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琴
摘要:经贸英语作为一种应用变体,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跨文化性、市场需求导向性、应用性和跨学科性,本文从经贸英语教学的特征分析入手,讨论了经贸英语教学的定位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贸英语 教学 问题 对策
经济全球化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而语言作为经贸往来之间的应用变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当前主要交际方式的语种之一,其在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经济全球化对经贸英语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也促使了经贸英语教学的发展,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开设了相关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对于经贸英语方面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当前培养的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大多是应试教育为主,在胜任能力方面能够达到市场要求的人数不多,人才供给与强大的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的矛盾性,这也暴露出我国经贸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贸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定位
从经贸英语的自身特点和应用环境考虑,经贸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市场需求导向性、应用性、跨学科性四大特点。
首先,经贸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经贸英语作为一种应用变体在语言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应用于跨文化环境中,在不同文化环境主体之间实现其交际功能。虽然经贸英语在长期的应用中,已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功能变体,但在日常的贸易往来中,交易双方不可避免的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经贸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考虑到变体自身的特征,而且要拓展到其使用环境中,即不同的环境代表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经贸英语的使用者首先需了解对方的文化,然后才是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其社会功能。
其次,经贸英语教学具有市场需求导向性。经贸英语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同样具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供给和需求。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交易愈加频繁,对经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强。强烈的市场需求必然引起经贸英语人才的流动,而由于经贸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从而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非均衡发展将导致经贸英语专业人才的供求矛盾,因此经贸英语具有明显的市场需求特征。经贸英语的市场需求特征也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人才。
再次,经贸英语教学具有跨学科性。经贸英语的首要功能是实现在贸易领域的交际功能,从而在应用经贸英语这种功能变体的过程中,要同时具备专业的英语技能和经贸理论知识。因此在经贸英语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课程和专业都极为广泛,需要学生和教师熟练掌握并应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将各科的专业理论融会贯通,才能达到应用的目的。所以经贸英语教学对教学者的要求更高,具有跨学科性。
最后,经贸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经贸英语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语言,在各种贸易往来中,经贸英语直接服务于贸易双方主体,在各大公司和机构之间使用,以进行和完成相关经贸交际活动,表达各自的诉求,所以经贸英语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实现贸易主体之间的互动并完成交易,目的性非常明确——交际并完成交易,所以经贸英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所以这也决定了经贸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其教学过程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关于经贸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开设了经贸英语专业课程,但大多集中外语系的经贸专业方向,在其教学过程中较多的注重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经贸专业知识传授方面有所不足,忽略了经贸英语教学的市场需求导向性及应用性特征。从经贸英语教学的特征来看,其教学定位应该注重知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二、经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应用性
从经贸英语教学的特征及定位来看,经贸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来确定教学课程的内容,优化我们的当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但目前的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不出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当前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先以英语技能教学为主,其后才增加相关的经贸理论知识,在教学时间上英语与经贸形成两个独立的教学过程,无法体现经贸英语教学的本质,而且教材内容与英语专业的内容大同小异,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此外,教材缺乏应用性、广泛性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经贸英语类教材过重强调英语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明显的应试特性,如“商务谈判类”、“经贸业务知识介绍”等,这些教材从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贸英语的跨文化性、跨学科性。而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虽然在其实用性上比价适合教学,但目前国内对国外教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引进“剑桥商务英语”系列,其他原版教材还很难见到。
2.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优秀的经贸英语教师是教学的基本保障,是培育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关键所在。而当前我国经贸英语的教学资源令人堪忧,优秀的经贸英语教师严重短缺,这我们可以从经贸英语教师的构成来分析。各高校的经贸英语教师主要来自于英语院系和经贸院系,由外语教师担任的,虽然具有普通英语教学能力和经验,具有英语专业的知识技能,但不经贸专业知识能力不足,培养出的人才在双方主体的交际中无法发挥其经贸领域的专业性;由经贸教师担任的,英语专业技能不足,其培养的人才也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当前经贸英语教学多以 “灌输式”教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3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对教学成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开办了经贸英语专业的高校在经贸英语教学上采取都是“英语+经贸”的嫁接模式,即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担任英语技能基础课的辅导,由经贸专业的教师担任经贸专业课的辅导,而且在教学层次上,大多数高校都是以“先英语,后经贸”的方式运行,这种模式显然存在不妥之处,无法很好的整合两种课程资源,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必将被市场淘汰。此外,在教学与实践的环节上,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是进行校内理论教育,很少进行社会实践,即使进行社会实践,也大多是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集中为学生准备实践,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先后相互脱离,而且学生更无法在短短的实践时间内完善自己的能力。
三、解决对策
3.1优化课程设置
从前面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经贸英语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并应注重教学的跨文化性、应用性及跨学科性,所以经贸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应具有如上的特点。但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实践,通过反馈的信息不断去优化。虽然这个系统性工程完成并非易事,但针对当前我国经贸英语课程设置的不足,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参考。首先,开设的经贸英语课程应符合市场需求规律,并且能够有效的将语言技能和经贸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效益;其次,课程的开设要考虑到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的结合。
3.2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鉴于经贸英语的特征,经贸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专业的英语素质、专业的经贸知识,此外优秀的教师还应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首先经贸英语的句法、篇章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语言规律,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技术,这需要教师必须就有专业的英语素质才能得以胜任。其次,经贸英语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语言,只有将经贸与英语二者融合起来,相互辅助和渗透,才能良好的实现其社会功能。最后,经贸英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方法。教师首要的特征就是教学,现代的教育方法能够辅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人才是经贸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各高校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不断完善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此外,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人才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引进既有扎实英语水平、又有丰富商贸经验的商贸英语人才,可以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的进步与发展。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补贴等,在经济上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对予优秀的人才适当倾斜。
3.3改革教学模式
1.建立“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的教学模式
这里的知识包括专业的英语技能和专业的经贸理论知识,文化指各国的文化背景。正如前面所提到到,经贸英语作为一种应用变体,具有跨文化性和跨学科性,所以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也必然以此两点为最基本的衡量标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校还应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语言都是本民族文化的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因为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在商贸交往中反映比较明显,以日本为例,在谈判时喜欢慢节奏,对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在执行时却十分注重效率。
2.建立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模式
在处理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上,传统的方法是在经贸部门或企业单位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其从本质上讲,仍然是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做法,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具体做法是在校内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及部分实践活动,校内的教育课程中设置实践课,及时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并吸收。同时在校外设立实践基地,可以与大企业等达成战略联盟,合作培养,向学生提供参与真实的经贸活动的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的结果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经贸英语,并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
3.4 改革教学方法
1.情境化教学
情境性学习来源于社会建构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建构的过程,而且总是与周围的情景相联系的,主张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情境性学习的观点突出体现了经贸英语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沟通问题。依据建构论的观点,教学的过程应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教师所做的工作倾向于指导者,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因此学习的过程便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性教学可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达到同等语言难度的教学目标。
2.交往式教学
教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交往的过程,交往式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一种过程,在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教育主体之间的语言技巧、社会经验及文化的互相分享。从哲学的范畴来讲,交往式的经贸英语教育过程是建立在“主体—主体”的思维模式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间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主体性。而互主体的前提就是改变传统的伦理关系,教学与学生之间不应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而是相互平等的。交往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提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真正体现了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符合教育的本真所在。
参考文献:
[1]胡习之.语篇修辞学与人际修辞学[J].修辞学习,2002(6).
[2].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Patsy M.Lightbown and Nina Spada.语言学习机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高 翔.改革英语教学法课程,构建新的英语教师教育模式[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1)
[5]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山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
管琴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