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雅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即。世界各国媒体逐渐把目光聚焦于这次盛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上海世博会的准备情况。网络媒体是当今最普遍、反应最迅速的传播渠道。笔者就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大网络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的报道进行了扫描。
华盛顿邮报网(简称邮报网)从上海与北京城市文化的对比中分析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性。今年7月10日,邮报网采用美联社题为《掂量花费后美国参加上海世博》。这篇报道认为北京奥运会美国派遣强大的代表团参加,是因为北京在华盛顿眼中有政治意义;而上海却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是远东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可以提升美国在经济上的影响力。美国已经缺席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博。但上海世博像北京奥运一样不应该缺席。邮报网从上海在远东经济影响力角度,说明对于美国像参加北京奥运会一样,应该参加上海世博会。
国外媒体还进一步注意到上海世博与北京奥运之间的差异,那就是上海更为宽松的文化氛围。早在去年9月17日美国时代网就以《北京奥运后,上海重返聚光灯下》为题进行报道,认为奥运会开幕式前,北京采取的签证限制将很多国外观众拒之门外,但是他们对上海充满信心。上海会向世界友人张开宽广的怀抱,奉献一场“全球共享的盛宴”,让世博会重焕生机。在时代网看来,上海因中国通往世界的门户而发达,相对于北京因政治中心的严肃性,上海更具有前卫、开放与宽容的城市文化。
资金投入超过北京奥运会
资金是衡量一次盛会的普遍尺度。美国纽约时报网(简称时报网)今年3月30日以《上海:为世博会花钱整容》为标题的报道认为:上海世博之预算远远超过北京奥会430亿美元,前者为450亿美元。时报网认为官方承认政府出资的世博会预计亏损1.2亿美元,举办上海世博会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形象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拉动经济的需要。《纽约时报》同时还提到中国明知“世博会已不如以前那么走俏”,“明年参观世博会的7000万观众中的大多数会来自国内邻近的省份”,却依然急于给世界留下印象。中国努力筹办奥运会、世博会,体现的是大国的责任感和气度。
不过,西方媒体对筹备上海世博又有某些方面的担忧,其中也不乏对中国迅速崛起的偏见。美国新闻周刊网(简称周刊网)今年3月28日以“建设齐全,唯少客流”为题认为:北京奥运会花费15亿为奥运会建设的鸟巢、中央电视台大楼和艺术中心,目前因资金问题难以继续维护,上海世博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麻烦。“一如往常地,中国的软件远落后于它的硬件”。奥运会过后的确鸟巢、水立方的游客数量锐减,花费巨资建设的场馆的确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世博会过后,大多数国家的展馆都将被拆除。中国是否能够留下像埃菲尔铁塔一样人来人往的世博会遗产,的确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金融危机影响上海世博筹办工作
金融危机影响到美国是否决定参展上海世博,因为迟迟没有决定,作为超级经济大国,又因为东道主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直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时报网今年4月20日以《美国上海世博会筹备亟待努力》为题,首先批评美国展馆毫无进展。因为华尔街蔓延开的金融危机让企业界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很难找到展馆建设的赞助商。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是否参与世博会,一定程度上会消弱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与含金量。接着,大网站也把目光关注到其他可能不会参加上海世博的国家。邮报网今年5月7日以《美国快搭不到上海世博末班车》为题,认为美洲“除了美国外,哥伦比亚和安哥拉也没有在期限内确认参展。”
与此形成对照,有些国家网络媒体对自己国家能够克服金融危机的困难、依然参加上海世博表示理解与支持。去年7月18日,新西兰先驱报网以《总理宣布投入上海世博场馆建设费3千万美元》为题,认为这个数值是日本爱知县世博会的5倍。报道分析,这样的投入主要是考虑到新西兰与中国的经济纽带关系。
悉尼晨报网2008年6月25日以《澳政府花费5千万美元建设上海世博场地》为题,认为上海世博在“战略市场”上提高澳大利亚的影响力。该网站引用澳国会秘书长麦克·米勒的话说,参加上海世博会“至关重要”,这与“澳大利亚在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相符合。澳大利亚还从企业界与各州集2000万美元,支持该国上海世博场馆建设。从悉尼晨报网报道该国的上海世博筹备情况来看,表现出与美国媒体完全不同的风格:前者乐观其成,后者悲观失望。表现出上海世博在金融风暴期间,各国因各自立场所持的不同态度。
中国采取积极措施
西方各大媒体也注意到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努力,从各国视角报道中国政府的各种努力。时报网今年4月20日以《通用继续致力于上海世博会》为题,认为在金融危机缠身的困境下,美国参展费用一直悬而未决。为了让美国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已经做好了借钱给美国建造展馆的准备。美国媒体写出这样的报道,是向美国人展示美国在世博展会面前的窘境,同时也显示中国在世博会面前的努力。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想要资助美国这样的大国参加世博会,《纽约时报》的报道也表现出某种不太适应的复杂心理。
虽然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偏见,往往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不得不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事实中表现出中国政府为筹备世博会而做出的积极努力。英国BBC网站就是一个例子。BBC网2009年3月23日以《经济危机冲击世博会》为题,认为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提供资金帮助贫困国家布置公共展区,大概一半的参展国能够得到金融援助。中国正在努力使世博会保持正面形象,尽管它看起来比预期的更艰难。该网站承认虽然世博会前景不被看好,但是中国没有对那些穷国家置之不理。英国正在筹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英国政府的难题,BBC报道中国政府积极筹备金融危机下的上海世博会,可谓意味深长。
世博将给举办城市带来的变化
时报网在上文提到的《上海:为世博会花钱整容》一文中赞叹上海的城市建设:该市将会有两个新机场、一个像纽约那么庞大的地铁系统、一个新的游轮码头,并花费7亿美元在历史建筑集聚的外滩建成一个滨江景区。在西方人的眼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寻求自保,中国政府依然能够花费大资金进行城市建设,筹办国际盛会。但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们对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表示了担心。
英国BBC网今年5月1日题为《中国世博会门票启售》的报道描述:地铁站的移动电视里播放着录像,号召乘客们在即将到来的几个月里更加彬彬有礼。英国媒体还关注到媒体宣传导向上的变化,其实也是在表明这种变化是从上而下的普遍性转变。
加拿大的温哥华太阳报网早在去年9月24日就报道这种变化。该网《公共睡衣被看成视觉污染》一文,认为穿着多样化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被认为是时尚。但在上海却有“禁穿睡衣外出”的倡议,认为这种舒适的时尚穿着被认为是“视觉污染”。作者追寻原因时认为,2010上海世博即将到来,很多外国人要到上海,上海人认为穿睡衣很不文明。
时报网今年3月15日以《上海36小时》为题,进一步报道了世博给上海城市生活带来的变化。报道中认为,满足现代上海人的三种消费场所:位于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上海艺术馆和现代艺术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以考察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也成了西方媒体的关注焦点,该报道还特别提到了一家云南特色食品店(Lost Heaven)以及它的影响力。
世界多数国家的主流网站关注上海世博会准备情况时,多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且关注到中国政府为克服金融危机而在筹备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很多媒体还进一步关注到世博给上海城市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但也有不少西方国家注意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如邮报网2009年5月17日以《崛起的上海》为题所说的,加速发展的严重后果就是环境破坏:空气因为污染而污浊,河流变成了未处理污水的倾销地。当然这里有现实的困难,也有西方媒体意识形态的成见。我们应该批判地予以借鉴,在筹备世博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上海城市建设的性价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