莦业葵
摘 要:高科技是在传统技术之后出现的对人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技术群体的统称。面对着传统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它高倍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高科技必然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阐明高科技的这些特点,分析高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于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科技;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N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058-02
一、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在1987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时提出,之后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高科技是在传统技术之后出现的,面临着人类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它必然高倍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不同于传统技术的技能、手艺、经验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通过对比高科技与传统技术的理论原则与生产特点,将发现高科技必然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尊重自然”的价值理念。传统技术的默认前提是: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可供人类无偿使用和任意使用;大自然接纳废物的能力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把不需要的东西扔给自然界。依据这样的前提,人以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方向,以人的利益为尺度,以技术为中介,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种思想导致了以下的行为:(1)把自然界作为可以随意索取资源的仓库,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向大自然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并以谁索取得更多来衡量人的价值;(2)把大自然作为可以随意排放废物的垃圾桶,向环境排放日益增多的且对生命和自然过程有害的废弃物。这些行为使得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迫使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因而传统技术的价值理念是“反自然”的。高科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方向。它的前提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需要有偿使用;自然环境消纳废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自然净化能力有阈值),需要保护环境。因而它的价值理念不仅包含经济发展的取向,而且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取向;它不是以现代人的利益为唯一的尺度,而是以既满足代际人的需要又有益于生态平衡为尺度,也就是说要兼顾当代人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上其它生命的利益,以“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处理这三种利益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发展共同进化。因而高科技的价值理念是“尊重自然”,与传统技术相比是先进的思想。
2.系统的自然观。传统技术的自然观是机械论和还原论。它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集合体,由许多可以分割的构件所组成。人们对这些构件逐个地加以研究,而不去考虑或忽略单个构件的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孤立地、片面地看待世界。“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1]20“整体的运动是所有部分运动的总和。”[1]21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运用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去认识和研究这些构件,从而得到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传统技术就是在这种知识背景下,以物理学和化学为基础产生的。随着科学的纵深发展,机械自然观已被否定。20世纪的自然科学从微观和宇观领域向机械自然观发起了猛攻,从而产生了“突现进化论”、“有机哲学”、“过程哲学”、“系统哲学”、“一般进化论”等全新的自然哲学。[1]25这样我们就逐渐抛却旧的机械自然观,形成新的自然观——系统的有机自然观,如实反映出自然界本来是普遍联系的。“不仅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而且自然界的每一个客体都是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组成元素,这些元素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出现组成元素所不具有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1]84“不但天然的事物是物质系统,而且人工的事物即人化自然也都是物质系统。不但无生命自然事物是系统,有机生命的存在更是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1]85高科技正是在系统自然观的指导下,以生态学和现代生物学为基础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以传统物理学为基础。它是跨学科的产物,能够弥补传统技术的缺陷。
3.技术的整体性。传统技术主要是单项技术。它来自传统科学技术以及传统社会物质生产的分化、专门化的发展,这种技术不仅是分化和专门化的,而且是简化的。它完全根据人的法则产生,单纯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反映人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它具有可分割的单一性。高科技是综合技术。它从模仿自然本身的特点产生,不完全从人的原则出发,而且把自然的原则(生态规律)应用于工艺学。它不仅在一个生产企业内部以综合技术为基础,而且在整个社会亦是如此。它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4.综合优化的组织原则。传统技术依据它的上述理念和性质,为了更快地实现经济增长,它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因为传统物质生产以单个过程最优化(生产单一产品最优化)为目标、而线性、非循环的工艺是最简单的、最省的,这样它就成为传统技术的主要原则。高科技的出发点不是以单个过程最优化为目标,而是以人与自然整体最优化、企业的综合生产最优化为目标,因而它的技术组织原则是非线性的和循环的。它从某一个环节或单个过程来看可能不是最省的,但从整个生产过程看,由于实现整体最优化因而是最省的。如果用一种简单的模式表示它们的区别,那么传统工艺运行的模式:“原料——产品——废料”;高科技工艺运行的模式是:“原料——产品——剩余物”。[2]
5.可持续生产的技术。高科技由于模仿自然本身的特点,通过资源(原材料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物质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在工业系统中不断循环,以废物最少化的方式完成生产。因而它是高效率、高产出和低污染的。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污染被视为一种设计上的缺陷(在传统技术那里,污染是自然的),即未充分利用某种可利用的资源,一旦出现污染,将在生产中被排除。因而它是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对环境安全的技术,是使生产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技术。[3]
二、高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1.直接在开拓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运用高科技,将为解决人类困境开辟广阔的前景。新材料技术是高科技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比传统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的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生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多种材料,并使材料朝着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也为人类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开辟广阔的道路,大大拓宽自然资源的范围。新能源技术是高科技的支柱。它将通过发展多元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以及各种节能新技术,直接参与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难题。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科技的核心。它也将为人类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而大显身手。它开展“基因革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粮食和生物资源;保存珍贵的稀有物种,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等。
2.高科技及由高科技为支柱的知识经济将帮助人类走出传统工业经济的困境。其一,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将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当代经济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正在向着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转移。一大批包括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在内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由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依靠的是高科技或知识密集型的“无形资产”,而不是严重消耗易于污染的硬资源。因此,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并日益成为主导产业,其意义是无比重大而深远的。这无疑又是一次新的革命。它不仅标志着,知识将成为财富的主要源泉,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而且也意味着,人们将逐步摆脱传统的工业经济及其由此产生的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严重污染的困境,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二,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日趋衰落并面临重大的技术改造。随着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将作新的重大调整。当然,知识经济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工业经济的消亡。正如工业经济的兴起,农业仍然作为基础存在一样。但是,在知识经济中,传统工业将经历重大变化,特别是运用高科技对其进行重大的技术改造。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实现高价值、低成本,并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对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进行重大改造的过程,也是大大减少资源消耗的过程和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的过程。[4]
3.高科技搭建的信息交流平臺将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如果说今日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在20世纪前只是少数先哲预言和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恩格斯);在20世纪中期只是少部分人的认识和呐喊(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K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1968年学者们在意大利首都成立“罗马俱乐部”进行人类困境的研究并出版了《增长的极限》,1972年联合国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宣言》);那么在20世纪后期至今,借助高科技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国际社会已广泛达成“人类需要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一共识,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并且在联合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在政策法律上体现这一理念。进入21世纪以来,高科技搭建的各种信息平台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地球公民深切感受到当今的人类困境,从而在观念上和行动上支持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当这种观念在整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并深入人心的时候,那么,人类摆脱资源和环境危机的目标为其不远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科技蕴含着可持续发展内涵。而可持续发展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所以,大力发展高科技,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乃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高科技拥有高的建设能力,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有着同等高的破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华厦等.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20,21,25,84,85.
[2]陈筠泉等主编.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0.
[3]童天湘主编高科技的社会意义然辩证法研究[J].1999,(10):44-49.
[4]孟建伟.论高科技的人文意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