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业
周国平先生在《白兔和月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用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讲述了一只独具赏月慧心的白兔,在得到月亮后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故事。整个故事深入浅出,平易之中见理趣。
关于这则寓言的寓意,《教师教学用书》做了这样的分析:“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为什么“实在不配拥有”呢?《教师教学用书》指出:“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会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 ;“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 “虽然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据此,《教师教学用书》得出结论:“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那么《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否如《教师教学用书》所说?如何准确地理解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呢?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文本细读,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文本细读,指细密地研究文本的上下文及言外之意,它是一种深入研究文本的阅读方式。文本细读可以从研读一个语段、品析关键词语来探求文本的寓意。细读时,要抓住课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揣摩体味。对《白兔和月亮》在这一层面上的细读,可以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最后一个语段: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很多寓言一般以卒章显志的笔法结尾,《白兔和月亮》也是如此。不过,周国平先生在不动声色的语言里深沉而含蓄地透出自己的心志。显然,这一语段是全文的关键句,对它的细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联系全文,笔者对这一句产生三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我们的主人公——那个独具慧心的白兔,为什么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这一疑问很自然地将读者带回到对全文的阅读。 那个“慷慨的决定”是什么呢?“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第3节),“归属”点明白兔和月亮是占有和被占有关系。白兔为什么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呢?作者又是如何写出白兔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的呢?白兔拥有月亮前心情是怎样的呢?分析第2节和第4节,我们可以从下列语句中发现答案:
第2节: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第4节: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 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这短短的语句中,作者至少从三个方面描绘了白兔拥有月亮前后变化的心情(注意笔者所加有着重号的词)。(1)妙用动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赏……紧张不安、心痛如割、绷、盯、恐……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表达了白兔拥有一轮明月前后的心境变化。(2)巧用拟人、比喻:赏月的行家;财主盯金窖、遭了抢劫。“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中“就”表示强调语气,突出白兔对月亮的无比看重。“仿佛遭了抢劫”这一比喻很准确地反映了白兔对满月缺损这一自然现象的担忧,月满了不好,月缺了也不行,白兔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完全没有了从前那种赏月的闲适和快乐。(3)借助对比,突出前后心情的不同。
至此,读者很快就能理清故事的大概,体会到白兔内心的变化,理解白兔心情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不是出在“拥有月亮”上,而是出在“拥有月亮后的心态上”,从而为把握寓言的内涵奠定基础。
第二个疑问:白兔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拥有权,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深思熟虑?
这个问题带出对句中“终于”一词的品味,从而加深对寓意的解读。“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它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联想的空间。在决定“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前,白兔该经过怎样的心理斗争啊:“我在拥有月亮前,是多么地惬意,多么地闲适啊!当拥有月亮后,我却生出占有本属于众人明月的心态,我整日为明月所累,我整日生活在紧张和痛苦之中。我思前想后,同样是月的‘阴睛圆缺,何以先前‘无不各具风韵,后来却变得‘险象迭生呢?心态异也。先前我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断无杂念萦胸间,而后来却是唯有一己之念,无大众之心。我一定要找回原来的我……”正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白兔最终决定放弃对明月的拥有权。
由此,我们想到,这则寓意也在启示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人活在世上,万物均有归属,但这里有一个“楚河汉界”必须守住,任占有欲潜滋暗长,“自己的是自己的,别人的也是自己的”那是不行的,尤其是那些原本属于大众的东西,决不能掠为已有,面对“诸神之王”,面对一个个“慷慨的决定”,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管住自己的双手和心灵!这样的细读,无疑使文本的解读更深入一层。
第三个疑问:如果去掉“和人类不同的是”可不可以,为什么?
这一疑问促使读者进一步思考,我们人类应当从白兔慧心未灭的明智之举中获得什么启示呢?周国平先生强调“和人类不同的是”,其实是对人类种种不明智之举暗含讽刺意味。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若换了人类,一轮月亮已属于自己,尽管整天为这月亮紧张不安,也是绝不会舍弃的。曾记得周国平先生说过:“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可见,美可以欣赏,但不能占有,不能对美产生“低劣而浑浊”的想法。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里写到:“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为什么?就因为她深谙泰戈尔那句“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的真谛。
通过对最后一节反复细读,反复追问,《白兔和月亮》的寓意也就清楚了:在拥有巨大的财富(利益)时,能与别人分享,不被财富(利益)所奴役,以一颗澄明之心去享受欣赏,才不会生出得失之患。由此可见,《教师教学用书》上对《白兔和月亮》寓意的解读是片面的。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