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太极拳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2009-09-27 07:07钟金凤梁永文
体育师友 2009年4期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效果动作

钟金凤 梁永文

在新课标不断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把太极拳纳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太极拳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难以达到如期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承袭了传统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加上太极拳动作的特殊性,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其变化规律,练习起来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对运动技术认知能力,做到合理有效的安排。我们在太极拳教学中,应该遵循一般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规律,还要结合太极拳自身运动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进行。必须立足于这一教学实际,提高发展教与学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期实现太极拳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加强理论学习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提高学生太极拳运动的认识

提高学生太极拳运动的认识。一是让学生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征。让学生对太极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太极拳强调“以心使身”、“以意识引导动作”,它要求身内外充分轻松,思想安静专注,用意而不用拙力,使每一动作始而意动,继而内动,而后形动,亦即每一动作之前,先有该动作之想象,随之内脏、骨骼、肌肉群向预定之方向做好安排,后使每一举手投足都做到“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还要使学生明白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含义。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先有其意而习其形,那么达到形似只是水到渠成,会出现不求形似而有形似的效果,否则将欲速而不达,会使动作成为机械式的体操,有形而无神,与“形神兼备”相去甚远。重视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特征的理解,学生会在学习初期就能有意识感觉太极拳,使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化主动。二是向学生介绍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及太极拳的健身功效。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太极拳的运动特点适合老年人练习,但并不是只属于老年人运动这一认识的误区。

1.2 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求知欲望

中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往往缺乏耐性,片面认为太极拳动作绵软,只适合老年人练习,中看不中用等,对于柔和缓慢,重意不重力的太极拳套路运动往往是敬而远之。而仅模仿套路动作,这样习练太极拳就显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在课前利用电化教学组织教学班级观看太极拳教学片。首先,能使学生欣赏到正确、优美的名家示范,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由于有很多太极拳动作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学生也不易耐心听讲,运用电化教学,教师可采用慢放、定格等形式,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关键和行走路线。再次,可方便形象地进行动作的讲解、分解、对比、归纳。通过观看教学片,促使学生萌动求知、求学的欲望。

2 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2.1 “慢拳”快教,先粗后细

太极拳运动特点较多为舒适缓慢,但对于没有这样运动体验的学生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演练时的慢速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对动作的路线掌握不够清楚,另一方面会让初学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适时采用“慢拳快教”教学法则能将路线复杂、方向多变的动作简单化,使学生对动作一目了然,增强对学习太极拳的信心。“慢拳快教”教学法多适用于方向较为复杂的动作,如套路中的“搂膝拗步”这个动作,因为这个动作当中要求左右两只手同时走不同的方向路线,而且还要加上脚步的相应的移动,对于初学太极拳的学生来说,更是不易掌握动作的路线和手脚的配合。如果按照其他动作的慢速教学方法,学生对动作的路线会更加弄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慢拳快教”的方法,先下肢后上肢,先分解或组合,把运动路线在快速的情况下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加以练习,当动作基本掌握以后再将练习的速度慢下来 ,慢至正常的演练速度。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动作。

太极拳每一个式有多个基本动作组合而成,在教学的初级阶段不宜教得过细。有许多老师似乎是为提高教学效果或是教学质量一味强调动作的细节和质量,这样使初学者忘却了对太极拳的整体把握,也超出了练习时所能接受的能力,导致学生不知所措,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2 讲授攻防,知形会意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技击是其本质属性。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动作技击攻防含义,可以帮助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加深动作记忆,增加学习、练习的情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动作变为主动琢磨一招一式,促使学生更准确理解分析和规范动作,从而强化技术动作的定型。教学实践证明,如果使学生能够对动作的攻防含义有一定了解,必然可以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加快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有益于学生了解太极拳技击本质。如学习手挥琵琶动作时,教师可首先剖析其击技含意及在实战中的应用方法,然后再分析其动作结构,可找一名学生做为对手,当对方用右手进攻时,可用右手迅速抓住对方的右手腕部,向下微按将臂拉直,左掌同时迅速由下向上托住对方的肘关节,使其臂不能弯屈,然后用力向内旋 、按拧、拉、用反关节的方法制服对方。这种直观动作演示,让学生明了击技含意,使学生对技术动作产生探究性的学习动机,从而加快学习的速度,提高了动作的质量。

3.3 做到循序渐进,加强感知训练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在太极拳教学中,通过有效教学方法和合理手段。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先快后慢法,在教学太极拳的动作时根据中学生性格急的特点,在速度上采用先快后慢的原则让学生掌握动作后再按时间上的要求进行慢动作的规范性练习,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学习。先高后低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刚开始学习太极拳时很难按要求低重心的蹲下来,因此先高重心地学习后再进行低重心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一个目标为前提进行。

引导学生感知训练是到达太极拳教学循序渐进重要方法之一。依据体育心理学的理论:“要学会或完成一个身体运动,必须首先建立这一动作的本体运动感知觉。人们依靠本体运动感知觉,去学习运动技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本体运动感知觉。”而太极拳又是非常讲究个人体悟的。初学者先通过一些基本动作体会身体各部位在“太极拳运动状态”下的运动感觉,会加快初学者掌握太极拳运动的速度。因此初学者首先找到练习太极拳动作的本体感觉,然后,依靠感知觉去逐步接受太极拳运动“用意不用力”等练拳要求就比较容易了。另外,要通过进行身体各部缓慢均匀的动作练习,细细体会动作中劲力绵绵不断的“抽丝”感觉,体会力发于脚跟,主宰于腰,形成于手指的用力特点。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内宜鼓荡、外示安逸。体会正确的动作感觉。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3 结论语

提高中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是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是前提。中学太极拳教学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需依据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地运用好“慢拳”快教、先粗后细基本方法,应用好“讲授攻防,知形会意”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快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好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加强引导学生感知练习,使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有效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显忠.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探[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51-53.

[2]刘宗伟,山灵团.高校太极拳教学实效性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01-102.

[3]赵越.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中太极拳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3):123-126.

[4]黄擎玲,黄家莲.试谈高校太极拳的教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3):139-14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业余体校广州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学效果动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一个动作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画动作
光影视界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