2001年全国高考“3+2”物理卷中关于半偏法测电阻的实验试题,首次考查了误差分析与控制,近几年来该类试题也屡屡出现,复习中应分析实验误差存在的原因及对应策略,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安培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中的误差分析。

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本中的学生实验不是中学物理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基本实验思想和方法,初步具备实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根本的目的。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科目课本试题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