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焰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代表性地向世界彰显了新加的坡职教理念和模式,其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人才培养紧密贴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用开放性的世界眼光办教育;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高度重视校园组织文化建设。
当前,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标志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6号文强调高职教育要“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要加强“校企合作”,“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习、研究和借鉴NYP的职教理念和经验,对我们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结合自身特点,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将有很大的益处。
一、“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M)”办学理念
“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M)”是NYP前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实际而创新提出的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教学工厂直观地说就是以办企业的模式办学校,是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现有的教学系统中全方位营造工厂式的教学实践环境,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开发型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学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1.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开发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是教学工厂办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或者说是支撑。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在教师的主持和指导下,学生以小组轮换的方式参与完成。NYP每年寻求和接受来自于企业的真实项目和自主研发项目达上千个,可以顺利实施以“项目课题”为导向的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现场教学模式。这样做,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两方面都取得了收获。大量的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也为NYP实施“双轨制”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保证。
2.“双轨制”课程体系构建
“双轨制”是NYP对各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的归纳表述,指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期间,前四个学期主要进行基础培养和专业培训,并不间断地从事小项目研究。第五学期全部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在校进行专向学习(专业方向的教学),B组学生又分为B1和B2两组,前3个月B1组到企业顶岗实习,B2组在学校做专门的项目研究,后3个月B1和B2两组轮换;第六学期与第五学期的做法相同,只是A、B两组学生轮换。这种“双轨制”的运作,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的始终,在学习、实践和时间上保证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减轻了学院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压力。
3. 教学工厂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高境界
NYP以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赢得企业信任。教学工厂是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的,而校企合作一定是以学校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的合作。林靖东先生说,学校是要开展教学的,需要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师的能力,校企合作一定要以学校为主。搞校办工厂或者从企业引进资源办校内厂,有太多的商业化色彩,不太适合大学创新、突破、超前的办学理念。大学要密切联系企业,与企业发展保持同步,甚至超前企业的发展,以前沿技术引领企业发展。以诚为本,维护双赢,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
4. 科技中心的龙头建设
NYP以“学院”→“学系” →“部或中心” →“小组” →“个人”构建它的组织体系。与我国高职院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做法不同的是,NYP是以“科技中心”建设为核心和龙头构建高科技含量的教学环境,其核心活动包括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专向教学、在职专科培训(专能开发)、工业项目开发和科研创新项目开发。专业教学与管理是科技中心主持、建设和管理的核心项目。科技中心及其专能基础的强化促使教学工厂模式得到提升,并加深了教学与企业环境的结合。同时,教学工厂模式也成为学院专能开发和教职工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5. 教学工厂模式是一种发展的模式
NYP教学工厂是与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创新模式,它既不是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模式,也不是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模式;它不仅仅是企业项目,也不仅仅是企业实习。NYP教学工厂是学校教学与企业项目、企业实习的有机结合,它不具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与时俱进的,这就是超前的发展观,是NYP教学工厂模式持续发展,显示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校企合作构建教学工厂模式,学校的“本钱”是什么?是人才,是教师。教师要增值而不是被淘汰,就要不停地培训和学习,要不停地提升专能,能够服务企业;学生培养要适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做到了这些,企业自然会来找你合作。这是NYP“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1. NYP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放在重要的地位
学院在营造优美、自然、和谐、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实施环境育人、陶冶情操的同时,在管理上注重更新与创新,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加强团队建设,用好人才,激励师生敢于创新、善于应变的创新精神,努力实现“1+1>2”的人才效应。教师方面,在教学评估、奖励晋升制度上注重教师的创新和超前理念,注重教师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和实际贡献,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破格提拔使用,破格晋升工资等级。在学生方面,实行形成性考核评价制度,取消了传统的毕业论文和答辩环节,以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开发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培养出企业适用人才。在新加坡的企业,人才不叫人力资源,而是叫人力资本。
2. NYP把教师能力提升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策略
NYP选用教师要求大学学历并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个别紧缺专业也需要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这是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的基础要求。NYP十分重视教师专能开发和专业培训工作。教师主动到企业调研,学院与新加坡经济经济发展局等政府部门建立密切关系(林靖东先生曾任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人力资源开发署署长),请企业专家来院讲座,积极预测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与企业发展保持同步,超前两年应对企业发展未来做技术技能的准备。NYP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学院对每位教师每年平均有200小时在院内外和国外学习、培训、进修要求;每年保持20%左右专业教师轮岗从事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这些措施,在保证教师专业知识不断拓展的同时,不脱离企业科技发展前沿,专业能力和技能得到提升,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 NYP把“无界化”的管理理念应用在学院的整体建设上
无界化理念的实质就是全院一盘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无界化理念就是强化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系、学系与学系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资源和人才的共享,促进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和教学活动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强化师生的专业能力和学院应变的灵活度和反应能力。无界化的理念也体现在学院与企业的关系上,学院与企业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不仅仅是法律协议上的“甲方”与“乙方”的关系。NYP教学区所有建筑都是连通、智能化管理的,这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无界化。无界化理念应用,对教学工厂模式的运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NYP把“量身订制”的人才培养观应用于教学过程
“量身订制”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因材施教,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上的“量身订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项目研发上的“量身订制”。NYP教学工厂的教学过程实施分级教学模式,对每位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身订制”。“量身订制”的关键是保证每位学生在掌握必修课程的同时,对自己所学课程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教学方法上,NYP归纳总结出“综合科技教学“的理念。综合科技教学是一种融合多元化科技与多层次整合教学的有效学习途径,倡导针对学生主体的“整合式”、“反复式”、“启发式”及“渐进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位学生专业能力得到相应提高,成为企业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才盛.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6)
2. 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 职教论坛, 2007,(16)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