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仙
摘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公外英语的教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公外英语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公外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外英语;教学状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235-02
公外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进入实施至今,全国各大学正努力朝着改革的总目标迈进,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都能达到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1]。属于改革内容之一大学英语新四、六级,因其更能全面和准确地测出考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而更加具有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但是公外英语教学仍不容乐观,比如几年前都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的“师资紧缺,教学一刀切,教学模式老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公外英语教学状况,探讨提高教学的措施。
一、大學公外英语教学状况
(一)教师供不应求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人数持续增加,根据教育部门2005年公布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从1230万人增长到2300万人,到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预计将稳步达到3000万(源自:《国际商报》2006/11/02),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 英语教师和学生师生比已达1:130-1:150[2],严重的师生比例失调,使得教师课时多,授课班级及人数多(平均6个班,所教学生人数有的超过300人),教学任务重,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老师讲讲语法、翻译、再讲讲课文和笔头练习,使得教师无法达到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目标,教学效果差;再者,教师整天忙于教学而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教学改进方面的研究。
(二)学生基础差异性大,很难统筹兼顾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自发达地区的城市,但也有来自贫穷落后地区的山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基础差别很大,对这些英语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师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同时照顾基础薄弱和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不同起点的学生采用统一方式传授,缺少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加之,每周英语课时只有2节或4节,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要花在对专业课的学习上,因此学生几乎没有课下融会贯通和学习的时间,这些情况造成起点低的学生失去信心、起点高的学生没有兴趣的局面。
(三)教学模式老化,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目前公外英语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三一式(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很少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这不完全是教师的责任,很多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教学设施。教师在几十人的课堂上将每课中涉及到的语法、词组、短语的用法、习惯用法、写作技巧等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迫于等级考试排名、学校领导的压力及用人单位四、六级证书的要求,老师围绕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转,应试教育之风盛行,造成多数学生厌学情绪,在英语的学习上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拿学分或通过等级考试而上课,这种现象将无法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材。
二、提高公外英语教学的措施
要提高公外英语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大学公外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1]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言技能的掌握,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在公外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起积极主动的指导作用,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单向灌输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这个根本目标上来,为此我们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3]。这一主题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和听,一块是课内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个主题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学习”[4]。
(二)编写和选择配套的教材
高水平的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公外英语教师应根据特定教学对像,收集资料,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在教材编写中,以“教学相长”为原则,紧扣“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坚持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融技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一体,突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实际能力;同时,要关注热点话题,从浩如烟海的美英报刊杂志上筛选即能满足日常语言运用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即有知识性,又有很强现代感的作品做课文,以拓宽学生视野,接触和了解国外优秀文化的精华,熏陶学生情操,达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1]的目标,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基础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体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思想。因此要求教师不仅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对其专业知识之外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教研活动,注重收集师生教学反馈意见,认真研讨公外英语教学大纲
每学期初课程负责人制订教研组活动计划,定期召开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有针对性地研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或进行有质量的教学科研研讨活动。每期课程结束前以书面形式总结本期教研活动,并将活动记录和学期总结交教学秘书备案。学校督导教师于每期半期考试前后的两周内组织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学计划与安排、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的反馈意见,做好记录与总结交,并在教研活动中反馈于教师。
根据《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分析制订本土化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学实际不断研究,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公外英语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将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交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教学的院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形成具有特色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集。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培养中,要特别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专业英语类和公外英语类有机结合,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做到教学紧扣“教学大纲及兼顾四、六级全国统测之考纲,但绝不能因此脱离语言习得的实用性和工具性。”[5]
(四)实施分层教学
这里讲的分层教学是有别于中学中考、高考前根据学生测验成绩而把学生分成快、中、慢班区别给予不同的重视程度的教学。恰恰相反,我们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巨大的潜能,强化其主体意识,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将遵循以下模式:把全院公外学生,根据语言能力差异、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特征、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构建ABC三个层次教学,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公外英语教学
大学公外英语教学改革坚持“在技术上应是可操练、可实现和易于操作”[1]。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越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外语教学已成了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喜爱,它使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众人听”经受着极大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多媒体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课堂上意力集中;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有利用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6]。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功能,成功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对我们的公共外语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总之,依据公外英语教学的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其个别差异性,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好基础。平时加强教研、教改力度,收集教学反馈意见,认真研讨教学大纲,选择和编写配套的教材,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相信公外英语教学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公外英语教学改革之路任重道远,还需要教育部、社会、学校领导、公外教师及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2]王丹,王田晶.浅析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1).
[3]杨丽.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张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407.
[5]熊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05).
[6]韩君莉.21世纪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平原大学学报,2001(3):P77.
(责任编辑/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