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政府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功能的提升途径

2009-09-28 02:06范雯雯刘军章
法制与社会 2009年5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作用功能

范雯雯 刘军章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它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协调沟通化解政府信任危机和解决社会各阶层及群体间的利益问题。本文指出政府公共关系对提高政府信誉; 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传播渠道发挥着有效作用。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 和谐社会 功能 作用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01-02

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建立公平、互助、安定、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但是和谐社会是不会自发产生的,政府如何作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政府除了借助政治、经济、法律等硬性手段来构建和谐社会外,还需要借助政府公共关系手段来调整利益关系,缓和矛盾冲突,使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

一、政府公共关系、和谐社会的含义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指政府机构与其内外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联系状态。这种联系状态是维系推动政府机构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网络机制。政府公共关系由政府机构、社会公众传播沟通三大基本要素组成。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与沟通形成特定的关系状态。传播与沟通是联结政府公共关系主客体的桥梁或纽带,是政府公共关系建立和实现的核心机制、动力机制。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有着独特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社会活动和政务活动。我们研究政府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揭示这种社会活动、政务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而推进和改善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做出贡献。

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协调有序的状态。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包括政府与公众,以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所涉及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概念。

二、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

一般来说,政府公共关系具有如下功能和作用。

(一)协调沟通,化解矛盾冲突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关系协调,能够减少摩擦、化解矛盾、增强团结,形成互相信任、相互促进与共同满足,实现共同合作。通过协调社会中各种组织与社会公众中存在的利益、行为、心理差异,化解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与繁荣发展。政府公共关系在协调沟通、化解矛盾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公关协调功能,帮助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可实现利益与暂不可实现利益的关系、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的关系;其次,通过公关协调功能协调个人与各种组织的行为,营造一个文明、诚信的和谐社会;再次,通过公关的协调功能,缓解、消除社会公众在社会变化过程中由于不平衡、不适应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

(二)提高政府信誉,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塑造“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既是政府公关的主要功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本身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无形财富,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赖与认同感,从而减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社会和谐状态的产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政府形象和声誉的艺术。政府公关的重要功能就是加强公众心目中形象的自我宣传,将政府形象的总体目标落实到政府日常的工作中,执政为民,勤政爱民,运用多种途径精心塑造政府形象,通过政府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获得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增强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提高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三)协调社会各阶层及群体间的利益问题

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它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协调的首要原则。社会转型,新的阶层分化已渐成轮廓,从利益关系方面来讲,各阶层成员之间有相容互补的一面。在总体格局中,利益总量的增加,各阶层成员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各自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当然,阶层成员的利益有时也存在矛盾性的一面。利益分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个体利益成为主流。在政府与社会的胶合格局被打破时,不同的利益要求不断出现,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与个人需求处在一种“多与一”的困境中。另外,由于我国改革中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不同领域和不同阶层的利益差别、利益矛盾甚至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这些都是形成我国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如何建立一种利益平衡协调机制,实现各利益群体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互利和共赢,是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发挥政府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功能的对策

根据上述对于政府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我国政府公关发展实践,针对建设中存不足,我们认为,应当从如下方面发挥政府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

(一)转变观念,加强公关意识

政府公关意识是一种现代化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原则,它是政府公关实践在公务员思维中的能动反映。它是实践为理论所概括且演化为政府公关原则和规律的一种深层的能动反映。它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指导、规范公务员公关行为的一种力量。这就需要转变那种政府公共关系可有可无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政府不需要公共关系活动这种“软性调节”,只需要法律、行政强制力和经济制约手段就能有效管理。传统的行政管理只强调组织、计划、控制、领导、决策、用人、财务等职能,从不讲公关的职能,但现代政府公共关系已被公认为是行政管理的一种职能,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职能。

(二)合理设置公关机构,提高政府公关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陆续成立了一些公共关系职能部门,但往往设置分散,缺乏统筹管理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机构,具有公共关系性质的工作分散在办公厅、宣传、交际接待等职能部门中,造成职责不清,缺乏统筹规划,直接影响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效率。因此,在明确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建立健全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政府公关传播沟通机制建设

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新时期政府公共关系有效开展的策略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社会里,执政者往往是用两套手段来保持社会的和谐的,即怀柔与惩戒,也就是西方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所谓的怀柔策略并非是执政者积极地采取非强制性手段缓和社会矛盾。而是对现有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执政者与民众的矛盾视而不见。社会矛盾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积压长久之后,就会酿成社会动乱。在现代社会里,执政者安天下的唯一之“道”,就是主动协调与民众的关系,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的新格局。

(四)建立和完善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渠道

加强民意沟通是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关键。古今中外,一切高明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民情民意,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了解民情民意,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通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公众的需求,即民情民意至关重要,因为公众的态度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潮流后,将对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法令产生巨大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机关明显加强了民意沟通,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公众,从而加强政府管理透明度,使广大公众得以参政议政,密切了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需求、愿望有所了解,也要对他们的意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

[2]蔡兵.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公共关系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王兴顺.政府公共关系概述.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4).

[4]钟蔚.从政府公共关系入手构建和谐社会.滁洲学院学报.2005(1).

[5]戚姚云.发挥公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山东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2).

[6]陈薇.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研究.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作用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