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娟
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儒家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博大精深思想理论,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儒家文化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入手分析其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从而为现代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儒家文化传统教育模式儒家教育思想
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模式
1. 启发教学思想
启发教学思想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育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始终。启发教学的含义是指教导学生时,在学生想懂而未懂,想说而不能说出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启发,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启发教学具有及时性、适度性、双边性、生成性的特点。孔子善于启发,他根据不同时机、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方法、因材施教地启发学生。孔子启发教学的方法多样,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循序渐进法、叩其两端法、正面诱导法、旁征博引法。启发教学思想的这些重要内涵、特点和方法,对传统教学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对传统教育变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开始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对现实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人文教育思想
人文教育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促进人自身发展和完善为目的和归宿的教育。它着重培育人文精神,着重体现个人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价值观问题,即世界对人的意义问题,但也少不了客观性、科学性、在教育人求善求美的同时,也让人务求真实,对人生问题能有更深更广的思考,从而达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目的。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师生平等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崇尚实干的思想。例如,孔子曾多次表扬颜回,安贫乐道,闻一知十,也公开批评过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思说,颜回并不是孔子所偏袒的人。孔子认为“当仁,不让于师”,在仁面前,学生都是平等的。孔子是人文教育的第一位教师,他的一生中贯彻学与教的原则,在教育方面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张,特别是他的人文教育观奠定了我国人文教育的第一块基石。
3. 自我教育思想
在古代,自我教育就是主题把外在的道德规范或道德目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再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重视自我教育的教育家。他的自我教育思想许多可贵的合理因素,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一分最为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批判继承和大力发扬。孔子认为,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主体能够修养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成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宗法社会秩序的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儒”。孔子曾对他的弟子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自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大家,成为众人仰慕的君子儒。在他的熏陶下,他的许多学生也成为自我道德完善的典范,逐渐成为有成就的君子儒。同时,对君子的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论语》对君子的论述有107处,可见孔子对君子典范教育的重视,孔子所认为的君子道德标准包括泰而不骄、谦让不争、訥言敏行、重义轻利。
二、 孟子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模式
1. 教学原则思想
孟子在壮年时期开始从事教学实践,他从教学中概括出了许多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甚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助于当前教学原则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当代教学的原则理论。孟子的教学原则思想大多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是有一定的发展和创造,成为儒家特别是思孟学派的教育原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只有按照这些原则进行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孟子的教学原则思想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原则、学思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就启发诱导原则而言,孟子首先继承了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反对注入式教学,他特别重视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觉专研的学习能力。强调教师要“善言”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抑制,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启发诱导学生来理解深奥的道理。
2. 教学方法思想
孟子从教学实践中不仅概括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而且概括出了两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即讲授法与问答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孟子》260章中,以“孟子曰”开始的共142章,超过了篇幅的一半,可见,孟子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讲授法实际上还分为讲述法、讲解法两种,前者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和概述所要讲授知识的内容方法,后者是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和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的方法。孟子的教授法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平实性、启发性、逻辑性的特点,这在孟子教学实例中都有所体现,就教育性来讲,孟子通过讲述,教育人们要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上至君主下至平民,都应该具有这“四心”。教育性的讲授,体现了教学实践中的教育规律,也提高了学生的品德。
3. 自我教育思想
自我教育是一个悠久的历史性话题,不同的教育家,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自我教育问题的不胜枚举。在中国最早论述自我教育的教育家是孔子,随后孟子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从人的道德修养的角度提出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原因、原则、方法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自我教育思想,其自我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模式和今天的教育活动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孟子认为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自我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然后以高尚的品德为同志阶级利益服务。盲字对君子的品德标准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在《孟子》中,孟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论述了君子应有的道德标准,包括仁义、礼信、孝悌三个方面,孟子认为进行自我教育不但是君子“立命”的需要,也是君子“平天下”的需要。并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包括改过迁善、锻炼意志、专心致志、持志养气等。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模式
1.朱熹教学思想与传统教育模式
朱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他从《大学》中提出了“格物”与“致知”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他所谓的格物是指接触食物,努力探索事物之理,所谓致知是通过格物考究物理层面而获得的知识。在教学原则上,他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教学思想,提出启发诱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温故知新原则、学思结合原则等。这些结合教学实践和切身体会提出的教学原则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德育思想
德育的目的是德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朱熹承袭了儒家教育思想提出“明五伦”,即明封建道德伦理贵发和宗法等级制度,这就是朱熹进行德育的目的。这种德育思想针对宋代学校教育中偏重辞章训诂之学,鼓励士子追求功名利禄的不良局面提出的,倡导儒家培养“圣贤”人格的传统。不论是乡学还是国学都以“明五伦”作为标准,对于宋以后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
参考文献:
[1] 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11月第1版
[2] 郭俊. 刍议儒家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实质[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03)
3.张学智.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01)
作者:
张娟成都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