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寅子
摘 要:当今,西方文明以其强势话语地位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人类文明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却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灾难。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方式则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将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进行横向比较,进而重新审视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长处与不足,以及估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今日世界的价值。
关键词:中西传统思维方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B8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056-02
今天西方文化以他的强势话语地位左右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但在人类享受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理性思考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人类社会也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灾难:生态平衡的破坏,生物的灭种,人类社会新疾病的冒出,经济危机的频发等。所以,当我们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寻其根源,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的传统思维方式便成了学者关注的焦点。传统思维方式是指“人们观察事物,体认事理,做出反应时采取的一种基本思路,所拥有的一种心理定势。”人类在自身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通过一定得思维方式进行的,而中西传统思维又因其自身的生长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性。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均面临着思维方式更新的任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文明的主宰下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中国传统思维对于未来的世界文明又有怎样的影响?想要寻找世界文化更为理想的出路,就必须在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比较的背景下重新估量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的长处与不足,以便创造出更具有时代智慧的,对世界文明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思维模式。
一、中国传统思维强调生命整体式思维,重在综合;西方传统思维则更注重单元个体式思维,注重分析
古代圣贤不用“整体”而用“一体”,该词首见惠施,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后见《庄子》,庄子说,“生死存亡,是为一体”;《易经》中也会讲“观其会通”,提出有机整体论;在我看来,这种整体性思维在中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黄帝内经》把人体和天地联合起来,视为一个整体。传统中医不分科,讲究“望闻问切”,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往往是“头痛医脚”,正是这种系统论观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整体性思维讲究从系统着眼,直接对众多的认识对象加以全面的综合,不重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的系统化、逻辑化。在老子哲学中,将“道”作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阴阳的和谐。在动静观的把握上,中国古人则认为动必复归于静,动静之中以静为本,动静统一于静中来把握动静对立的思想,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对立面相互斗争的结果,不是使事物产生从旧质到新质,而是和解到旧的统一体之中。易言之,也就是以统一和谐为本,来把握差异与矛盾。在这种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的统摄之下,“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被视为最高道德。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讲究和谐与统一的,而西方传统更注重分别与对抗。西方传统讲宇宙是由单元个体构成的,这种带有无机色彩的宇宙观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便清晰可见。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个颗粒组成,万物多样性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原子形式、所处状态、结合方式不同组成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活水”。从单元个体式思维出发,西方传统思维总是在寻求与世界的对立。把统一的世界区分为具体的不同层次,分门别类地加以深入的理性分析,充分展示世界的多层次性和矛盾性,注重发现内在的差别与对立,从差异和区别的揭示中把握事物的规定性。
从西方重分析的视域下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似乎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模糊而不严谨,但正是因为中国古代重视“合一”的思想,使得中国哲学常以心物同属、主客兼备、天人合一的形态标出,体现了一种古朴的系统论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对综合性科学有启迪,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因为西方传统的天人对立的思想导致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采取的是"征服"的手段,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上采取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现在看来这一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和谐同生的观念更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推崇直觉体验,西方传统思维强调理性思辨
中国传统思维更多采用的是直观式思維,它是一种超于感性和理性的方法。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思维对象的本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认识事物,构建其哲学体系时,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虽没有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分析,单却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同经验保持着直接关系,所以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人便运用了“实践”的观念。
孔子说,“纳于言而敏于行”。墨子说,“行,为也;”表明先秦思想家肯定知识来源于实践经验,认为“知、闻、说、亲”,同时强调实践的反复性,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且,知识不仅来源于实践,学习知识目的也是作用于实践。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中国文化重视个人实践不注重普遍原理,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在思想层面对实践的极端重视导致的经验主义而这种经验主义就会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趋向直觉。
西方传统思维在这点上更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体系的论证,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范畴”开始,西方人就开始以纯知识的本体论追求为目的,以纯粹的语言分析为方法的理性思维,而这种理性思维被古希腊人认为是“以挑剔和苛求的眼光”对不可靠和无价值的感觉经验的丢弃,而保留了他们自以为最可靠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理性思维。巴门尼德将知识划分为:“真理”和“意见”,而“应以理性为真理的标准,而感觉是欺骗我们的”。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关于哲学知识,感觉经验不具有合法性,只有纯粹的人的心智理性产品才配得上这一崇高称谓,到了近代培根又发展了归纳逻辑,现代,西方人对理性、体系的追求达到了顶峰,为我们所熟知的康德以“三大批判”建立的先验唯心体系,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体系等等无一不表明这一点。
西方传统思维强调思辨,注重体系的特点,给西方哲学带来了较强的逻辑性和体系完整性,由此看来,西方人在理论科学研究中领先于东方也就不足为奇。不过,西方传统思维在思维方式过于拘泥于理性思维,则更加的死板,缺乏机敏和灵活。而中国传统思维重直觉,比抽象思辨更直接,更简洁,对人的潜能与灵感的触发有积极作用,这种诗性使得思维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中国传统思维是内向的意向型思维,注重改造内在世界,西方传统思维是外推的知识型思维,试图指向外在世界
直到今天到底有无中国哲学仍然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我看来,产生这一争论的原因正是中国传统的内向式思维模式决定的。中国古代圣贤不像古希腊哲学家那样把目光投向外在的宇宙,探究世界的本原,而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内省上。古代圣贤注重解决伦理纲常的道德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注重人的责任与义务,强调内省体验;在国家治理上注重德治。道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儒家认为“与天地参”“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东莫大焉”,心学家认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等都是以主体自身为认知对象,从主体自身出发,又达到对自身的领悟。
当然,中国传统思维强调内省活动更多是要达到心有所悟,心有所感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们不自觉的便达到了人格的完善,而这种传统的意向思维,使得中国人少了浮躁、激进,多了些保守、内敛,而这种态度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中更有其意义。西方传统思维更注重外求,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证性考察,虽然这种求知给西方带来了财富、科技的进步,但更多的是多了些贪欲少了些自我觉悟和内省。
四、中国传统思维是往复循环式思维,而西方传统思维是线性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事物始终往复变化,这符合天地自然之理,这种运动是普遍和重要的,以至于如果事物舍弃这种运动,自然界便会失去先机以至衰亡。这便是中国古人的循环运动的思想,中国成语“否极泰来”“满招损,谦得益”亦是这个道理,《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动而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终而复始,极则复返。”《淮南子》说,“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董仲舒认为“天之道,终而复始。”刘禹锡也认为每种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都是“复归其始”。从《易经》看中国古代哲学循环往复的思想最为明显,六十四卦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互相转换,形成整体大循环,表现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过程。
而西方哲学追求线性思维,原因在于其本质是逻辑学,而逻辑学的基础是因果关系。正所谓有因必有果,无因就无果,因果不能互相颠倒。如果不遵守因果关系,就会产生悖论,走极端或无解,即便在同一命题中有许多节点,如复合式三段论,也是直线连续的體现。在西方辩证法对于矛盾的理解上,主要指矛盾对立统一,这与现代物理学和数学的线性方程的“解的唯一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现在看来循环往复的思想更适用于现在世界的变化,古人的思想无疑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
综上来看,这两种思维模式哪一种更具有时代意义呢?如果说西方文明带领人类文明走到了今天,那么人类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在科学似乎已经发展到一个尽头的今天,在人类为了文明的所谓的线性发展而遭受的自然无情的惩罚面前,人类似乎的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理性能够带我们走多远?人类如何处理人道与天道的关系?人类似乎要超越和消解有限的知识和人造的世界,重新回归本真的生活界和自然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消解人类膨胀的欲望,达到“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
而此时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提供了理解人及世界最深刻的价值基础,人类的德性来自于道,人类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根源在于道,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地球生命的多样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和人类社会的个性化都植根于“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以及人们对传统西方思维方式的现实理解,中国传统中“求道”“和谐”的思想教养和价值趋向会引领世界文明的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季羡林.谈国学[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张再林.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论语·为政[M].
[6]庄子·齐物论[M].
[7]孟子·尽心上[M].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