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少平
摘 要:现代教育信息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校的教育管理是现代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一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通过信息的手段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就如何针对中职构建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旨在提高认识,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推广、普及与应用。
关健词:数字化校园 现代教育技术 评估 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7-0017-0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各种资源库的建设,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管理活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进一步转变和更新全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和活力。
一、对数字化校园的认识
“数字化校园”,可以理解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将校园的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划分与原则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1.按照功能划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可以分为五层
(1)校园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平台最基础的设施,由校园网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具备连入Internet的环境,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
(2)数据仓库
整个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基础,由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文件档案库、教学资源库、管理资源库组合而成,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扩展。
(3)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是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E-mail、FTP、WWW、BBS站、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目录服务、安全服务、计费管理。
(4)增值与拓展服务
是在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之上对数据仓库的应用挖掘,生成的各个应用系统直接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并提供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和继续开发。
(5)数字化虚拟校园
是校园信息化系统建立后,大学功能的自然扩展,可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电子化校园。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1)校园资源的数字化原则
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反映了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也代表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程度。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已有的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仓库中,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2)数字信息的标准化原则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标准。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流通共享。
(3)应用系统的统一化原则
为了便于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内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建立应用系统合理的分布和构架,需要制定应用系统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全局的数据字典,统一归口数字化校园管理办公室(校园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协调管理。
(4)数字资源的集成化原则
数字化校园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软件环境(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综合管理、师生对信息化校园的态度等),更注重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行为。因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应该是集成并经过整合的信息,通过数据仓库存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学校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5)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发展的原则
校园网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增值和拓展服务的发展,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例如建立校园内的数据仓库,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器软硬件资源,以满足校园网中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对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数据共享、降低成本的要求。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三、数字化校园的特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1.网络化:网络化是一种趋势,前期大规模的基础网络建设在这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有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将被赋予鲜明的网络特色,可见这一切都将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
2.智能化:从技术的角度讲,智能化就是自动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设备或者系统部分地具有人的智能,从而能够部分地代表人的劳动。
3.个性化:个性化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发布出去,也可以通过搜索系统获得所有具有相同需求的资料。可以说,个性化是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最为伟大的成就之一,数字化校园为个性化教学开辟了广阔的视野。
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和一贯做法。其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下大力气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数字化校园的成果更加巩固。另外,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从长远着想,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校园数字化的蓝图是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1.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建设、网络应用支持系统建设、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部分。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以及工作在这些网络之上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系统等。基本网络服务包括最常用的Internet服务和实现上层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服务。应用支持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网上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资源库等。信息服务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获取各种应用系统的服务。
3.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功能与基本要求
(1)能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如:Internet访问代理、Web浏览、文件传输、通过本地教育信息网中心网站或自行建立电子邮件系统、建立个性化的校园教学管理平台、校内BBS、博客、CHAT等师生交互平台、在本地教育信息网上设立主页和虚拟空间(或主机托管),并保持更新维护等。
(2)具有以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功能
1)访问控制:对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设备建立访问控制体系,防止非法入侵。
2)防火墙: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内部网络上的资源和非法向外传递内部信息。
3)网络管理系统:智能化,可以管理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管理的集成。
合理划分子网、虚拟网络,并具有根据需要可灵活调整的功能。
(3)基于一卡通的校务管理信息平台
以一卡通为基础建立校园网师生身份认证系统和资金结算系统,基本达到校园工作生活的数字化,实现以下功能的网络化应用:
1)教务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籍注册、奖惩管理、分班管理、升级管理、统计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课表安排、补课和调课等;
考试管理:考试安排、补考安排、成绩管理与分析等。
2)行政管理
办公管理:包括会议管理、单位日程管理、公共信息发布、政务信息发布、政策法规查询等;
公文管理:包括公文的起草、批阅、发送、接受、回复,公文的保存和查询,通知的发送与接受功能;
人事管理:管理和维护单位的人事信息等;
财务管理:对于学校的财务工作实现计算机化管理;
招生管理:招生计划、入学报到等。
3)后勤总务管理
设备管理:对通用公用设备的购置、入账、借用、调度和报废进行管理;
后勤管理:对食堂、宿舍、医疗、绿化、车辆等的管理。
4)其他服务
实现学生身份认证、学生安全信息管理(门禁考勤、医务室管理)、学籍管理(学生注册、成绩查询)、宿舍及校门进出管理、考勤、会议签到、物品器材借用、个人资料查询、校园图书馆管理系统、机房管理、住宿管理、学生在校常规管理、打印复印管理、饭堂销售管理、商店消费管理、教职工考勤管理、会议考勤管理、公用电话管理等功能,考虑校园智能一卡通系统的收费部分与区市公交卡、社会服务一卡通衔接等。
(4)建有图书自动化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期刊的采购、编目、流通和查询、检索,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购置的各种光盘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同时可以上网浏览;
电子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出版物、数据库、Internet网上的各种信息;
(5)具有电子教学实施系统功能
每个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所有设备采用集中控制,方便使用和维护,各教室间可相互进行实时观摩活动。教学区可根据教学需要实现分区寻址广播;并能方便访问网上资源。
网络备课与授课系统:建立以学校教学软件和课件素材等构成的本地化特色资源库,为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备课提供便利条件,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提供网络化平台,让教师能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系统:包括开发工具和设备,可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制作。
在学校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积累、优化机制,为学科整合提供平台基础;
建立基于网络的实时、非实时师生交互和答疑平台;
建立重点学科试题库和在线考试系统。
(6)基于网络流媒体的应用
教学评估系统、电子考场、VOD点播。
(7)远程教学系统
网络广播教学系统、实时远程教育系统、非实时远程教育系统、课件点播系统。
(8)建立与学生、家长、社区沟通的平台,构建虚拟学校
通过Internet,实现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语音和图像信息沟通,使学校的资源真正服务于社会,如家校通等应用。
(9)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网络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制订一系列保障本校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使用的管理条例、学校常规安全机制。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标准
1.评估目的
突出数字化校园应用概念,使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师生教与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同时成为学校管理和科研的重要途径。
2.基本要求
(1)数字化校园的设施与设备
1)校园网主干速率不低于1000Mb/s,桌面速率不低于100Mb/s,校园网信息节点覆盖全校所有办公及教学、实训场所。
2)有独立的网络中心,有相应的专用网络服务器(WEB、FTP、视频、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等),有网络管理软件。
3)多媒体教学设备(液晶投影或背投电视、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进入所有教学、实训场所。
4)有完善的监控和网络安全软硬件设备(防火墙、防毒软件等)。
5)有独立的教学课件制作场所和设备。
(2)数字化校园的应用
1)建立了有效为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服务的校园网站,网页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特色,可视可读性强,交互性强,可跨平台浏览,能及时更新网页内容,无违法信息,访问量大,能提供多种优质服务。网站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网站包括校内通知、校内新闻、学校概况、专业介绍、德育视窗、教学教研、党团组织、学生园地、身心健康、教工之家、招生就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学科网站群、校刊、BBS、服务中心等模块。
2)学校建有开放性和扩展性特点的,并能彰显个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包括或整合教学、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校产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实验管理、心理测试、学生体能测试、视频点播直播等软件。
3)建有校本资源库(含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素材满足各门课程教学需要,必修课程中至少有85%的内容制作成教学效果良好的多媒体课件或软件。
4)建有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册数占图书总量的60%以上。
5)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能将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实验管理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有通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标准。
6)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备课。80%的教师(50岁以下的男教师,45岁以下的女教师)能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
7)德育工作数字化,有效辅助心理咨询、辅导的交互式网站系统。
8)实现学校的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公用场地调度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
9)实现学校校产管理、档案管理事务的数字化。按财务管理的要求,对学校账务进行数字化处理。
10)校园卡与校园网络紧密结合,可以直接支付在校内的各种费用,如食堂就餐、商店购物、上机上网等。
(3)数字化校园师生的信息素养
1)教师形成了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日常教学素材、备课、教学普遍应用网络进行, 90%以上教师的60%以上的课堂教学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
2)定期对学校职工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培训和考核。
3)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强、成果较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获奖。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能力。
(4)数字化校园的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
1)单位一把手亲自抓数字化校园工作,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充分,带头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带头使用数字化手段,把信息化作为学校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并列入工作计划中。
2)有数字化校园主管部门,机构常设,职能健全,专人负责,任务分解细化,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每年有相应的经费预算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和更新。
4)有健全完善的工作细则、责任制度、培训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信息资源的采集制度。
5)有相关的规划目标,定期评估学校数字化发展绩效。
六、小结
数字化校园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特别是建设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字化校园,更需要注重资金上的衡量、教学上的需求、人文关怀的考虑,关键是学校领导的认识、全体教师的认识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识并作用。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软件建设的同步进行,否则只能是一种摆设和一种浪费,在中等职业学校并不起到示范性应用。
因此,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把握机会和机遇,努力为培养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创造更好的教学、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