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摘要:美作为主观感受,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定义。而随着时代变迁,即便是同一个体同一文化层次的人对美的认识也会随之发展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影视表演艺术和经济密切联系,它制造的是蜕去了使用价值的纯粹概念性产品,只有通过市场,艺术的价值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表演艺术的再生产才能继续下去。在影视表演艺术大众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影视表演艺术的美也将更多姿多彩。
关键词:影视 艺术美 市场经济发展 对策
什么是影视表演艺术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如何发展?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认识并以此求教大家。
第一、我们首先要弄清“美”究竟是什么?
美作为主观感受,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个体,会有不同定义。而随着时代变迁,即便是同一个体同一文化层次的人对美的认识也会随之发展变化。迄今为止,人们对美仍没有统一的定义。
传统美学倾向对美创作过程的研究,注重对创作主体的分析,注重创作者主观感悟的美。但作者创作的作品是美还是丑?这个评判尺度面对不同接受者,在不同时空中都是个变数,如梵高的画在当时不为人们认可,现在却成为当代艺术的经典。随着现代社会话语权开放,不同审美观点得以表达出来,接受者不一定接受主体创作的艺术是美的。但个体的接受者又无法对美确定统一认识,反而容易丧失美丑标准走进死胡同。
美在什么上能得到统一呢?首先我们了解下美的由来。美是人们在实践中,由于自然世界的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了身心的舒畅,情感的愉悦,于是美这个词产生了。这类原始美感是人们所直觉的,具有普遍性。可见原始美感与人的知识、文化、社会背景等后天因素并无关系。而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美的感受者有了倾诉的意愿,于是通过媒介(人的表演等)把美感间接传达给他人,使美成为社会人的共有的体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概念化的美,道德的美、思辨的美,梦幻的美,文笔的美,使得美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也使美的感受程度与后天的抽象能力,理解能力密切相关,抽象的美似乎失去了原始美的普适性。但这种美在被理解,被感知时引起的仍是情感的愉悦—最原始的美的来源。在影视表演艺术中,喜与悲,美与丑是相对统一的,但审美过程引起的愉悦感是不变的,因此,影视表演艺术应该跳出“好人”必须由“美人” 演,“坏人”由“丑人”演的传统选人模式,灵活运用“美”与“丑”,使“丑”为“美”用,从而让观众感受“美”的陶冶,达到揭示和褒扬真实的美目的。
第二、影视表演艺术美问题。
我们在影视表演艺术美学中探讨的是普适的美感,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指导艺术美的创作活动,最大限度使美转达有效。这种普适的美感是基于不断的美学实践,在社会人中得以实现的。它需要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参与反馈环节,是历史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互相被改造着,美的感受力不断增强,使整个艺术活动也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
从影视表演艺术创作角度看,我们虽不能确定所有个体对美的感受,但我们可以对一定的人群测试审美愉悦的程度,从而指导美的创作,使最多的接受者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影视表演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是人生的美的揭示。影视表演艺术是迄今为止最能全面反映和改造现实人生的艺术形态,现实的人生就是影视表演艺术的美的源泉。
从接受的角度看,影视表演艺术直观、形象,易为人们接受,贴近现实,又给人以艺术的想像空间,富于感染力。这也决定了表演艺术接受层面的大众化。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表演艺术美如何发展和应对?
在现代社会中,影视表演艺术也和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影视表演艺术是其中最具经济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制造的是蜕去了使用价值的纯粹概念性产品,只有通过市场,通过接受者认可与支付,艺术的价值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表演艺术的再生产才能继续下去。最广泛的接受意味着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故影视表演艺术成为经济主导的产业实体后,必然追捧大众艺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经济的优势又使表演产业中大众艺术具有了话语的优势。那表演艺术是否会沦为商业的附属品?大众化是否会降低表演艺术的水准 ?如何打破影视表演艺术中大众化的垄断地位 ?在影视表演艺术大众化迅猛发展中如何焕发新的审美精神呢?
其一、在经济上,影视表演艺术一旦从单一的收入方式——票房和广告中解脱出来,收入渠道的多样化,受众就必然呈现艺术取向多元化。
过去的统一价格,无差别的收入方式,使影视创作只有通过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以获得高赢利,这样导致影视表演艺术趋向大众化的审美倾向,出现片面追求作品适应范围的情况。其实,美的观众数量不仅取决于作品的多寡,更取决于质量的优劣。高质量的美能吸引高消费群体,实现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频道专业化和数字电视的开通证明,小众文化也可获得较高赢利,也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其二、在艺术作品创作上,影视表演艺术一旦从经济羁绊中解脱出来,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个体独特艺术创作也将成为可能,新的审美精神也必然出现。
影视表演艺术活动中,有以影视表演经济消费为目的的艺术生产方面,也有以抒发独特艺术感受为目的的艺术创造方面。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影视表演艺术的再生产与发展更多地依靠经济的投入,它几乎蜕尽了纯粹的艺术价值,而必需在商品流通中实现经济效益的兑现。故艺术消费成为第一要求。早期的影视表演艺术经济投入巨大,以致当时大电影电视公司都濒临破产,几度合并。而随着制作设备成本降低,影视制作知识普及,经济对表演艺术制约作用日益减少,使得近年小众艺术片、先锋影片、试验片等作品得以出现,丰富了表演创作的美学意义。DV的普及,更将突出个性化的创作美感。何况经济效益和艺术创造并不矛盾,审美精神的创新更可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影视艺术局面,才是有活力的艺术。
其三、在影视表演艺术美的接受上,观众对大众化表演艺术本身也有着不断发展,更新的审美要求。
影视表演艺术创造美的作用,不仅仅是愉悦观众,更能在抽象美中,展示创作者观点,引发观众思考,进而引起共鸣,间接改造观众。故大众文化迅猛发展更有积极的一面,在其普及后,观众审美能力增强,对大众艺术的美学要求也会增加,整个大众文化也会向前发展。
其四、表演艺术的媚俗不是大众化产生的,而是创作者对观众的庸俗化。
观众是趣味广泛的,多层次的,更是不断发展的,更何况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俗与雅也不是绝对的。影视表演艺术的俗与雅不是观众的问题,而是创作者的能力问题。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影视表演艺术的要求也更高了。创作者没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素质,就不能了解观众,认清自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终将被观众抛弃。
综上所述,在影视表演艺术大众化迅猛发展中,新的审美倾向正在出现,高质量美的欣赏,是要有后天物质条件和审美熏陶过程的。在美的追求上,不能一味媚俗,也不能强求高大全;大众和精英,通俗和高雅,也决不是一分为二,泾渭分明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美是影视表演艺术发展的目标。现今我国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也更多的追求精神文明生活,而影视表演艺术作为大众丰富业余生活的途径之一,一直受到人们喜爱。故优秀的影视作品,不管是什么类型,只要有好的故事,好的画面,好的对白,就不愁没有观众,也就能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好的影视作品也将对受众的审美产生正面影响,市场也将朝着正面方向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在收入方式,经济羁绊,大众审美需求和创作者自身提高等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影视表演艺术将向更全面,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影视表演艺术的美也将更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M].现代传播,2005
[2] 仲呈祥.关于中国影视艺术创作现状的美学断想[J].文艺研究,2007
作者:
陈洁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