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进行时
随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今年就注定是一个汽车行业重组年。除了业已成行的广汽收购长丰、山东重工成立,还有外界都在猜测的奇瑞与江淮重组、福汽重组等。
推动重组当然少不了政府的作用。事实上国内大部分汽车企业直接或间接受政府控制,政府有形之手推动重组不可避免。然而政府既是行业规划监管者又是股东的双重身份使得外界对推动重组的动因来源充满疑惑。
重组各方身份地位的不同体现在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地方政府身上。重组伴随的股东关系调整也必然带来各种权利在上述主体上的转移。规划和政策也在促进这种转移,比如规划中提出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管理层是影响重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股东的意志和企业的战略都需要管理层来执行。在股权集中的民营企业中,也许管理层的话语权微乎其微,但在国有企业中却大相径庭。不同风格的管理层面对重组的态度会有不同。
最重要的是在重组中如何妥善调整管理层关系。管理层不仅仅是管理层,很多时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重组中的企业文化调整好坏是影响重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即使在业务重组己显完美时,外界也会对文化融合有所疑虑。
重组了,谁都无法保证成功。重组带来的各种关系的再调整,短期稳定,长期呢?心中没底。汽车业内重组几年后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但看看众多的汽车企业年产量不足万辆,就会明白前途就是要么让它们死亡,要么选择重组。不管是政府推动还是市场推动,都是当事人在其中作用,都有其局限性。只是如何抉择如何实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看到身涉重组传闻的几家汽车上市公司,传闻来临之时,股价表现都异常强劲。如果不考虑可能的套利机会,能说是市场对可能的重组的肯定吗?
不管结果如何,重组都将改变汽车产业格局,甚至影响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时候,谁不想做大做强呢?
读者徐敏锋
关于买车这件事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加入到有车一族。开始不知道买什么车,甚至品牌质量完全不懂,单凭亲朋好友的介绍到车市上瞎晃,心里的彷徨和纠结简直无可言表。
我首先考虑到的是车的基本功能,听朋友介绍打算买辆富康。当我站在富康面前的时候,感觉这车价位不错,但是外形实在有些OUT了。这时候一个买了二手车的朋友力劝我买辆二手车,反正是上下班代步,而且我技术不咋地,二手车开坏了也不心疼。他的二手奥拓才2万元还省油。听了这位仁兄的诉说,我感觉二手奥拓确实不错,2万块就当买个玩具。可是到了二手车市场一看,怎一个“晕”字了得。就拿我看中的奥拓说吧,口碑不错,市场上量大,配件也好找,可是1米86的我坐在里面就跟买了个玩具一样,价格也不都像那位仁兄所说的2万元,均价基本上是2.5万元~3万元,有3万元我就不买奥拓了,当下决定换车。
早有耳闻捷达性价比最高,二手车市场上的人也都推荐它,但是一问:手捷选丰的价格,2007年的还要6万元左右,比新车便宜不了多少。捷达的样子我也有些接受不了,总感觉我老爹那个年纪的人开比较合适。
决定买二手车就为便宜,然后就是省油。抱着这两点标准我继续在:手车市上寻宝。雨燕、飞度、PoLO不是价格太高就是年代久远,另外就是节油性能不高。虽然最终没有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车型,但是通过在二手车市场的磨炼,自己对车的品牌、性能、口碑、基本价位也能说上一二了。我奉劝想买车的朋友们先去二手车市场摸摸行情,那里产品全、款式多,而且都是真车在那里摆着,能让你有真实感受。总比4s店里一个品牌专卖没个对比,只能听销售员的片面之词来得好。而且从二手车市场上的行情也可以看出你要买的车各方面口碑到底怎么样。
买车从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于古人买马,想要千里驹还是要犁地老马因人而异。但是无论买车用来干什么,一辆口碑好的车总不会让你太失望,找对了车型,关于买车这件事也就简单多了。
读者王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