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怪:百米长的巨鱼?

2009-09-24 06:43袁国映
新疆人文地理 2009年4期
关键词:图瓦喀纳斯大鱼

袁国映

“湖怪”,顾名思义,就是湖中的怪物,它可能是兽类,也可能是爬行类,更可能是鱼类。鱼长得大,大得出奇,超出人们的想象,不就是“鱼怪”吗?

古老的阿尔泰山,坐落在中国西北边境地区,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相邻。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西部,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南部。喀纳斯雨量充沛,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风景十分秀丽,是中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动植物区系泰加林分布区。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某官员曾评价喀纳斯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没有受到污染破坏的,风景秀丽的原始自然净土”。喀纳斯也被旅游专家称之为“东方的日内瓦湖”。

喀纳斯湖畔图瓦人的“湖怪”传说

喀纳斯湖是冰川创蚀湖,也是冰积物在湖口堆积而成的堰塞湖,自13万年前形成以来,水面一直较为稳定,湖面长24公里,宽1.9至2.6公里,最深处二道湾为196米。由于水源发源于中蒙边境友谊峰下,有长达10公里的喀纳斯冰川等洁净冰雪水的补给,周围被茂密的森林环抱,喀纳斯湖中的生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目前已知湖中生活着哲罗鲑(大红鱼)、细鳞鲑(小红鱼)、江鳕、尖鳍口、贝加尔雅罗鱼等8种鱼类。

阿尔泰山草原是哈萨克牧民的聚居区,但令人奇隆的是,阿尔泰山深山中的喀纳斯湖畔,则居住着蒙古族图瓦人的部落,据学者考证,他们可能是当年成吉思汗一只西征部队的后裔。

自古以来,喀纳斯湖畔居住的蒙古族图瓦人中,就有“湖怪”的种种传说,说“湖怪”很大,能吞牛吃马。一次,湖边有一群马正在吃草,牧马人回家吃饭,回来时马都不见了,只见草地上到处是血;还有一次,一个俄国人捕到了一条巨鱼,鱼肉37匹马也没有驮完,鱼的头盖骨像铁锅一样大,煮上饭可供全村人吃;还有一次发生地震,一个牧民看到湖中巨浪滔天,巨鱼翻滚,吓得他赶快离开湖边……

图瓦老人还把“湖怪”当作神灵敬奉,在屋旁设置祭堂,以求“湖怪”保佑全家人畜安康。有的图瓦老人还传说湖中有两种瑞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但自古以来,当地的图瓦人也把大红鱼当作主要的渔猎对象。每年五六月,他们用大树干扎成木筏,划到湖南的湖口一带,晚上点上火把,利用鱼的趋光性,专挑一两米长的大鱼用渔叉叉捕,可供一年食用。

1985年笔者首次发现“湖怪”

1974年,我参与制订了新疆自然保护区规划方案,决定建立喀纳斯等5个自然保护区。1980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和林业厅组织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队,一行60多人来到喀纳斯湖畔。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考察中,我爬遍了喀纳斯湖周围的山头,没看到湖里有什么“湖怪”。我还三次到湖中游泳,也没感到危险,只是感到湖水太冷。我听说过图瓦老人讲的“湖怪”故事,但当时只认为是个传说,从不相信喀纳斯湖有“湖怪”存在。

时隔5年后的1985年7月22日,我带领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森林生态考察队,再一次到喀纳斯自然保护区考察。先几天到的新疆大学师生告诉我们:“喀纳斯湖中发现了大鱼,最大的鱼头有212汽车大!”我当时仍不相信。

第二天,我们来到西山骆驼峰顶,我看到湖面上有十多片蝌蚪状的红褐色大点子,起初我认为是藻类植物,但在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是一个个大鱼头。到中午12时,大鱼增加到五、六十条,散布在山下约两公里宽的湖面上。我拍了照片,并录了图像,这才相信喀纳斯湖的确有十几米长的大鱼。先发现大鱼的新疆大学动物学副教授向礼陔对我说:“老袁,我看最大的可能有15米长!”我下山后,为了慎重起见,向媒体通报说最大的鱼在10米以上,重2至3吨。很快,这个消息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喀纳斯湖上的“黑塑料布”

2005年6月中旬,喀纳斯湖再现不明水生物的消息,经新疆媒体报道后,引起国内外学者、游客的极大兴趣。《新疆都市报》刊登目击者的讲述,将“湖怪”的传奇故事再次续演。这其中,乌鲁木齐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的导游高光虎的描述真实可信。高先生说他曾50多次到过喀纳斯,2005年6月10日,他带着游客攀登观鱼亭时,看到了“湖怪”——3条巨鱼。巨鱼的身子有两个中型游艇长,腹部是深红色的,背部和露出湖面的背鳍是深灰色的,头的确很大。3条巨鱼从喀纳斯湖上出现到下沉,约有20分钟。

2006年10月4日,我带领新疆生态科普团一行42人来到了喀纳斯湖边,此行的目的,是要验证我在2004年5月28日上午10点半看到和拍到的8条巨型哲罗鲑的确切长度。

那是我第10次来到喀纳斯湖。为了观察研究“湖怪”,我沿湖边的台阶一面走,一面观察湖面,渴望再次看到1985年我观察到的红褐色蝌蚪状的巨型大鱼头,但一直走到山顶观鱼亭,除了在湖中来回穿梭的快艇和它们掀起的波浪外,湖面上什么也没有看到。

从山顶下来时,别人都从山背后的小道返回,我为了有更长的时间观察湖面,独自沿湖边的阶梯下山,一边走一边看着湖面。走到离观鱼亭约160米的一个观景平台处,我向下一看,奇怪,为什么湖面上有很长的黑塑料布横在湖湾的口部,呈倒“工”字形,在阳光反射下闪闪发光。

“什么人没事干,把塑料布铺到了湖面上!”我这样想着。本想照一张片子,又想到这是污染喀纳斯湖,照了也不能发表,就打消了照相的念头。

正在这时,突然听到旁边的四男一女说:“在动!是7条!”这话惊醒了我:“这可能是大鱼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这时巨鱼将整个背部露出了湖面,像长长的潜水艇,后面的鱼头贴在前面鱼的尾部,所以看不出是鱼的形状。那是7条等长的巨鱼,外面4条鱼呈直的一长条,湖湾中两条呈一长条,另一条在中间斜向交叉,所以像个倒“工”字形。

我急忙从背包中取照相机,但等我打开背包,拿出相机,对好镜头要拍时,“塑料布”不见了。不知什么原因,巨鱼同时下潜,在镜头中只留下了湖湾口4个发光的亮点,其中一条鱼下潜较慢,留下了背鳍长长的影子。

后来我分析照片并结合现场观察,才知道那是快艇在湖面行驶时划出的一条高约30厘米的波浪移动过来,吓住了巨鱼,才突然间下潜。巨鱼在我按快门前同时下沉,使我非常懊丧,但那形成长“塑料布”的4条鱼的背鳍亮点很明显,间距相等,也证明这是4条等长的巨鱼,因头尾相重合,鱼鳍的间距就是大鱼的体长。分析照片上巨鱼下潜时留下的v字形水面波纹,可看到背鳍亮点处波浪未能前进,头尾相接处因最低波浪最先通过,可证明那是弓背的巨型动物下潜波浪向前运动时留下的影像。

我当时连续拍了几张照片,在第3张图片中旁边又多出了一个亮点,在第4张上,什么亮点也没有了,巨鱼全部沉入水下。这说明当时巨鱼至少有8条,也可能有十多条,因它们一样大,不会互相吞食,所以能聚集在一起活动。当时我目测这些鱼,长度大约有三四个湖边的树长,这使我十分吃惊,由此判

断,湖中最大的“鱼王”应在20米长以上,比我在1985年最初估计的10米以上的大鱼要大得多。

对巨鱼的测量结果让笔者十分震惊

为了测量这些巨鱼到底有多长,在新疆生态学会举行发现喀纳斯“湖怪”20周年纪念活动时,我带了一条10米长的红布标,想放在湖边拍照进行对比量测,但没能成功。这一次,我与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领导联系,派出了一条15米长的船,开到原来出现巨鱼的地方,在上次拍到鱼鳍的那个平台上进行了拍照。回来后,我将它与2004年拍的照片进行对比量测,测量结果使我极为吃惊:15米长的船在照片上只有0.9厘米,测量了3条鱼体共长20.3厘米,换算出来为338.3米,每条鱼的长度竟然为112.78米,加上十分之一的尾长应为约124米!而且船比鱼的足距离还近一点,其中一条鱼留下的长背鳍竟然与船的长度接近,这一数据使我极为震惊!

但这是测量出来的科学事实,我看得很清楚,量得很准确。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鲸鱼不过30多米长,历史上最大的恐龙也只有42米,喀纳斯湖的巨型鱼竟然有100多米长,这使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但这是我看到、拍到的真实照片,测量出来的真实数据,我又不能不相信。这样大的鱼到底是什么鱼?根据对喀纳斯湖中8种鱼类生态特性的研究,我认为很可能还是大红鱼,即哲罗鲑。

哲罗鲑(Hucho tiamen)又叫哲罗鱼,俗名大红鱼,是北方水域极能耐寒的冷水型凶猛肉食性鱼类,我国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黑龙江。鱼类学家任慕莲等在1987至1988年对喀纳斯湖进行过深入研究,但因他们没见到巨鱼,只从数十条一米以下的小哲罗鲑生长状况推算,认为哲罗鲑最长可长到3.78米,重560公斤,活86年,绝对不会超过4米。但也有鱼类学家认为,有的鱼只要食物充足,生存环境好,可以无限地长大。我认为哲罗鲑就属这种鱼。

我长期观察研究,认为哲罗鲑有自相吞食的习性和能力,所以能长得很大。这次发现的鱼是上次发现的鱼的10倍长,也许这8条巨鱼就是湖中的“鱼王”,古今中外最大的脊椎动物。

前苏联鱼类学家尼科尔斯基在《黑龙江流域鱼类》一书中,记录到这样一段故事:“蒙古人有一种传说,有一次,一条巨大的哲罗鱼出现在河的冰上。这条鱼可供给全村居民吃用整个冬季而使居民摆脱饿死的危险。这条鱼竟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冰~解冻,它就游走了,因为被居民吃掉的只是它的一小部分,失掉这一部分并不会使它受到严重的伤害。”

我对这个传说以前一直持怀疑态度,看到喀纳斯湖中百米多长巨鱼后,我相信这个故事可能真有其事。

喀纳斯湖“湖怪”是中国的“国宝”

我有幸看到过声称价值100万元的一段59秒的录像,那是一名15岁的名叫王龙的中学生,2005年5月在喀纳斯湖五道湾拍到的。录像中只见8条巨鱼的头顶出波浪,一条跟着一条整齐地露出水面,不久又一条跟着一条沉下水面,一会儿又露出水面,但旁边又多出两条,一同平行向前游动,不久又相继下沉消失。与背后湖边的树对比,估计每条鱼体长在数十米,它们也可能是我看到过的那一群巨形鱼。

2005年6月7日傍晚,北京游客李莜陵等7人在喀纳斯湖乘船游玩,看到两条巨鱼在接近湖北岸的水面游动,鱼鳍激起了很高的浪花,她拍到的录像,已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我估算那两条巨鱼长度在20至30米。

2006年冬,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一位领导对我说:“2005年在湖边干活的民工中就有传说,说在喀纳斯湖怎么有潜水艇?喀纳斯湖湖底可能和大海连在一起。”这说明民工也看到了我看到的巨鱼脊背,因为他们在湖边工作时间比较长。

2007年7月5日早晨9时前后,浙江一游客在喀纳斯湖上拍到了一段录像,那是一大群巨型鱼排成“人”字形编队迅速游动的壮观景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称为不明水生物。我对8分钟录像进行仔细研究,认为那是至少八九条约15至30米长的巨鱼群在追捕八九条约5至10米长的较小巨鱼群的特殊生态现象,当时已追得很近,我想那群小巨鱼很难逃出大巨鱼的大口。

我在2005年撰写的《喀纳斯湖怪之谜》一书,详细探讨了喀纳斯湖巨型大红鱼的生存环境和生态习性,也介绍了我国和世界上已知和记录到的“水怪”的故事。但现在我看到的是内陆湖泊中真实的活生生的巨型水生脊椎动物。

根据2004年5月28日和2006年10月4日的观察、拍照、测量研究和综合分析,我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喀纳斯湖现在至少有8条全长约124米的巨大的、鱼形的水生脊椎动物,可能就是哲罗鲑,亦即大红鱼,估计每条体重应在300至500吨,岁数可能在200至300年,也可能更大。这样的“巨无霸”,在地球上位居古今中外脊椎动物之首,无疑是中国的“国宝”。

为了拍到百米多长巨型鱼露出水面的脊背图像,2007年5月16日至31日,我每天在喀纳斯湖山顶观鱼亭等待观察拍摄,但遗憾的是巨鱼再没有出来,只观察到一些巨鱼在近水面处的活动。

此前我听说在当年4月29日,当湖上的冰刚融化时,在冰裂缝处出现过4条巨鱼在翻滚,这可能是一个冬天缺氧所致。

通过对各种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巨型鱼的活动习性是无规律的,鱼越大越极少露出水面。从我已看到的至少有8条百米以上巨型鱼进行估算,现在喀纳斯湖中10米以上的巨鱼可能有上百条,3至10米的巨鱼有数百条,只有这样也才可能形成它们的食物链。

我们不可能采取捕杀的方法研究巨型鱼,但我希望能有最先进的探测仪器从水面上监测和扫描,量测出巨鱼的大小和数量,以证实我的发现,并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图瓦喀纳斯大鱼
漫画一级1小时《一条大鱼》
当足球遇上F1
大鱼
喀纳斯,传说中的父亲
在路上
阿勒泰地区图瓦人井干式民居可持续发展探析
《The Ways of Nomad》
喀纳斯的河
一条大鱼