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中国,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交流畅通无阻,商业大潮强力冲击,网络普及应用,这一切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促生大量的新词新语现象。 “晕”“倒”便是在网络聊天中应运而生的一组网络新词语。
关键词: 晕 倒 认知 形象
假如你留心体察年轻人的生活,你会惊异地发现年轻人高频率地使用“汗”“晕”“倒”的字眼,到底这些网络新词是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情感,为什么能够在网络流行语中迅速窜红并广泛应用呢?
首先看“晕”“倒”在网络报刊上的闪亮登场。
“晕”字用法
(一)、“晕”可用为形容词,形容在遭受意外的情况刺激时所产生的头晕脑胀的感觉。
1、俺晕!最近几天运气"好" 真要把俺弄晕了(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1053165.html)
2、北京艺术节出现超女纪念碑?李宇春周笔畅为原型!!!!真晕了!! (http://tieba.baidu.com/f?kz=139634297)
(二)、“晕”不仅可以用作形容词表达那种头晕目眩、头昏脑胀的状态,而且可以用作动词,表示的是因无法承受刺激而晕倒的动作,是大脑的沉重感在情绪、语言上的外在感叹。
1、我晕哟!朱筠老师曾给我如此大的帮助,但我居然一直以为他是名窈窕淑女.今天无意中看NOS的全体教师介绍才知道他是个风度翩翩的帅哥哥. (http://bbs.koolearn.com/t_3756396_975.html )
2、我晕啊,论文格式下载不了啊,谁帮我下啊
(http://bbs.ahradio.com.cn/read.php?tid=440144)
3、晕死的了,真丑,我们那届是夹的乱七八糟的颜色,穿的郁闷啊,现在又换了,更丑,还好我不在S中学了。(《中学生的性别表述与自我认同》钱洁)
“晕” 这是一个在网络中兴起来的词,不仅在网络,甚至一些少男少女在生活中也用这个词表达自己的感情,用表情显示就是;(×_×)——晕倒。其其用法相当的广泛灵活,当你十分无奈时,你可以说“我晕”;当你实在受不了时,你可以说“我晕”;当你不知该如何回答时,你可以说“我晕啊~~”;当事情的复杂程度超过你的反应速度时,例如面对庞大的迷宫你可以说“我晕”;当你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需要反复进行且可能收效甚微时,例如去理清复杂的情感纠葛时你可以说“我晕”。总之,“晕”是一个表示你当前状态的词,任何让你无奈、惊讶、难以承受的事情,你都可以冠以无奈的表情说“晕” ,这时的意思可等同于“我倒”、“我晕倒”、“晕了”等。以上我们分析的“晕”是词性结构的最佳范例,由形容人大脑沉重,头晕目眩,它并不是真头“晕”,也并没有事实上“晕倒”,在网络中 却成为了释放情绪的外在感叹,当然头真的晕也说,我晕(我头晕)。
“倒”的用法
“倒”和“晕”是基本同意,其意都是晕倒的意思。即用来形容你当前状态的词,任何让你无奈、惊讶、承受不了的事,你都可以冠以无奈的表情说“倒”dǎo。
1、孙朝阳:我倒!西班牙 比利亚身价上涨比油价还快( http://sports.sohu.com/20080615/n257509153.shtml )
2、我的电脑上的处女作。 呵呵。别倒哦(http://www.koudai8.com/newbbs/viewthread.php?tid=17488 )
3、朱广沪,你不倒我倒 其实我一点都不关心朱广沪下不下课 晕掉了(2006年09月11日02:56 重庆晨报)
上例中第一个“倒”是倒下、下课的意思,而第二个“倒”才是用来形容震惊后或遭受巨大打击后的表现,是网络上盛行的用法。
以上是网络中“倒”的用法,用于表示佩服或者出乎意料,多用于对别人做出的惊人的事情,而表现出来的态度,有替代"晕"的趋势。多用于网络,属于网络语言。
“晕”“倒”的同异
我们今天之所以在这里把网络新词语“晕”“倒”放在一起讨论,主要是因为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词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才有使其在网络中有其独立特殊的存在地位。它们的不同点表现如下:
1、组合能力不同
我们可以说“我“我晕” “我倒”,也可以说 “汗死”“晕死”,但是我们不能说“倒死”。粗浅分析发现,“晕”表示的动作行为状态,头发昏,脑晕眩,当然不是事实上的真“晕”,而“倒”这个词是更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即震撼、吃惊得要倒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程度含义,而“死”是一个程度极强副词,意为“极”“极其”,所以说“倒”不能和“死”组合说成“倒死”。我们可以说“真晕”“好晕”“狂晕” ,但是我们不能说“真倒”“好倒”“狂倒”。在语法形式上,我们把有内在终止点的有界动作的动词性成分叫做“事件动词”;把没有内在终止点的无界动作称作“活动动词”。
2、程度等级不同
“晕”“倒”都带有“惊讶、震惊”之意,但是二者等级是不一样的。“晕”是在经受很大的震惊或出乎意料的事情,感到头晕目眩,而 “倒”的程度较“晕”还要强,“倒”是“晕”的程度强烈的结果。“倒”所表达的不仅仅停留在头晕目眩状态,甚至昏倒在地,我们单单从情感宣泄的外在生理表现顺序中,也能体会二者程度的不同。
“晕”“倒”的特点
“晕”“倒”是新产生的新词新语,与以往的动词或者形容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1、短小凝练汉语是以双音词为主,单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居少数数。而“晕”“倒”词,都是单音节,是在汉语原有的词汇基础之上引出更深层抽象的含义,这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需要,保持了语言的简洁。
2、含义丰富“汗”“晕”“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早有收录,但是流行于网络的并不是他们的传统用法,而是表示因为外在事情使人尴尬、惊异、无言以对的情况。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指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通过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是最一般的认知方式,因此隐喻最常见的也就是用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隐喻另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即来源域一般是比较具体的概念,目的域一般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3、富有形象性 “晕”“倒”都具有很强的形象色彩。以“倒”为例,“倒”指对某事表示震惊,由遭受重大打击后身体的横躺动作引申而来。当有人在帖子后发表评论,只有一个"倒"字,你看到了什么?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幕画面:某人遭受严重打击而仰翻在地,或许还口吐白沫。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呈现出连续而生动的视觉影像。
总之“晕”“倒”是新近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的新词新语,其用法和意义还没有完全的固定,至于将来如何发展,能否够进入日常一般词汇,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五期.1995
[2]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杨文全 杨旭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
马香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