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梅
自从2007年起,广东高考英语试题的“书面表达”部分改为“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两部分,全题分值高达40分。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及创新写作能力。本文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 抓好基本功,打好基础
很多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不够牢固,对单词的用法也不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地进行词汇教学,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如汉译英、造句、改写句子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以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词汇的目的。我经常在上课前结合课文,写出几个句子让学生翻译成英文,既加深了学生对单词、词组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课文中的基本句型、语言点、语法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巩固。
2. 注重语篇分析教学,培养语感
语篇分析教学是指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段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段找出主题句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进行语法分析和训练,进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所具有的交际功能。通过语篇分析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对于一些好的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完后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大量的朗读和背诵可以让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感,能加强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反应能力和熟练程度。
3. 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积累资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既在课堂上学习到许多有用的词汇、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又在课后的阅读中接触到许多好的写作模式、好句子、名人名言和谚语等,教师应该适时要求学生勤做读书笔记,有系统地整理对写作有用的资料,这样有助于加强记忆、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指导方法和技巧,促进写作
(1)审题。学生首先要注意体裁和时态的关系。英语表达对时态的要求颇为严格,不同的体裁对应不同的时态。比如,介绍人物、地点、学习和生活的文章常使用现在时态,看图作文和日记则应使用过去时态,通知和邀请函应使用将来时态。
(2)列提纲。在动笔写作之前,根据题目要求,理顺要表达的要点,设计好文章的层次段落,把要点串联起来,构成文章框架。有了提纲,写作时便能做到胸有成竹。
(3)使用多样化的句型和连接词。在写作过程中要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变换句型,灵活运用强调句、倒装句、主从复合句、分词短语,并大胆引用谚语、惯用语等。使用连接词可以使文章过渡自然、流畅,做到前后连贯,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4)修改。写作后,根据“内容先于形式”的策略,首先修改内容,去掉离题的内容,宏观把握全文的结构和比例,多了的删去,少了的补上。然后修改语法,按照PANTS的形式进行,即P(pattern)句子结构,A(agreement)形式一致,N(noun)名词的数,T(tense)动词变化,S(spelling)单词拼写。
5. 巧设写作任务,加强训练
(1)利用课文进行训练。SEFC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标题,讲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标题进行预测:如果给你这样的标题,你会写什么内容?用什么体裁写?按什么顺序写?也可以在授完一个单元的课程之后,让学生写一篇与这一单元的话题相关的作文。比如,在授完Book 7 Unit 2 “Robots”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设计一个机器人,然后用100字左右的短文进行介绍。这类作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仿写。通过模仿范文,学生不仅训练了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还学到了写作策略和技巧。模仿到纯熟的地步,那自然水到渠成,能灵活运用英语去表达新事物、新观点。
(3)写周记。周记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刚学到的或者自己课后学到的短语、句型和精彩的句子,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6. 注重批改与讲评,鼓励为主
由于学生书面表达中的错误不尽相同,教师可以采取当面批改的形式,这对于语言错误特别多的学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对学生边启发,边批改,边解释,学生便能集中注意力,教师也能把问题讲清、说透。还可以采取学生互改的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讲评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展示学生的“亮点句”和优秀文章供大家欣赏及模仿;同时对于学生写作中的典型错误,教师也要及时摘录,以单句改错或短文改错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分析。教师还可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美学观点,鼓励学生在写作时保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布局合理。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