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翔
摘要: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城市形象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视觉设计的完善和提升,并有其相对独立研究对象和内容。城市色彩设计以城市整体环境为对象,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对城市及其设计进行研究。其目标不仅要通过色彩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通过色彩反映城市地方的和传统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城市形象 视觉系统 城市色彩 重构
一、城市色彩与现代城市形象视觉系统
1、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概念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静态的识别符号, 是城市形象设计的外在硬件部分,也是城市形象设计最外露的最直观的表现。城市形象视觉系统核心性要素包括: 城市形象代表物, 如城市标志、 城市纪念物。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标准色,主体色彩及相关辅助色系列等。
2、城市色彩的概念
城市色彩,主要是由建筑色彩、道路广场色彩和园林绿化色彩等组成。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中的色彩设计是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国际学术界对于将“城市”作为色彩载体问题的关注基本上始于 1970 年代,当时主要以旧城的保护和复原为出发点, 而之前相关领域的色彩研究则多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上。城市色彩的选择与定位,要根据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色、传统文化时尚及城市市民文化与色彩偏好。
二、国际上城市色彩设计的研究
对城市色彩设计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并没有相对系统的研究论述。而国外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则已具有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Ios)提出的“色彩地理学”的概念。
朗克洛从法国各地收集了一些色彩样本——墙、门和白百叶窗材料,还有一些天然元素,如:青苔、地衣、岩石和土壤,分析和重组这些色彩,得出了关于法国一个区域的建筑色彩数据库。随后扩展到欧洲13个国家的色彩调查研究。他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朗克洛认为: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
三、重构城市色彩设计
(一)确定城市形象的主色调
城市主色调受城市地理自然环境、城市的规模和城市的历史文化特性三种因素的影响。
1、城市的地理自然环境
我们今天研究城市形象设计时应该注重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尊重城市所处的地理自然及生态环境,城市色彩要能够与大自然色彩和谐地对话。我国的旅游名城青岛,其老城区的建设就明确体现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色彩目标,主色调的选择与海滨城市的自然环境十分相称。
城市的气候条件也是我们需要设计规划时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让人心理感觉更舒适,城市色彩在炎热的地区通常以轻快的冷色系为主,在寒冷的地区则更多地使用相对厚重的暖色系;科学家研究表明,在阳光照射下,桔红色占主导地位,对比于冷色背景,它显得靠前,从而使建筑物形象更为突出。
2、城市的规模
一般说来,小城市人口少,功能简单,城市功能分区模糊、混合,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上容易把握,容易形成自己整体、独特的城市色彩环境。而大城市则情况相反,占地大,人口多,城市功能复杂、全面,城市色彩规划可在大城市形象设计中导入分区概念,城市的不同区域可用不同的色彩作标识。在导入分区大城市运用“城市主色调”概念, 主色调或色系的使用范围应该在城市地方文化含量较高的区域体现,诸如旧城区、文化传统保护区及其周边环境、文教区、文化设施区域、以及部分展现地方特色的住宅区等等。
3、城市的历史文化特性
城市形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需要对城市的精神文化进行系统而深入地挖掘,确立符合时代需要和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文化理念,同时以此来规范和统一城市的行为表现和视觉设计,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和谐、统一的整体城市形象。城市色彩的选择与定位,要根据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色、传统文化时尚及城市市民文化与色彩偏好。
早在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对色彩的使用须严格遵守等级制度,色彩是有着卑尊贵贱之分的,有些色彩是专属于统治者、属于贵族的(紫色、红色及黄色等),而穷人和下层社会是无权享受的。如:黄色琉璃瓦是只能皇家使用的,北京故宫的墙可以是红色的,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只能享用灰瓦白墙(如安徽皖南民居),并通过灰色来衬托统治者的高贵和权威。
(二)定位城市具体区域辅助色
城市确定了主色调以后,就可以对具体区域、建筑和道路景观进行辅助色定位。根据文化保护的需要可分为以保护为主的老城区和以发展为主的新城区,根据所处的功能定位可分为城市中心区与非中心区,根据风景区保护的需要可分为风景保护区与非风景保护区等。从一个城市的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而城市的街头电话亭、候车亭等临时性公共设施和街道景观,应该是城市色彩设计辅助色中最为常见的载体,街道景观更基于一种线形的、动态的、连续的体验方式,是城市色彩设计调控的重要模式之一。
四、国内城市色彩实践研究
(一)重庆
重庆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如磁器口、吊脚楼群等都是记录重庆城市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源。地理位置处于我国大西南,属亚热带地区,夏季骄阳似火,气温高,湿度大给人以闷热之感。而秋冬季节,则又以雾蒙蒙的阴暗天气居多。这样的地理、气候特征决定了重庆城市色彩设计在色相的选择上,应该避开艳红和金黄等过热的色相,以免在夏季加剧人们心理上的灼热感。
根据上述城市特性,重庆城市的主色调以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助色按照重庆城市形成的不同功能区,大致可以分为历史建筑街区(浅灰色、白色系)商贸金融区(明度较高的色彩)、居住区(低纯度的白色、浅灰、淡黄)、工业区(以白色、蓝色等明度高的色彩)、风景旅游区(绿色为主点缀红、黄、白等鲜艳色彩)以及教育科研区大学城(以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点缀红、黄,橙等鲜艳色彩)等,各功能区的城市色彩各具特点。
(二)杭州
杭州地处亚热带,滨海临江,夏天气候炎热而潮湿,杭州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的色彩相协调。杭州老城区的建筑等人为设施的色彩要与山水协调,不能太张扬,需构成江南水乡独特的色彩风貌;以钱江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区,运用富有个性的材质和色彩,创造色彩丰富的城市空间新城区的色彩可以是色彩浓烈的。
根据上述城市特性,杭州城市色彩实施分区域导入模式。以西湖一带为主的自然风景区(以自然的绿色为主忌大块面的、艳丽的人工色彩)、历史文化保护区(色彩重点渲染,以老建筑为圆心,颜色呈放射状过渡到新的现代建筑区)、以延安路中心商业区(色彩富于动感、传统店面装饰局部突出地方特色)、住宅生活区(色彩素雅安静)、以钱江新城新建区域(色彩运用相对自由)、周边农业、工业等生产区(色彩要求凝重、厚重大方)。
(三)广州
广州城市色彩是以黄灰色为主的广州城市主色调和辅助色及点缀色谱的视觉系统。这是广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山水、文化内涵以及人工环境现状,决定了城市色彩的复合与多元,也决定了主色调不适宜高纯度、低明度的色彩,宜采用中明度、中纯度的色调类型。黄灰色既能适应广州阳光明媚、夏长冬短的气候特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还能成为充满活力与动力的人文活动色彩的底色;更重要的是,黄灰色作为主要建筑色彩,既适合老城区的低层建筑,也适宜新城区的高层建筑。
(四)哈尔滨
全国第一份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就是哈尔滨。哈尔滨的城市色彩受地理、气候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较大。针对冬季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筑色彩强调暖色调的应用,其中尤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城市色彩识别系统的主色调;另一方面,哈尔滨的城市色彩还由于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区体现得较为充分,即灰绿、浅红、浅灰绿、浅灰和教堂的红褐色和砖石本色等辅助色或点缀色。
(五)南京
南京,具有江南青山绿水的风情。2004年,南京就城市主色调进行专家讨论。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居民意见,浅绿色成为城市色彩主色调。南京的古建筑以及民国建筑,又以土红色、白色、青灰色居多;规划主色调可以绿色、海蓝色、白色及土红色的结构性色彩为主;以朱色、紫色和金色为辅,体现“金陵文化”的高雅、富贵、豪华、富于传统的有生命力的色彩体系。
五、结语
城市色彩设计属于城市形象设计的视觉识别系统,所以它是城市理念识别系统的反应,它也必须依靠城市行为识别系统来执行和管理。一套适合的城市色彩识别系统是需要有一规范的管理来保障的。具体表现为:
(1)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行大的色彩规划,在城市规划、改造过程中,依据总体规划进行详细色彩设计,对城市开发建设进行事先指导;
(2)成立城市色彩审批专门机构,对建筑色彩方案进行审批;
(3)在建设单位报批图纸时,要对建筑物及其环境色彩提供2-3套色彩设 计方案, 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 并在施工过程中由色彩指导人员现场跟踪、 检查、指导;
(4)在组织工程验收申请中增设建筑色彩验收项目;
(5)对年代已久建筑,应定期粉刷,确保其立面洁净,色彩清晰。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城市形象缺乏统一规划和控制就是问题之一,城市各视觉要素的色彩之间尚缺乏整体关系,非建筑色彩缺乏控制,新建环境对地方人文环境以及历史街区景观的侵入,客观上消减了城市原来特有的传统文化特征,而这一现状直接促使了城市设计学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深入。尤其在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提出新农村的今天,对城市中建筑、道路及景观的色彩关系进行统一的控制、系统而深入的规划和设计、并且应将它成功运用于城市发展的实践之中,已经当前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文峰.道路交通设施色彩规划与设计[J].上海公路,2004.
[2]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世界建筑,2003,(9).
[3]焦燕.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J].城市规划,2001,(3)
作者:
张翔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