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海
实施新课程,老师们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了。尽管在培训会上听了诸多专家的报告,这“性”那“性”地抄了一大堆笔记,但在实践层面,老师们仍然是一头雾水,找不着北。按照专家的理论,大家在课堂内外竭力地向那些“性”靠拢,几次活动下来,倒也热热闹闹,生成了一些东西,但就整个课的形态和过程来看,却是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那些“性”,诸如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等似乎都有了,却唯独缺少语文性。也许从长远来看,它最终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这样那样的熏陶作用,但对于学生当前语文水平的提高,其作用并不大。如此下去,语文学习“少慢差费”的状况何时才能改变?
我也曾为此焦虑过(那时尚在学校任教),并为突破这个难点做过一些艰苦的探索。自己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致力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取得了一点进展,现不揣浅陋,摘录几个片断以就教于大家。
荡起金色的小舟
到哪里去找作文“下锅的米”?这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苦恼。
每逢作文课,多数学生总是抓耳挠腮,挤不出多少字来,即便写成了,也是空洞无物,废话连篇。无奈之际,我花了很大的功夫让学生学习虚构,甚至搬出了鲁迅先生的“杂凑法”,让学生将“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式的作文“拼凑”出来,当时也的确收到了一些效果,但这样做却助长了学生的浮华文风,乱编造、伪情感一时泛滥成灾(好的写作经验超越了一定的阶段就会适得其反)。
路在何方?我苦苦寻觅着。
一晃,第一个学期差不多过了一半,离期中考试也为期不远了,往常这个时候一般都要复习一周,以增加考试的保险系数。但这次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冒了一次险,将学生带到了荆江大堤开展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这次活动不是以往的踏青、采风,浮光掠影地玩一阵就回来,而是深入到荆江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去触摸、去寻找、去感悟。当然,也带有玩的成分——“沙雕组”玩沙、“大堤组”找虫、“荆江组”荡舟(限定在特定的水域,且有安全员相随)……小组活动结束,大家索性聚在一起变着法子玩。
这次活动的成效是在一周之后的期中考试中得到验证的。也许是巧合,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竟然是“我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拿到了评阅后的试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那些率真之作是我以往很少见到的,其中的一篇文章居然获得了满分:
我们坐在一叶金色的小舟里,在长江边上荡起了双桨。
秋天的荆江失去了夏日的激情,江流缓慢,一路轻歌而去。我们把手沿船舷伸进水里,使劲击打起的浪花很快就被江水吞没——在这巨大的水面上是荡不开涟漪的,它可不是你家门前的小池塘。江心的沙洲将江水一分为二,乘势扩大自己的地盘。留下我们足印的河床此时成了沙鸥的乐园,一遇路过的航船,它们便“腾”地飞起,在船尾追逐着翻滚的浪花。高耸的长江矶头更加雄伟,它挺起胸膛,时刻准备迎击汹涌的江潮——虽然江潮并不存在。远处的长江大桥犹如一道绚丽的彩虹,飞架在荆江南北。那高高的桥塔上密布的钢索,远远看去,就像一架巨大的竖琴。我突发奇想:要是生出翅膀飞上去弹它一曲,那可是载入史册的壮举啊!
…………
船靠岸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喊:“冯老师打滚了!”,抬头一看,果然是冯老师在大堤上翻滚!嗬嗬,大家都跟着在堤上往下翻滚起来,我们赶紧跳上岸,加入了翻滚的行列,与大地进行着最亲密的接触……
啊,好一幅师生共乐图!
尝到了甜头,以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成了大家的节日,大家无不踊跃参加。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缓解了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窘境,初步矫正了任意编造或克隆他人作品的恶习。
金色的小舟一旦驶向生活的彼岸,写作就找到了真正的源头活水。
乘着歌声的翅膀
写了一段时间的作文,也出现了一些佳作,但流水账式的叙述还是为数不少。怎样提升学生作文的文采,成了我新的苦恼。
适逢邮局征订报刊,我按照目录推荐了许多有助于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杂志,但应者寥寥,他们大多喜欢购买流行杂志,唱通俗歌曲。受超女影响,班上的歌迷增加了不少,一下课,教室里总有人哼哼唱唱,那些“酷一族”还随着MP3的音乐摇头晃脑。一次上课,竟然有人传阅《流行歌曲》。收缴后翻开细细一看,想不到自己竟也沉醉其中了,这些流行歌曲不就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吗?它反映了当下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何不让他们在传唱中积累这些优美的歌词?于是,以“乘着歌声的翅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在班上展开。我让他们在唱流行歌曲的时候,注意研究歌词的结构,揣摩歌词的妙处,看有无借鉴之处。在我的引导下,大家竟对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大家发现:如果把切合文章内容的歌词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学们还发现了五种引用歌词的方法:一是放在文章的眼睛上——直接选用歌词入题,往往精粹凝炼,顾盼神飞;二是放在文章的开头处,容易造成一种抒情氛围,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三是放在文章的转承处,能使文章从平淡中生出一片波澜,转出一份惊喜;四是用在文章的结尾处,让它成为点睛之笔,不仅可以升华格调,还能避免抒情议论空洞的毛病,获得文情并茂的效果;五是放在文章的线索上,串起有关的生活素材,成为文章起承转合之处独具魅力的语言,使文章平添风采。
歌词积累多了,就会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如鲁媛同学的《我真想把这座酒楼炸平》揭露“药膳酒楼”里的腐败现象时,就写了这样一段:
酒楼内的“音乐会”还在继续,一位“歌手”唱得好投入:“……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磨。闭上眼睛就睡吧,张开嘴巴就喝,迷迷登登上山,稀里糊涂过河……”
文章后面交待:这位“歌手”就是住在隔壁的“王叔叔”,系“税务稽查人员”。这段歌词作为这位特殊“歌手”的心灵自供词该是多么恰当啊!倘若直接描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笔墨。
又如邵燕妮同学的《爸爸的歌声》中的首尾两段: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前赴后继跟党走,党的教导记心头……”听,爸爸又唱起了他最喜欢的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一听这歌,我就知道,爸爸又要出差了。出去多长时间?那可说不准,短则几天,多则数月,反正,案子没理出头绪,罪犯没有缉拿归案,他就难得落屋。最近几年,真够他忙活的,追逃、缉毒、扫黄、打拐、除黑……这些就构成了我爸爸的全部生活。最近,他和他的战友们又投入到“严打”斗争中去了。
…………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爸爸在底下唱了起来,歌声高亢、激越,在派出所上空久久回旋、回旋。
这篇习作以歌声起,以歌声结,线索清晰,结构完整。歌词的出现,自然熨贴,不着斧痕,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乘着歌声的翅膀,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翱翔在一个新的高度。
张开文化的风帆
如何增加学生习作的文化含量,摆脱浅薄低俗,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
我曾借助每周一节的“文学欣赏课”指导他们研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但收效甚微。他们对书中的历史典故兴趣盎然,却对作者的诸多感触尤其是那些议论性的文字看不进去,而这恰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能不能就近组织一点课程资源,拉近他们与文化的距离呢?我想到了可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那不是近在身边的文化宝库吗?经过一番准备,“探寻荆楚遗迹,学写文化散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张开了风帆。
这是一个历时一年的艰苦的探寻活动。一年来,我带领班上的同学走郢城、游纪南、踏访八岭山、穿行文化巷、参观博物馆……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他们对荆楚文化有了直接体验。
再回过头来研读《文化苦旅》,他们觉得有味了。他们发现:余秋雨散文不光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艺术想象,更闪射着思想的光芒,作者特别善于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之中的文化意蕴,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见前人所未见。
探访和研读,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和写作欲望,他们纷纷拿起笔来,记录自己的“文化苦旅”。田立同学数次前往荆州城北的楚纪南故城踏访,他曾花一天的时间绕行故城一周,还深入到故城中心地带探寻,又带着疑问到图书馆查阅典籍,其后写下了《纪南城感怀》。他在这篇倾注了许多心血的文章中写道:
这里曾经是楚国的都城,先后有20个楚王在此经营了411年。桓谭的《新论》记录了这里的繁华:“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蔽也。”真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啊!你看,人们早晨出去时穿的新衣服到晚上竟然在闹市被挤破了!
可是,这样一座繁华的都城现在只有一圈颓圮的土城垣围着,城中是一排排民居和一块块稻田,暮霭和炊烟混杂在一起,正与我心中的迷惘交汇。
…………
站在东南角高大的烽火台上,蓦然望见凤凰山顶的屈原雕像,心中不禁闪过一道亮光!
在一大片苍橘树环绕下,屈原傲然伫立,他峨冠博带,长髯飘胸,炯炯的目光穿透了时空的烟云!三闾大夫,你微张着嘴唇想诉说什么呢?也许你在吟诵:“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也许你在高歌:“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不久,你就投江自沉了,你用生命昭告后人:理想不可改变,信念不可动摇!
保持这样的理想与信念,我们就能继承楚国先祖筚路蓝缕的意志,刻意求新的巧慧,发扬蹈厉的豪气,谄神媚鬼的痴心,顾曲知音的才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循着故城遗迹的文化追寻,这是思接千载的灵光闪耀!它可能不够宏大,更无法与“秋雨散文”比肩,但比起那些“瞎编死人、蜗牛、兔儿”的应试作文不是有意义得多吗?
反观这一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题探索,我有如下体会:
第一,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写作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强化了语文与生活的直接联系,缓解了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困境。它更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植了一种理念:生活是写作之源。从而促使他们在课外自觉地深入生活,主动地向生活寻找写作素材,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素材匮乏的问题,这样就不至于在写作时老是去“掏祖宗的兜”了。
第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走在语文的道路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然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就必须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如果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混同为综合实践活动,那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从而失却语文的底色,使其变成一个大拼盘大杂烩。
第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能自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者在课前同样需要确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即明确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要采取哪些教学手段?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怎样科学地划分小组?等等。这些都必须在课前有所考虑。若没有这样的准备或嫌这些准备太费事,极易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虚化,进而挪作它用。
第四,开展综合性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有时候还要超越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课本为我们提供了30多套方案,它是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力凭借,但不能直接拿来,而应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参照当下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造,比如七上第三单元,笔者就把学生带到了荆江“感受自然”;再如九下第四单元“乘着音乐的翅膀”,若照搬原计划极易造成活动的泛化,因此笔者将其改为“乘着歌声的翅膀”,缩小范围,移到八下进行。而“探寻荆楚遗迹,学写文化散文”则完全是笔者自己组织的课程资源,它把学生带到了文化的高地。这些大概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吧。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