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

2009-09-25 09:46肖朝庆王木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课文素养

肖朝庆 王木生

今天的语文教师基本上都是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也不乏专业理论素养,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的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学生厌学语文。这一现象透露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身上还缺少一种什么。依我所见,缺少的恐怕是一定的艺术素养。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问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才能创造出教学的最佳境界。一个只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而无艺术素养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会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上,只会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单纯的技能教学来进行,从而忽视情感因素的激发和文学的熏陶,不会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段来创造教学氛围。这样即使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也会被讲得味同白水。因此,新课改下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否则是难臻语文教学佳境的。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向语文教师提出了哪些艺术素养要求呢?

一.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名篇佳作,要求教师具备创造教学佳境的艺术素养。

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了较大的比例。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性,采用形象的艺术化教学手段,使课文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谐统一,从而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教师的教学境界和课文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如教学中师生共同“演”一幕生动的“课本剧”,使学生能具体感受、体味、欣赏这些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以主动参与的意识学语文,在愉悦中领悟并掌握语文的技能,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在教学文学作品时,若执教者缺乏一定的艺术素养,不善于通过相应的艺术手段发掘、再现作品的神韵和美感,而只是用干巴巴的语言来解释说明,课堂气氛难免压抑沉闷。这样,再美的课文也难以让学生尝到“真味”,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将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溢情的语言,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艺术素养。

新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善于将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实际上也是对作品文字信息的艺术再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就是“第二创作者”的角色,要求教师能根据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情”、“声”两个方面进行认真探讨,定好“读”和“讲”的格调,或慷慨激昂,或低声慢吟,或轻松欢畅,或深沉凄凉,从而借助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轻重缓急的语速恰当地将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叩击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其次,教师讲课的语言应与课文的语言风格一致,且语音、语速、语调要随课文情感的变化而改变,使课文的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要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素养,具备话剧演员和曲艺演员的某些艺术素养,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胜任“第二创作者”的角色,必然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三.塑造语文教师的“舞台形象”,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素养。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有声语言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体势语言素养。可以说,教师一走进课堂,他的情感、气质、声音、姿态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时,教师的每个动作,每一表情都无不传达信息,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舞台形象”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语文教师的“舞台形象”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内涵有:一是教师的自身形象;二是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及情感在教师身上的折射。前者,要求教师力求以“完人”的形象出现在讲台上,后者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要进入角色,与作品中形象发生情感共鸣,又要把自己对作品及其艺术形象的理解表达出来。为此,要充分发挥体势语言的妙用,善于借助于富有艺术表演色彩的眼神、表情、手势、身段动作来渲染艺术氛围,从而把学生带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之中,并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自然流露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和恰到好处的手势与动作。必要时,直接运用某种表情或动作,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如教《变色龙》时,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奥楚蔑洛夫的言谈举止,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强教学效果。但这种形象可感的“表演”,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四.语文教学中要向学生实施全面的美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要完成这一教学目的,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美的设计,艺术的影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大量审美因素,只有通过艺术化教学方式才能将其充分挖掘出来、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美育的目的。语文教学要达到美育的目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素养,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综上所述,我认为,艺术素养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它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教学中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定会充满应有的“灵气”。

肖朝庆,王木生,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猜你喜欢
新课改课文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