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出口退税不如靠经营创新

2009-09-25 11:44
环球时报 2009-09-25
关键词:味精出口贸易

张燕生

自去年8月份以来,国家已经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还有两个百分点的上调空间。由于出口退税一向被看成出口企业的“救命稻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近日呼吁提高出口退税率,钢铁业、机械业企业也有类似呼声。不过,笔者认为,继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为出口企业减压的思路应有所转变,把可能用于继续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几百亿增量资金用在改善中小企业经营与创新环境,才能真正解决国内企业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出口退税被一些企业和学者认为“不要白不要”。实际上,从如何有效配置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角度来看,“不要白不要”的看法是不对的,必须考虑这笔资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继续用于出口退税好,还是用于破解中小企业出口所面临的其他瓶颈好?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些处于边缘状况的外贸企业的出口相当依靠出口退税,利润多由政府的出口退税来支撑,甚至一些企业连生存发展都在依靠政府的政策帮扶,而不是自身竞争力的改善。另外,即使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税率,也未必再能对外贸企业的出口情况产生明显效果。上调出口退税率,国外采购商就会乘机调低购买价格,使调整的出口退税部分成为外国采购商的红利;同时,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提高出口退税率很容易成为靶子,招致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欧盟就在酝酿对中国的贸易鼓励政策采取措施。

现在,贸易摩擦的情况相当严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断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枷锁”,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外需蛋糕越来越小,有大约20%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破产或转产、停产,20%的企业实力则得到增强,50%到60%的企业通过调整,转危为机。有鉴于此,如果贸易激励机制仍不发生改变,促进外贸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普遍提高竞争力水平,就难以在危机之后发展得更好。

我们应该看到,对中国企业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口太少,而是中小企业获得的支持太少,创业发展环境差。相比而言,在对中小企业的扶植方面,我们比欧美、日韩都要差许多。例如,香港贸发局用政府资金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解决会展、商标、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支持企业在物业、物流、仓储方面的运作甚至举行行业研讨会,用政府资金无微不至地支持企业发展。韩国甚至用政府资金搞研发,开发出100多个新鞋的鞋样提供给制鞋企业。而没有政府资金的垫底,这些中小企业的创新势必面临重重困难。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换个思路,如果能把这笔财政资源用于改善中小企业,将是调整外贸结构的重要举措。原因无他,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就需要更多的财力投入。政府的财政资源就像味精一样,做菜不能光靠味精,但是也不能没有味精,政府资金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杠杆作用。目前,中小企业信贷难、担保难、人才难、信息难、技术难,如果财政资金能够作为一个垫底资金,将会对投资中小企业存在的高风险产生缓解作用。另外,“养大的孩子亲”,“领来的孩子不亲”,通过招商引资招徕的企业很容易因为市场变化而转战其他国家和地区,投奔新的“继父”,而自己支持的中小企业在忠诚度上就会可靠得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中国的未来,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未来。

在现在的出口形势下,有人认为外贸出口需要扶持,出口退税率需要调整,思路并不错。不过,资源是稀缺的,在已连续7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解决中小企业的困境,提高国家出口竞争力,效果或许会更好。▲(作者是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味精出口贸易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做什么菜不用放味精
用味精的五个禁忌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