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构想

2009-09-28 02:06
大家 2009年12期
关键词:老龄专业课程设置

张 泽

摘要:随着老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已有不少大专院校开设了涉老相关专业。笔者深入研究了涉老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涉老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课程构想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适应老龄社会工作的相关专业在高校逐渐兴办,而涉老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筹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与专业发展休戚相关的许多工作,值得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探讨。

一、涉老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适应老龄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全国已有不少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营养与保健等相关专业,但笔者认为在课程筹划和设置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相脱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相区别的根本之所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有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仍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突出表现在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现实,不能顺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更是由于涉老专业的特殊性,前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后面也没有多少人做过,没有时间、没有专门人员真正下到涉老企事业单位进行面对面的调查,有些课程就是凭个人的想像或是根据经验而定,导致所设课程根本没有课程特色。

2、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课程设置最终还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

我们认为课程设置是要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遵循课程设置规律,否则没有循序渐进的递进课程,是很难上好课的,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没有恰当地取舍,给人的印象就是本科课程的压缩,给人一种“四不像”的尴尬境地。如管理课程,江苏经贸学院就开设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老年法规》、《社会学概论》、《公共政策》、《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养老机构管理》、《老年活动管理等》等14门课程,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想让学生有更宽的专业基础,但给人感觉一是课程太多;二是太杂,既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内容,又有行政管理的内容,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三是拼凑,没有彰显涉老专业的核心课程。

3、有什么专业教师,就开设什么专业课程,极大地影响课程开设的质量。

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的制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教研室专业教师负责落实,由于受教师的专业素质、精力以及获取信息不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学校不能准确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或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结果是教师自己定计划自己去执行,这样,常常就会出现“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有什么设备做什么实训”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进行课程整合时,也会因“人情”、资源等问题致使解决方案搁浅,应该开的课程没有开,应该整合的课程没有整合,最终结果是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4、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然而,由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师资条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成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讲的多、落实的少,喊的很需要、做起来次要。在课程建设方面,表现还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课堂讲的内容多,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少;形象描绘的多,学生实际动手的少,尤其是偏文的课程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二是没有现场,没有让学生动手的条件;三是没有经费支撑,组织学生做一次社会调查,少则几千元的费用无法解决;四是实训的安全问题很难预测。

二、涉老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构想

笔者认为:涉老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重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加以考虑。

1、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强化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职业教育更是如此。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老龄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老年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老年工作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老年公寓、老年社区、老年产业管理等工作的适用型、应用型人才。涉老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各级养老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等单位。老年管理与服务人才就业的多途径和就业岗位的可变性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过程要针对职业岗位技能,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点。课程设置要下决心克服只注重课程的完整性,而忽视课程的实用性,只注重课程的连续性,而忽视课程的特色性的错误做法。做到“三突出”即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突出课程针对性;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第一线的适用型人才。

2、顺应老龄社会发展趋势,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在全国养老服务经验交流会上对我国老龄社会发展趋势作了如下描述,中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为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社会呈现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显著、“未富先老”、“空巢”老人迅速增加、农村养老问题严重等五大特点。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带来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我国这种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涉老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未雨绸缪,适时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当前核心课程,一是要把老年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护理课程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增加老年精神关爱、老年心理调适等课程;三是适应农村老年养老问题,强化老年事业管理和规划等课程。

3、围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强化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从近两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看,用人观念正在稍稍发生变化,不再唯文凭论,不再看毕业生的毕业于哪所学校,只看你能肯干不肯干,能不能干,有没有能力干好,特别强调的是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我国课程价值取向有两种情况,一是是否对升学有用;二是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实课程最重要的价值还是在于增进个体的知识与才能。高职涉老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服从实践需要,突出应用性,考虑关联性,着重培养职业能力。按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实践教学、选修课5个模块设置课程,突出职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性,还要经常深入到涉老机构进行调研,不断调整课程内容。高职教育的课程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目标对课程进行重塑,以提升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4、以老人为本,课程设置以老龄人各种需要为根本。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王丽华老师于2006年对207位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今老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方面。

针对老龄人以上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课程的设置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要开设老年食品卫生保健课程,满足老年人对身体安全的需求,指导老人如何科学配餐、确保健康;二是要公共娱乐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内容列入所开课程之中,这门课程可能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片空白,通过开设课程,教会老年人在公共活动中怎样保证自身安全;三是要强化老年心理健康课程,人到老年,大部分与子女分开居住,与子女们的交流时间少,心理的想法和生活中的不快不能与子女沟通和慰藉,长期这样,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如偏激、不安、忧郁不合作等,所以,加强老年心理疾病的调适刻不容缓,开设老年心理健康课程,让从业者掌握老年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学会调适老年心理疾病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与老年人沟通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

参与文献:

[1]王丽华,金华市老年人需求的调查分析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P107-108

[2]彭再文等,关于武钢“空巣老人”的调查报告[J],武钢政工,2005,8,P36

[3]艾修俊,姜运生,宋亦刚. 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0,(06)

作者:

张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老龄专业课程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德江县老龄办调研农村互助幸福院选址工作
联合国援华第七周期老龄课题研讨会在黔召开
全省老龄办主任会议在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